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不过,“大多数情况”并不意味着“正确的情况”。这些父母大概忘记了,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学习方式从来也不局限于“不断接近正确答案”一种。相反,对人类的学习来说,相当重要的一种方式是“吃亏或失败,然后记住‘此路不通’”。这种“此路不通”的记忆,看起来与“正确答案”没什么关联,也就没什么价值。其实,它恰恰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因为这是为未来应付不同场景所作的必要储备。

试想,虽然孩子最后才发现应当用螺丝刀拧螺丝,但之前他已经玩过了钳子和扳手,知道这两种工具不适合拧螺丝,但适合做某些工作——这样的知识当下并不会显露价值,但未来,需要用到钳子和扳手的时候,孩子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速度就会快很多。

这恰好解释了,虽然电脑算是“高科技”,但往往是毛手毛脚的“调皮孩子”玩得最好。虽然书本上都介绍了“正确操作电脑”的知识,被“好孩子”严格遵守,但“调皮孩子”一般不喜欢循规蹈矩,而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捣鼓。尽管一开始他们的“学习速度”慢一点,甚至搞出不少状况,但也积累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野”知识——这个按钮是干嘛的,那个菜单有什么快捷键……久而久之,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这些“野”知识就能派上用场了。相反,循规蹈矩学习的好孩子,遇上新情况往往谨小慎微、束手无策,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缺乏了“正确路径之外”的知识储备。

所以,如果家长认同这一点,就应当调低对孩子“直取正确答案”的期望值,有计划有目的的放任孩子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去积累和储备各种背景知识,哪怕它们在当下不会显露出价值。

第二,爱问“为什么”的孩子

相信家长都有被孩子问“为什么”的经历。虽然许多家长嘴上说“孩子就是要多问为什么”,但实际生活中,如果连着被孩子追问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为什么”,绝大多数家长都要嫌烦了——不好意思,我也是这样,我能做到的,只是努力告诫自己不要说“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和“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但是看了《园丁与木匠》我才知道,孩子天生就是喜欢问为什么。不管他是否明确开口,但孩子平均每小时要思考七十次“为什么”。“七十次”这个数字对家长来说大概有些恐怖,如果你的孩子没有问这么多次,很大可能并不是他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而是他因为某些因素没有开口问“为什么”而已。

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问大人“为什么”并不能得到期望的回答。有时候是被反问,有时候是被苛责,有时候是被敷衍……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开口问“为什么”了。

那么,孩子的“为什么”,家长怎样做才算正确解答了呢?

答案是,“让它和孩子已有的知识产生联结”。家长都知道,“打比方”是一种很有用的说理方式,比如用蜡烛照耀苹果来说明太阳照耀地球,就是把孩子的直观生活经验,与物理原理和天文现象联结起来,从小处推到大处,从近处推导远处。

这样看来,“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回答,就说明家长一厢情愿认为孩子“应当能产生联结”了,虽然孩子尚且建立不起来这种联结。而“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恰恰说明家长虽然知道联结的终点,却不能找到联结的起点,所以要等孩子积累了更多的知识,才可能建立联结。

明白了这一点,我对孩子问“为什么”的态度就很明确了。

首先,每次遇到“为什么”,哪怕心里再烦,都先默默问自己,“这个小时他问‘为什么’超过70次了吗?” 如果没有,那么认真回答就是自己无可推卸的责任。我不想孩子因为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满意的回答,而逐渐放弃问“为什么”。

其次,如果我的回答不能让他满意,那么我应当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引入不同的例子,直到讲解到他满意为止。换句话说,不是我在“揭晓”和“传授”知识,而是我在努力寻找,在他想知道的答案,和他已经有的知识和经验之间,如何建立起联结来。同样的一个“为什么”,它的答案对每个孩子却是不同的,也只有跟孩子最亲密的人,才最能解答。

第三,育儿的目的

社交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关于育儿的讨论。有人说“没想好怎么教就不要生”,甚至主张“不合格的父母把小孩生下来是犯罪”,有人抱怨育儿如何辛苦,还有人整天担心或抱怨孩子不够聪明、不够努力……

总的来看,大家都觉得育儿是一件大事,一方面,自己要付出许多,承担许多,另一方面,自然也会对这些付出和承担有所期待,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付出“有所值”。于是矛盾就此产生,付出太少会被认为“不称职”,付出多了期望也水涨船高,所以只有“父母大量付出,孩子也符合高度期望”是唯一正确答案,而我们都知道,这个“唯一正确答案”,它的代价是极大的。

那么,还存在其它的答案吗?

在这个问题上,我同意《园丁与木匠》的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的看法:育儿只是父母的选择,无关孩子的道德义务。

本质上说,育儿是把一个(或多个)生命硬生生塞进自己的生命里,你需要对他(或他们)付出许多,却没有完全的支配权。既然权利和义务天然不对等,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选择?答案是,育儿不是像木匠那样“打造”一个产品,也不是给社会“输送”一个合格的劳动力,更不是为伟大事业“添砖加瓦”,而纯粹是父母个人的选择。父母通过育儿,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父母可以看到生命是如何孕育、成长、展开,如何接受父母的影响,同时又突破父母的影响……这一切体验,是任何文艺作品也不能提供的。

如果父母认同这种观点,那么顺理成章地,就能意识到多元价值观对为人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父母的新体验只有通过陪伴孩子才能获得,所以父母的价值观必须有足够的弹性和包容性,能通过陪伴孩子不断与接洽、拓展新鲜经验。

相反,如果父母的价值观非常单一,那么无论是好是坏,即便陪伴再久,也不会有多少新体验。此时,假若孩子完全屈从于父母的价值观,孩子的人生只不过是父母的重复,而且会非常痛苦。如果孩子不屈从于父母的价值观,那么父母会非常痛苦,因为感觉被冒犯、被背叛。

父母如何才能做到“多元价值观”?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在陪伴中不断反思,不断尝试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已有的经验,发现“噢,竟然还可以这样”,或者“噢,似乎我认为对的东西,其实没有那么天经地义”,或者“噢,之前我认为不好(不可接受)的,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嘛”……

育儿这回事,重要的是“丰富父母的人生“,而不是“打造孩子的人生”。一旦想明白了这回事,对孩子的焦虑感就应该大大减轻了。如果这还不够,不妨去认真读读《园丁与木匠》,没准你会获得比我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