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偶然
对心理学有兴趣的朋友大都听说过《社会性动物》这本经典教材,我曾读过两遍并大力推荐,还买过几本送给朋友。照常理,经典教材应该是潜心写就的,可是最近读了《社会性动物》作者阿隆森的自传《绝非偶然》,才知道写作这本书的初衷,竟然是作者对当时的心理学教材不满意,在同事半开玩笑说“你自己去写一本嘛”的刺激下,抱着“我是科学家,可不是写书的”心态,随便写的几篇随笔。从随笔开端写出心理学经典教材,足见阿隆森是个很有趣味和学养的人,所以他的自传《绝非偶然》也是相当好看了。
阿隆森的家境并不富裕,加上他的犹太人身份,小时候遭遇了其他孩子的很多歧视,所以他经常思考,其他孩子为什么会欺负他,仅仅因为他是犹太人吗?这种欺负能不能改变?这种经历,正是促使他日后投入心理学怀抱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阿隆森的哥哥贾森对他影响很大,贾森身体强壮,有他在阿隆森就不会受欺负,而且贾森既有头脑又有知识,阿隆森高中毕业时,因为家里缺钱,几个舅舅希望他不要继续念书,去赚钱养家,只有贾森力主让阿隆森去念大学,从此改变了阿隆森的人生。
进入大学,阿隆森的感受几乎是全新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麦卡锡的态度上:在家里,大多数人都相信并且支持麦卡锡,但是在大学,众多学生和老师却一边倒地反对麦卡锡。阿隆森认识到,原来对相同的事情可以有完全矛盾的看法,而且这竟然是一种常态,这或许是他进入大学的第一点重要收获。不过,他马上就会遇到更重要的收获。
有天下午,阿隆森正在与一位迷人的女同学喝咖啡,女孩忽然看了看表说:上课要迟到了。为了能长久陪伴佳人,阿隆森跟着她走入了心理学导论的课堂,老师是马思洛,正在讲解种族和民族偏见问题。这堂课让阿隆森无比震惊:这不就是小时候困扰自己的那些难题吗?为什么会有种族偏见?它的原因是什么?它可以改变吗?原来有一门学科专门研究这些问题。于是第二天,阿隆森就转投心理学系,跟随马思洛学习心理学。
在那个年代,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是行为主义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会把人等同于动物,研究机械的反应;精神分析学派则聚焦于潜意识分析等等问题。马思洛对两派都嗤之以鼻,认为前者忽略了关键问题,而后者过于阴暗。他认为,应当有一种全新的心理学派,应当从人文主义和哲学视角研究人的本性和动机,观察和访问健康且成熟的人,了解他们的情感和思维。据此,马思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了层级,最低的是水、食物、安全,最高级则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今天的很多人大概都知道马思洛的层次学说,还有不少人奉其为圭臬,但阿隆森很快发现,马思洛的“自我实现”的定义一直在变化,甚至马思洛自己也说不清楚。而且马思洛的“实证”陷入了循环论证的陷阱:他说他研究了众多名人,说这些人都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但这些人追求自我实现的人有什么特征,如何识别?马思洛的答案是:就是这些名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特征。
马思洛相对粗糙的理论,引领阿隆森走入了心理学的殿堂。阿隆森很快发现马思洛的理论并不科学,但依然敬重他,尤其是他带给阿隆森的健康快乐的人文主义情怀。我认为,只有懂得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人,才可能当上科学家;只有具备人文主义情怀,才能成为值得尊重的科学家。这两个条件,阿隆森都具备,所以日后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心理学大师。
阿隆森独立贡献的起点,来自于他在斯坦福大学所做的实验。当时心理学界流行费斯廷格的失调理论,即两种矛盾的认知会引起人的心理不适,最终一定要“调和”才得结束。比如吸烟者既要面对烟瘾,又要面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说法,最终“调和”的结果通常是:吸烟是有害健康,但那是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同样的道理还应用在很多地方,比如新兵入伍时往往需要接受一段魔鬼训练,这样会强化他们对军队的认知,觉得历尽艰苦才加入是相当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但是阿隆森在斯坦福的年代,失调理论还不够准确,也不够完善,于是阿隆森想尽办法,要用实验验证失调理论是否真的有效。最终他设计出一个实验,邀请大学生加入一个谈论性话题的活动(这样就可以吸引到足够多的被试),并将他们分为重度、轻度、无控制三个组。在“正式讨论”开始前,重度组成员需要阅读“重口味”的色情作品,轻度组成员阅读“轻口味”的色情作品,而无控制组成员什么也不用干。而所谓“正式讨论”,无非是播放一段单调无趣的性行为讨论录音,此时会有一位不知情的人员逐个了解被试的评价。最终核对结果发现,重度组成员认为“相当有趣”,而轻度组和无控组人员认为“枯燥乏味”甚至直接要求退出。
