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引擎

早期的程序,都是用纸带作为输入介质的,为什么用纸带,而不用其它的东西?
为什么计算机只用简单的几种运算,就可以完成那么复杂的功能,甚至模拟出整个世界?
SQL不具备“图灵能力”(Turing Power)的,因此会遇到诸多限制,“图灵能力”究竟是什么,真的那么重要吗?
……

对其它许多人来说,这些问题,或者是“不证自明”的,或者是显而易见的(“受历史条件限制嘛”),或者根本就没有意义。
然而,自从我进入学校开始“系统地”(如果还能用这个词的话)学习计算机以来,它们就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直到我读过这本《逻辑的引擎》为止。

解开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的欣喜,是难以名状的。
我至今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用逻辑运算按部就班地解开“谁说真话谁说假话”时的激动。

《逻辑的引擎》,也能提供这样的欣喜。
从萌发宏伟构想的莱布尼茨;到创造逻辑代数的布尔,发明形式句法和概念文字的弗雷格;再到挑战高斯探索无限的康托,为算术一致性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希尔伯特,以不完备性定理著称的哥德尔;最后是和提出通用机理论的图灵。把这些伟大的名字串联起来,我们看到,计算机科学历经了无数巨匠的辛勤工作和艰难探索,熔铸了无数天才的智慧,终于演化(我觉得,这个词比“发展”更为贴切)到今天的形态。
塞尔教授或许仍然能用“中文屋子”困境来诘难计算机科学家,但依靠“没有意义”的符号运算系统,“不懂得意义”的计算机,已经构造了自己坚实的科学体系,在人类的知识体系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了重要的意义。窃以为,理解、回顾这一切,比诘难要有意义一万倍。
布尔代数,康托定理,图灵机,那些曾经晦涩(甚至有些讨厌)的名词,也从此变得亲切而熟悉起来,这或许也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收获吧。
总之,阅读这本书,是淋漓畅快的,这也是我会调整计划,在长假的第一天急不可耐地读完它的原因。

一个朋友曾问我:搞不懂你们程序员,对着看不懂的数字啊符号啊工作,那些东西真的有意思吗?
当时我竟不知道怎么回答。不过,如果再遇到这种问题,我会说:有意思,因为,这个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幕府大将军

到深夜,总算是看完了这本《幕府大将军》。

虽不是严谨的考据,但故事讲的的确不赖,读过此书,至少能对日本的战国历史有所了解。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我深以为,群雄纷争的历史,风云激荡的年代,总是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想象和发掘的空间,后人往往在描述和阐释之中,把自己的诸般情感和意念投射(或者说附会)其中,塑造出性格鲜明的形象——狂妄的信长,精干的秀吉,忠贞的三成,隐忍的家康……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夸张,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有多少人会喜欢乏味的情节,中庸的性格呢?

书里的两个细节,印象很深:
丰臣秀吉幼年时虽然读书不多,由于日后的努力,不但遣词得当,而且书法充满秀逸之气。他临终前还作了一首和歌:
朝露消逝如我身,世事已成梦中梦。

三成忽然口渴,要白汤喝。近处没有民家,乞不到汤水,警卫却指着路边熟透的干柿,问三成说:“吃吗?”
三成说:“柿子是痰毒,算了罢。”
警卫无不大笑:“即刻要被斩首的人,还想着养身之道啊!”
三成冷然说:“抱有远志的人,就是在人头落地的一顷刻,也还记着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