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家里有两个男孩,是什么感受


“家有两个男孩是什么感受?”,这个问题听上去就带着浓浓的知乎味道,早期或许还有点新鲜感,但是今天已经毫不稀奇,甚至有些审美疲劳。但是,这确实是我最近面临的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上周末,我们去邻近城市参加冰球赛。实际上,在德国,所有这类小朋友的活动,都不但是小朋友的社交场所,也是家长的社交场所——你确实很难想象,平时毫无交道的两个人能坐在一起,主动找话题聊天。但如果同为家长,就不太会出现“尬聊”,甚至很容易开起玩笑来。我就是在这种场合,大大拓展了自己的本地社交圈。

所以那天,我和另一个爸爸坐在场下。平时训练我们也见过,但只是点头之交,现在正好有机会熟识,所以我们一边看比赛,一边自然而然攀谈起来。闲谈之间,他笑着问我:“家里有两个男孩是什么感受?”

这个问题太好回答了,所以我脱口而出:两个男孩在家,就是每天都有问题。如果只有一个玩具,那么人人都会说“这是我的”,必然有争抢。所以玩具一定必须有两个,而且必须要一模一样。甚至哪怕是一模一样,也会有问题——“不对,他的就是更好一些,我的没有那么好”。

说完我们都笑了。

那个爸爸评论说:看起来这是普遍现象,全世界都一样,男孩子们永远在不停地打打闹闹。

我说:对,每天晚上几乎都要哭脸,“他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喜欢他,我不要跟他一起玩”。到第二天早上又跟没事人一样,“来来来,我们一起玩”。好像电影《土拨鼠之日》,每天都在不断重复……

“不过,这也不是简单的重复。男孩子们就是在这种不断地重复中长大了,学会跟其他人打交道了”,他接着评论说。

他这么说,倒是给了我一些启发:“让我想想,似乎也确实如此。他们好像总是处于‘我不喜欢你,但我又没办法离开你,也没办法赶你走’的状态,久而久之,也多了一些跟人相处的耐心。一定程度上,我也觉得这是好事,不经过深度的相处,就轻易给他人下结论,自己未必有幸福的人生。”

“你看今天的冰球赛,我们只赢了一场,输了三场,他们确实还需要一些帮助。但是我觉得,我们队的孩子肯定更幸福,因为我们队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除了我们德国人,还有你们这样来自东亚的,以及来自加纳的。另外你看,那几个俄罗斯来的孩子,跟乌克兰来的孩子,在一起配合也很好,丝毫看不出战争对他们的影响。小朋友能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一起训练,一起相处,才会真正理解世界很大,有各种各样的可能。虽然教科书里有很多人人平等啊博爱啊之类的内容,但还是要实际经历了才会理解……”

那天我们还聊了很多,但他说的这段话,我印象最深刻。因为我也越来越深地体会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见,而且天生愿意为自己的偏见找理由,证明其合理性。

成年人或许能通过理智克服自己的偏见,但这实在太难。如果在三观尚未成型的时候,被“不由分说”地放到某个环境中,强迫积累一些“违背自己偏好”的体验,就有可能大大削减成年之后的偏见。日复一日,无可奈何地与亲兄弟“相爱相杀”,与人相处的耐心会增长,轻易弃绝的念头会被消磨掉。年复一年,无可奈何地与来自各国的队友一起训练,宝贵的好奇心会增长,虚妄的分别心会减弱。

一个人,哪怕已经拥有很多知识,也不能奢望一切都由自己的喜好来。经常去积累些“不问好恶,不由分说”的体验,不但对孩子有益,对家长也非常有益。

实话说,刚刚“升格为”家长的时候,我也有一些智识上的懒惰,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可以“高高在上”地指导孩子的成长,因为懂得一切的对错。在换了国度,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这种心理上的优势就荡然无存,因为这时候我和孩子是站在同一条战壕里,共同面对全新的世界。所以家长也必须抛去之前的经验,从零开始学习。