这个实验让阿隆森觉得欣喜异常,他发现,原来人来错综复杂的行为背后,竟然确实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这种规律竟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他由此也开创了“高影响力实验”的做法,即根据精心设计,将被试置于一系列连贯可信而且引人入胜的过程,准确控制其中的变量,最终得到准确的结论。相对传统心理学研究对实验和调查的轻视,这种实验并没有太多人为干预的痕迹,既摆脱了人格变量的差异,又遵循了科学的精神,让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成为可能。这一点,也成为阿隆森毕生实验研究的座右铭。
以此为开端,阿隆森在整个学术生涯中,通过实验解开了许多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且批驳了许多看似有理的解释。比如卡耐基认为,要让他人喜欢自己,最重要要赞美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按照阿隆森的推理,对于陌生或者好无来由的赞美,能让我们产生好感吗?于是他设计了一个试验,被试连续7天获得陌生人评价的反应,评价分四种:持续赞扬,持续批评,先批评再赞扬,先赞扬再批评。按照卡耐基的理论,收获持续赞扬的被试对对方的反应应该最积极,收获持续批评的被是对对方的反应应该最消极。但是实验的结果表明,“先批评再赞扬”的被试反应最积极,“先赞扬再批评”的被试反应最消极。也就是说,卡耐基的理论并不符合实际,相对“持续的赞美”,大家更重视对方“逐步认识自己”的过程。
阿隆森还做过很多有著名的实验,得到了许多有意思的结论。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相比完美的表现,“不那么完美”的表现反而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因为完美容易导致距离感,而“不那么完美”则容易拉近距离,产生亲和力。在猪湾事件之后,肯尼迪(J.F.K.)的民意支持度反而上升了,对这现象流行的解释是:肯尼迪敢于承认错误,或者困难时期民众更愿意和总统一起。可是依靠阿隆森的实证分析我们知道,真正的原因在于“不那么完美”的表现产生了更多的好感。
阿隆森是研究心理学的,心理学的内容当然占据了这部自传的相当篇幅,但书中也有很多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比如哥哥贾森英年早逝,阿隆森梦见自己和哥哥两人置身一座巨大的山洞车站,找不到卖票窗口也找不到要坐的车,后来贾森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拿着一张车票对他说:快去,我得留下来,不能和你一起走了,你会一路顺利的。列车开动了,把阿隆森带到未知的远方,而贾森在后面渐渐消逝。又比如第一个小孩哈尔诞生时,阿隆森忽然理解了自己的父亲,早年蒙受不幸,亏得岳父帮他解围,结果他在岳父面前始终抬不起头,等到终于有机会发奋做点事情,癌症又夺去了他的生命。这时候,阿隆森之前对父亲的冷淡和不解才真正化解开来。此类细节真切动人,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也让这本自传更加吸引人。
好话说了一堆,《绝非偶然》也并非毫无缺点。在我看来,主要的缺点在于翻译,译文确实比较流畅准确,但还有些地方明显值得商榷,比如“话筒男”的说法明显过于现代,与原文语境不符,又比如“我和薇拉把学生当成家庭成员对待”和“为了使论文的说服力得到加强”翻译腔太重(应当翻译为“我和薇拉把学生视同家人”和“为了增强论文的说服力”);最重要的一点,书名似乎翻译错了:Not by Chance Alone,原意是“不只(靠)偶然”,翻译为“绝非偶然”明显是搞混了全部否定和部分否定的关系,如果是为了加强书名的冲击力而这么做,多少有狗尾续貂的嫌疑。
不过总的来说,这些问题可算瑕不掩瑜,而且根据阿隆森的理论,“不那么完美”才更显出亲和力。所以,《绝非偶然》还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From Life Sailor, post 不只偶然
其实经常读翻译作以及原版的人就会很习惯翻译腔,也就无所谓了。
发现Amazon上有Kindle版,不过也就比纸质版便宜了6块,买哪版本好?
我以为翻译腔的主要原因还是中文写得比较少。
推荐买Kindle版吧,纸书真是太浪费了。
这一点尤其提现在对麦卡锡的态度上
应为“体现”
上看要迟到了。
应为“上课”
应当有一种全新的心里学派
应为“心理”
费死廷格
应为“费斯廷格”
重度组成员需要阅读“重口味”的色情作品,
多了个换行
将被试置于一系列连贯可信而且引人入胜的过程
应为“被试人”?
哇,感谢,太细心了,我都照你说的订正了。
只有“被试”好像是通行的术语,就本就等同于“被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