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再谈创业不是金字招牌


之前的《创业不等于职业生涯加成》是我根据最近的面试经历,随手而作,没想到创下了近期阅读和传播的新高。随之也引起了不少讨论,某些反对意见认为“创业并非一无是处”,并列举了创业能给人带来的技能上、性格上、思维上的各种磨练和收益。这些论据当然有道理,但是和我说的观点并无矛盾——“不等于”的意思是,不要以为你创过业,你的职业生涯就自动升华了。

说得更直接点,“创业”绝不是职业生涯中的金字招牌,单纯“为创业而创业”,很可能结果是头撞南墙、遍体鳞伤,却无甚收获。这次我把话题说更详细点,希望理解的人更多,误解的人更少。

前段时间一个工作不久的朋友跟我说,离开了某创业公司,才觉得之前的同事都很苦。他们做的是大量重复性的劳动,却是公司业务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但是,公司完全是出于“降低劳动力成本”的考虑在安排这些同事的工作,低廉的待遇,超长的加班时间,唯一能维系大家的,就是公司创始团队对牺牲精神的强调,以及不断吹嘘的愿景,当然那些诱人的长期回报从来都只是若隐若现,没有扎实的落地措施。

某公司成长迅速,但大量业务都是人工操作,工作繁重而且容易出错。遇到员工的疑问,创始人总是以“某某已经上市的公司,他们也是大量手工操作来解决这类问题的,这是成功案例”来解答。我一度对这个问题也相当好奇,不知这个回答是否合理。后来某投资人解开了我的疑惑:这样做的公司确实有成功的,但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一,你看到一个活下来的,没有看到死去的九百九十九个;如果采用系统化操作,成功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二三。但是,创始人就是习惯用“劳动力优势”解决问题,而且非常沉醉于采用“鼓吹牺牲精神+画饼”这种低成本的管理方式。

从创始团队和公司的角度出发,这样的选择或许“无可厚非”。但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长期加班,短期没有获得对应的经济回报,长期来看职业技能没有培养和提高。说难听点,这就和“血汗工厂”基本没有差别,就看创始团队是否有良心给大家兑现长期回报了。不过即便真的有良心,最终也未必有好结果。加入这样的创业公司之前,还得看看创业团队的行为习惯。

多年前我和朋友聊起,从创业公司到大公司之后有什么深刻感受。我们共同的一个观点是:知道了大公司是如何花钱的。在创业公司,我们往往习惯“凡事自己干”,一开始是为了省钱,逐渐就形成了习惯,并且给“自己干”蒙上玫瑰色的光晕,为自己能解决这些问题而自豪,并鄙视大公司“花钱办事”的方式。到了大公司才发现,花钱很多时候反而是更好的选择:只要有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花钱可以节省自己摸索、开发的成本,可以加快业务的进度,有更好的维护效率,最终把自己有限的资源更多的聚焦于真正的业务上。

这个道理,或许非要亲身经历了比较了才能懂得。就我所见,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比较容易纠缠这个问题,不是以业务为先导,而是陷入到技术细节的纠缠上去。遇到问题不是先看看业界有什么解决方案,而是条件反射似地希望亲自(不是自己写代码,也是成立专门小组)动手解决。

软件开发行业有一句谚语叫“不要重复发明轮子”。但是在这样的创业公司工作,几年下来很可能只是重复发明了一堆轮子,每一个轮子都只是“刚刚能用”,还没有达到业界平均的水平。充其量自己写代码的水平有些提高,但既没有深入的思考,也缺乏整体的把握。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相当有限。退一步说,这样做事的创业公司,重心往往在技术上而不是业务上,成功几率也相当有限。

即便以上两个问题都解决了,还必须考虑创始团队的眼界和魄力。

我知道的某创业公司,草莽发展期一路顺利,收入飞涨。本来创始团队认为一切顺利,不得不在VC的要求下,引入了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该经理人入职之后,适时提出了将考核重心从收入转向毛利的转变,并拟定了一系列考核措施。刚开始老员工都不适应,觉得这是“官僚化”、“大公司病”,闹得沸反盈天。所幸公司能够相信和坚持这种策略,最终顺利度过转型期,逐渐和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Google的两位创始人都堪称精英中的精英,一直也是自信心满满,“被逼无奈”才找来了施密特做CEO。不过大家最终都承认,这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当时未必能明白。

联系到上面公司的情况,我真正感兴趣的是,这位职业经理人为什么能在这个点上提出这种转变,创始团队又是如何相信和支持他的。这家创业公司正是很好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才拉开了与对手的差距。但这两个问题的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容易回答,更何况结合在一起呢?当然,这些问题也很可能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我们必须有机会见到、知道、思考到,否则就永远上不了那级台阶。

类似的例子还可见于我熟悉的软件开发行业。在我看来,软件开发的推翻、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专业人员的配备,都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能持续保证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的。但是在很多创业公司,这些工作却备受讥笑,问起安排来总是以“我们是创业公司,速度最重要”的理由来否定,根本没有时间表。于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就成了“不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开发行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创业”两个字就可以简单打破了。当然后果也很严重,系统的代码质量、运维质量都挣扎在及格线上,全靠技术人员高强度的加班和高度的责任心来保障,这反过来又成了“创业是全面考验”的明证……

这样的创业公司出来的程序员,往往具有“什么都敢干”的优良品德,但是缺乏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开发过真正符合工业标准要求的系统——很多时候不是不想,而是公司不容许,不在乎。长期来看,这样的创业经历,真正能给职业生涯增色多少呢?

上面给“创业”泼了这么多冷水,但我的意思绝不是“创业不好”,我身边很多创过业的朋友都通过创业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或是显著的成长。但是我也分明看到很多人在“创业”中迷失了自己,落得金钱回报和职业生涯两头不沾的结果,这种局面,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

在我看来,创业公司也好,成熟公司也罢,都不是我们进行职业决策的基本单元或者唯一因素。真正应该做的,是具体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来脚踏实地地考虑若干问题:自己是什么样性格的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希望往什么方向发展,希望积累什么样的经历…… 如果持续思考这样的问题,就发现“成熟公司-创业公司”的二分法相当粗陋,很多时候甚至都不如关心“你的直接领导是怎样一个人”、“你所在的团队秉承怎样的工作习惯和价值观”更有意义。这些问题,才真正影响着人的成长,才真正影响着人的职业生涯。

现在大家基本都清楚,成熟大公司的履历不是金字招牌。但还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创业的经历同样不是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