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竟然也学到了很多,不只可以教育他人,也可以反省自身。

这时候,我又庆幸自己是“两个男孩的爸爸”,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整见证小孩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要经历的东西。其中许多,对我来说都非常有用。

从刚进幼儿园开始,小朋友就必须树立“规则意识”。

我还记得小小朋友刚进幼儿园的第一天,老师把水果切好放在盘子里,让大家围坐在桌旁,每个人轮流吃。对于从来没有在幼儿园呆过的小朋友来说,看到好吃的水果,第一反应就是把盘子抢过来自己吃。不出意料的是,老师会把盘子从他面前移走,按照原来的顺序摆放。出乎我意料的是,刚刚还和蔼可亲的老师,这一下又做得那么严肃那么坚决,任凭他哭得昏天黑地,却一点也不心软。一定要等到轮到他了,再和颜色悦地把盘子移到他面前。

于是,不用“久而久之”,只过了一周时间,一岁多的小朋友就学会了基本的规则意识,速度远超我的想象。

除了规则意识,对小朋友来说,同样重要的还有“仪式感”。

我还深深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去幼儿园,父母离开的时候那种失落和恐惧。长大了再看其他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画面,发现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相应的,父母往往会先跟孩子玩一玩,趁他不注意的时候躲开,以此减轻孩子的焦虑——但也只是暂时的,等孩子缓过神来,同样会伤心。

所以,在小小朋友去幼儿园独自呆的第一天,我也尝试趁他不注意就走开,但是被老师一把叫住:“您必须跟小朋友正式说‘再见’,虽然一开始这会很难,但他必须习惯,知道爸爸妈妈说了‘再见’才会离开,没有说‘再见’就不会离开他,这样才能消除不确定的恐惧”。

于是我也只能狠下心来,对着泪眼滂沱、放声嚎哭的他说“再见”。让我没想到的是,也只有两三周时间,他就习惯了离别时说“再见”,甚至会主动说“再见”。再大一点,离别话语就成了更甜的“爸爸再见,我爱你”。

不要相信什么“中文天然不善于表达‘爱’”之类的鬼话,那都是胡扯。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规则意识和仪式感很重要,对于要上小学的小朋友来说,“社交”是一堂必修课。

从学前班开始,小朋友就要有意识练习如何共同做成一件事。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听取他人的意见,如何协调不同的观点,最后形成一项决策。我至今还记得大小朋友在幼儿园的发言记录,那是一次“学前班议会”,大家商量在最后的半年里能一起做点什么,他有模有样地提出可以多踢足球,并且拉到了相当多的赞成,并被写到正式的会议记录里……

到了小学,除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劳动课,他非常喜欢的就是“道德”课。虽然名曰“道德”,讲的并不是用来“教化”的道德,而是人和人之间如何相处。老师会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例拿出来给大家讨论,“你觉得,某某某在这个事情中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

坦白说,我以前总觉得“社交”是一回非常高深的事情,所以“懂社交”就等于“会来事”、就等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思缜密”,而“老实本分”一定会吃大亏,所以也早早认定自己天生“不擅长社交”,干脆避而远之。

但是观察小孩子的社交,以及跟他聊在学校里的各种实践,我逐渐意识到,“我就是不擅长社交”的结论,很像自己在网上查各种资料给自己诊断病情,完全是过度拟合、对号入座。真正的社交,有很大部分是靠规则支撑的。无论性格敏感或麻木,心思缜密或粗疏,普通人只要遵照这些规则,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实践,都能做得不错,完全没必要自欺欺人,对“社交”敬而远之。

想到所有这些,我决定,如果下次再有机会,被人问起“家有两个男孩是什么感受”,我除了列举若干生活细节,还要总结一句:日复一日,永远被无奈、气恼、欢乐、欣喜混合的情绪所包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