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

大公司?小公司?我的经历和建议

工作是在大公司更好,还是小公司更好?这个问题让大家争论不休,也没有最终的答案。凑个热闹,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我的看法。 我最开始工作就是在小公司。当时刚刚毕业,在对工作完全没有概念的情况下,进入了一家小的创业公司。虽然今天想起来,作为创业公司,它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依然非常珍惜那段经历。主要原因是,虽然在创业公司,我仍然受到了相对良好的职业训练。当时我的两位领导都是毕业于清华,而且在搜狐工作过的,有丰富经验的IT人员。所以我最初工作的两个月,几乎是每天在批评中度过的。虽然我在学校也认真写过一些程序,但还是每天被批得一无是处,因为学生写的程序,距离生产系统要求的工业级别,实在是差得太远了。所幸自己当时脸皮厚,被批了就赶紧改,根本不去想太多,这样过了两个月,终于没那么少被批评了。当然,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受到的批评都是“对事不对人”的,所以一直没有“人格被否定”的糟糕感觉。 第一份工作我做了一年多,最大的收获是在领导持续的严厉批评下,深刻认识到了“现实生产环境需要的程序是什么样的”,其次就是模糊地领悟到,持续的“对事不对人”的批评,可以营造出追求专业进步的价值观。现在回头去看,很多人即便进到大公司,受到各种条框的限制,也不见得理解这些约束的意义;加之,如果领导没有严格的要求,没有树立“工作至上”的价值观,身为员工很可能不会有太多收获,反而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more…)

11 years ago

享受职业素养

按:前段时间与章显洲共同参与了图灵出版公司Clean Coder中文版的翻译,这是我的译者序。 我在招聘时常问的一个问题是:在你过去的工作中,遭遇过哪些印象深刻的困难,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依我的经验,简历写得再漂亮的人,如果这个问题答不好,大都可以直接忽略。为什么会有这种结论?因为我们需要招聘的不是“经历丰富”的人,而是“有职业素养的人”。你遇到的问题可能很容易也可能很难,但我看重的并不是问题的难度,而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步骤,以及反思的深度。拿恢复误删数据来说,这可能算非常简单的任务,我更感兴趣的是怎样分析问题,找了怎样的资料,采取了怎样的步骤,此后做了哪些措施来避免这种错误再次出现。在我看来,相比问题本身的难度,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步骤,以及反思的深度,都体现出一个人的职业素养。 是的,上面我两次提到了“职业素养“。相比起“专业主义”、“职业化”等说法,我更喜欢用它来翻译Professionalism,因为素养强调的并不是天赋的神秘,也不是技艺的高深,而是持续积淀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了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它又强调了持续的积累和养成。甚为职业开发人员,基本技能不够熟练,当然谈不上职业素养;但是能迅速地编写代码,却不关心代码背后的意义,不能迅速判断、解决程序运行中的各种问题,自信满满地为自己交付的程序承担责任,同样是与职业素养绝缘的——许多所谓的”高手“,其实正是缺乏职业素养的典型。 当然,这只是我对于“职业素养”的理解。由个体经验总结的“职业素养”,多有一鳞半爪的嫌疑,所以即便你觉得上面说的有道理,难免感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真正的”职业素养“绝不限于上述几方面,而是要广阔得多,深刻得多。要想一窥技术人员“职业素养”的全貌,已经有很多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Bob大叔的Clean Coder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一本技术类书籍,Clean Coder中有相当的内容,是介绍纯技艺的方面,比如测试驱动开发等等,自认已经算“职业开发人员”的人,大概对此并不感冒(不过,我仍然建议你认真看看)。但其它的内容,绝对值得你感冒,比如:什么情况下应该对业务部门说“是”,说“是”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或者没有明确的答案,不妨看看Bob大叔是怎么说的: (说“是”时)你对自己将会做某件事做了清晰的事实陈述,而且还明确说明了完成期限(do with a clean end time)。那不是指别人,而是说的自己。你谈的是自己会去(will)做的一项行动(action),而且,你不是“可能(possibly)”去做,或是“可能做到(might get to it)”,而是“会(will)”做到。 就我所见,技术人员往往太容易说”是“,往往在没有明确目标和期限的情况下,就草率给出了确认的答复,而且并不将其视为自己的一种承诺。屡见不鲜的项目延期,有相当原因就是在这种不负责任的情况下说“是”所致。但是我们想想,似乎没有哪一个正经行业,会把不能完成任务的人视为“有职业素养的人”,软件行业也不能例外。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足够负责,懂得“是”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责任,也不过如此,我们不妨更进一步,看看关于说“否”。在第2章,Bob大叔介绍了两个项目搞砸的经过,他并没有像常见的所谓专家那样故作聪明地指出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导致了失败,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两个项目之所以会搞砸,因为开发人员没有坚决抵制各种不专业的需求(比如一些无关紧要但成本巨大的需求),抵制各种不专业的行为(比如为了赶工期而降低对程序质量的要求),最终只好喝下自己酿出的苦酒。对此,Bob大叔总结道: 有时候,获取正确决策的唯一途径,便是勇敢无畏地说出“不”字……我们要明白,委屈专业原则以求全,并非问题的解决之道。舍弃这些原则,只会制造出更多的麻烦………

