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想要”的,未必会让你更幸福
前些天《财经》杂志发了篇对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的访谈,当时我只是觉得这篇访谈挺怪异,但也没多想。结果不久,这篇稿就四处被删了。再过不多久,知乎上又出现了“如何看待张一鸣的《财经》杂志采访?”的问题,并引出了不少回答。看来,这个问题确实可以多讨论讨论。
这篇访谈讲了什么?我尝试归纳如下:
- 今日头条是技术公司而不是媒体公司,不承担“价值观”的拷问;
- 如果非要问价值观,那么头条的价值观是“提高分发效率,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 用户需求,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点击、阅读、分享、收藏等行为来发现;
- 知识精英传统上总是希望强迫大众提高品味,这是不对的;
这篇访谈让我第一时间感到奇怪,是因为在这份素来追求质量的严肃杂志上,访谈给人的印象是:提问的记者反复纠缠“价值观”的话题,甚至恼羞成怒,每次都被访谈对象“轻松”化解,很多时候完全是被碾压。在下面这轮问答上体现的最明显:
《财经》:你赞赏哪种力量?反对哪种力量?
张一鸣:四种基本作用力——万有引力、电磁引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反对YY的力量。
更离奇的是,双方争论不休的“价值观”的冲突到底从哪里来,有什么具体表现形式,我始终看不清楚,自始至终是空对空。我从来没看过这样妖娆的访谈,我也不相信某些答案里“微言大义”的神秘说法。我只能认为,这更像一次表演。如果考虑到后来的删帖,这似乎更像是一次事故。
不管是不是事故,关于价值观的争论总是焦点。尽管这个问题在访谈中没有具体的表现,但这并不妨碍他人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既然秉承价值中立原则,既然言之凿凿地反对YY,理应可以面对来自不同价值观的评判。
今日头条很早我装过,用了不久就删了,不是因为容量问题,而是因为内容——我不知道其中的推荐算法到底有多牛,但推给我的都是我毫无兴趣甚至反感的内容。因为用了几次完全找不到感兴趣的内容,只能不点击。不点击,就继续推荐不感兴趣的内容。如此恶性循环,只能敬而远之。
不止于此,我还会积极在父母和其他长辈的手机上删除今日头条。不难现象,不熟悉标题党又没有太多分辨能力的长辈,打开这个应用会看到什么,继而陷入怎样的盘丝洞。盘丝洞不是生物,不生产蛛丝,但误入盘丝洞的后果很严重。同样,头条虽然不是媒体平台,不生产内容,但我可以肯定,放任亲人去阅读去接受推荐,只会造成两代人之间越来越多的隔阂,而不是融洽大家的沟通。我不知道今日头条怎么解决这种问题,是否有特供版给员工的亲属,但我能确定的是,我家的幸福我当然有话语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听起来掷地有声,但它终究只一种道德选择,一种价值取向,在“价值中立”面前多少显得苍白。但如果我们承认人有自由意志,就应当承认人有价值取向。如果我们承认人要讲理性和逻辑,就会发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取向和今日头条的实际做法是冲突的。
访谈中重点谈到“延迟满足感”,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如果一件事情你觉得很好,你不妨再往后delay一下,这会让你提高标准,同时留了buffer。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没有延迟满足感。延迟满足感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而克服弱点,是为了更多的自由。
但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访谈中大肆推崇的“效率”是和“延迟满足感”相悖的。按照“延迟满足感”的逻辑,如果你心念一动看了篇所谓“低俗”的文章,你不妨再往后delay一下,这会让你提高标准,同时留了buffer,继而,你会克服了人性弱点,争取更多自由。不过今日头条恐怕不会给你delay和提高标准的机会,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会让更多所谓“低俗”的文章呼啸而至……
从数据上看,你的点击确实更多、阅读时间确实更长、收藏也更频繁;但从逻辑上看,你的弱点被放大了,争取到的自由更少了,这样看来,离幸福也越来越远了。不过在在逻辑上也说得通,既然“赞赏的力量”只有“四种基本作用力——万有引力、电磁引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的力量”,那么尽管自制力对幸福很重要,但它更合适被忽略,或者是被归入了“YY的力量”。
所以,如果访谈里说的“价值中立”是真的,我们至少可以把它更加具体化:自己觉得好的做法,颠倒过来推给用户,这是“价值中立”的表现。那么在我看来,前面恐怕应该加上“错乱”两个字更合适。
这种“错乱”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在Google搜索探讨今日头条推荐质量问题的文章,本来结果相当自然,一旦加上site:toutiao.com,指定在头条的文章里搜索,结果就迥然不同。对追求价值中立、相信算法力量的头条来说,到底是几千万用户对这类话题完全没有需求,还是机器和算法认为用户没有需求,我不知道。
我还看到有人赞赏这篇访谈里折射的态度是“秉承自然真理,用理工科思维做事”。我不知道这么说的人看了多少被推荐的内容,估计数量不少,否则不会说出“自然真理”、“理工科思维”这样的大词,但是我更希望他能被推荐看到王俊煜答案里引用的,DeepMind(这家公司被Google收购后开发的AlphaGo在围棋大战中击败了李世石)创始人Demis Hassabis接受《卫报》采访时说的话:
As these systems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we need to think about how and what they optimise. The technology itself is neutral, but it’s a learning system, so inevitably, they’ll bear some imprint of the value system and culture of the designer so we have to think very carefully about values.
这些系统会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优化、优化什么。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这是个会学习的系统,所以它身上无可避免有设计者的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某些烙印,因此,我们在价值取向上需要非常审慎。
你要什么,当然可以由你说了算。但是如果有人高举“价值中立”的招牌,一味追求高效推送“你需要”的,未必会让你更幸福,没准会让你更分裂——纵观知乎里赞同头条的所有回答,我始终没有看到“今日头条很好,我很喜欢”。
From Life Sailor, post 给你“想要”的,未必会让你更幸福
这确实是个问题,微博存在同样的问题,在微博上会去看一些有意wu思liao的视频或者图片,也许还点过赞,但是据此就让这些内容充斥我的timeline就是强奸了,这种内容有点类似返场小段,是个点缀,但是现在你搞了一个返场小段合集就恶心了。
捞过界,这是不好的
今日的这片土地上,人们越来越忌讳谈价值观,大多数创业公司都在谈什么“效率”,“满足”,完全不谈价值取向,好像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机器一样,无需信仰和价值观,尤其是最近风头正盛的知识变现行业,只讲怎么做,怎么学习,不讲做什么以及更重要的为什么而做,照这样下去,人类被AI取代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罗胖子称今日头条是母亲的做法,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甚至能给你更多。2个观点不谋而合。
孟母还会三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