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种高质量的社交方式
大概五年前,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会越来越多地从同步(电话、QQ)转向异步(微博、微信、邮件),也会越来越多地趋向“实名”(不一定用真名,但会用一个账号把网络上各处的发言、信誉关联积累起来)。综合这两种趋向,我觉得写作——更准确来说,是面向公众的严肃写作——应当是适合未来潮流的社交方式,因为写作天然就是异步的交流,而且每篇文章的作者又是非常确定的。经过这些年的尝试,我还可以肯定地说,写作是一种高质量的社交方式,下面是理由。
首先,愿意写作的人都是认真思考的人。老话说“教学相长”,通常来说,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懂得一门知识,就看他能不能向其他人讲明白;看一个人是否读懂了一本书,就看他能不能把书的内容复述清楚。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真正讲出来,写下来,才发现有太多地方不懂、不顺。讲述和写作的过程,就是反复咀嚼自己所理解的,并依照一定逻辑重新组织整理的过程。具体比较起来,写作又胜于讲述,因为写作面向的人群更广,“当场解释”的机会也更少。所以说,愿意写作的人通常都有认真思考的态度。而高质量的社交,离不开认真的态度。
其次,愿意写作的人是愿意交流的人。文章写好了发出去,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就只能任人评说。所以愿意写作的人,必然做好了“任人评说”的心理准备。很多人的口头禅是“xx事其实不难,只是我不愿意去做”,不幸的是,说这种话的人不少内心是很脆弱的。“其实不难”只不过是安慰自己的借口,“不去做”才是真正的目标。我的朋友叶欣曾说,要判断一个人说得靠不靠谱,就连着问三问,如果问不倒,那基本就是靠谱了。我经常接触各种各样的读者反馈,有说好的,说不好的,当然免不了还有谩骂的。尽管有很多“不那么中听”的意见,身为作者,我还是愿意(也必须)听取大家的反馈,因为这样既能修正(或加深)自己固有的看法,也能培养坦然面对的心态,久而久之也让自己对交流的态度变得更健康。
再次,愿意写作的人都是不断探究的人。有人曾经回忆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听老师在春天无比投入地背诵“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觉得无比佩服。可是过了一年偶然听到那位老师给新生上课,仍然是摇头晃脑地背诵“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不由得胃口大坏。其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招鲜,吃遍天”的人,刚开始接触会让人觉得很厉害,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这样的人其实只会程咬金三板斧,深入交往也不会带来太多收获,所以往往与高质量的社交绝缘。相反,如果是持续写作的人,尤其是公开认真写作的人,基本都不会再三炒冷饭会,否则是自取其辱。我认识的很多愿意写作的人,都在不停地思考新的问题,不停地探究新的领域,由此才能不断产出高质量的文字。这既是对自己的督促,也是对他人的吸引。
最后,愿意写作的人才有更多机会拓展自己的人脉。很多人都在强调“人脉”的重要性,但通常情况下,除非你本身就相当有实力,或者做的是专门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否则“人脉”的拓展是相当难的。但是依靠写作,你可以织起一张人脉的大网,因为你认真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点文字,都在告诉其它人你是一个认真思考、乐于交流的人,也成为其他人认识你、找到你的入口。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微博时代更是人人都能说上两句,世界成了充满噪音的海洋。这时候,认真的写作、高质量的文字才更显得可贵,也更能吸引“沉默高手”的注意力。我自己就通过写作认识了很多朋友,有人技术登峰造极,有人非常熟悉大众传媒,有人对新出的好书嗅觉敏锐,还有人深入了解苹果供应链…… 其实很多方面我也只是稍有涉猎,然后认真总结了自己的想法而已。生活在这样一张包罗万象的网络中,我常常会感叹自己解决问题可以省很多力气,少走很多弯路。而这一切,都是拜写作所赐。
以上说了写作给社交带来的种种好处,其实我觉得写作本身的意义更大。读大学时我去历史系听老师讲李约瑟难题和中国科技史,我印象很深的观点是:西方的发明可以历经很长时间,持续积累终成正果;中国的很多发明却因为缺乏记载,只能不断轮回,不断重新发明。工作以后经常在网络上搜索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通过英文能迅速找到,中文信息不是付之阙如就是杂乱无章,每到这种时候我都倍感失望和惭愧。要改变这一切,只能依靠认真的中文写作。那么,就从自己开始做起罢。
From Life Sailor, post 写作是种高质量的社交方式
好巧,最近真的是感觉不可思议,你关注的是网络写作,而最近辉格(以前向你推荐过)正好写图灵时代的自然语言问题
你可以看看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5521.html
很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写作是一种严肃社交。另外,开篇提到QQ是同步而微信是异步,是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怎么,你不这么觉得吗?我觉得QQ和微信就是同步和异步的区别啊
不能同意更多~!
“工作以后经常在网络上搜索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通过英文能迅速找到,中文信息不是付之阙如就是杂乱无章,每到这种时候我都倍感失望和惭愧。”
国内技术的氛围确实令一些“呐喊之人”感到失望。Linus在《Just for fun》中说人一生追求的三个层次:
1、解决生存问题,
2、追求更好的生活,
3、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国内大部分人学习技术只是为了解决第一个层次,然而国外的人是在第二、第三层次的基础上享受技术带来的快乐。总之,还是希望你们这些先行者继续为国内技术发展尽心尽力吧。
有点好奇,你有一个运营了这么多年的 blog,为什么还要再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呢?
因为blog已经没有人看了啊
这是转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