12 years ago

说说我理解的职业开发人员

应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公司的邀请,我有幸参与了Bob大叔所著Clean Coder(不是Clean Code)的翻译。 与前作Clean Code不同,这本书着重讲述的是开发人员的“职业素养”,也即职业开发人员应当如何做事。在阅读中,我时常会忍俊不禁,也会拍案叫绝,感叹Bob大叔把深刻的道理讲得这样通透。我虽然没有Bob大叔那样好的文笔,不过对“开发人员的职业素养”这个话题,也有很多话想说,索性分几个方面写下来。 学习 开发人员在工作之前,一般都已经经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众所周知,大学的很多课程已经相当落后,教材也非常保守,所以我见过的好开发人员,不少都是自学成才。但是,这些问题并不能否认通过专业课程学习知识的意义,职业开发人员理解的“学习”,应当明确地区分知识、课程、教材:知识是重要的、稳定的,课程和教材是不那么重要的、变化的。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这类知识,是整个计算机世界的基石,是任何时候也不会过时的。即便毕业后不从事专门的科研,这类知识也会从你接触到的各种现象中体现出来。我在大学时基本抛弃了学校指定的课程和教材,但自己反复啃过影印版的《现代操作系统》,反复做过北大屈婉玲老师的三本《离散数学习题集》,后来在工作中受益匪浅——调优程序的性能,很可能需要理解调度、死锁、用户空间与系统空间等知识;重构复杂的布尔逻辑,很可能要依赖数理逻辑中的定律。如果当时没有反复的研习,没有深入理解这背后的原理,并且没有领悟到这些原理和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遇到很多问题我很可能就会两眼抓瞎,充其量凭经验试错,无论如何,其效率远不及知识体系指导下的实践。 据我观察,大学生之所以对课程不感冒,除去学校和教师的原因,另一个因素是,几乎很少有教材能把看起来乏味的原理,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讲清楚。学习图算法时,你是否想过“人、狼、羊、草过河”的问题可以直接由它来解决?学习内存管理时,你是否想过为什么Windows 95、Windows 98都那么容易蓝屏,到了Windows XP才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相信,如果能把原理与这类例子对应起来,你的理解就会深刻许多,印象也会深刻许多。不幸的是,这类“打通/联系”的工作,在国内教材基本是一片空白,国外教材也只有部分涉及。其结果就是,不少“有经验”的开发人员面对“32位机为什么只能支持4G内存”、“进程间通讯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什么优劣”、“浮点数是怎么表示的,为什么是不准的”之类基本问题一脸茫然,不要小看了这些问题,不懂它们,你开发出来的程序只能凑合用,因为根子上就欠考虑,所以后期遇到问题要重构和调优,就会难比登天,最终搞到自己疲惫不堪。 对此,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现在还在学校,不妨仔细想清楚知识、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确定重要的知识,选择好的教材,自己安排自己的课程。如果你已经离开学校,而且感觉自己的基础并不牢靠,不妨从手头的工作开始,想想它用到了哪些原理,对应哪些知识,逐步、有针对性地补习。这其实并不难——我的朋友张东亮(@zhasm),之前几乎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知识,只是因为对正则表达式的爱好,找到了一份开发人员的工作,一年之后,他已经开始啃编译原理的书籍,而且确实学进去了。 以上说的主要是“专门”的学习,如果是工作之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工作之后的学习更多依靠自觉,没有几家公司会付出代价让员工像学生那样“学习”,所以更多时候,你只能花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金钱来学习。很多人一想到要花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金钱,心里就打了退堂鼓。要明确的是,公司没有老师那样强烈的责任培养员工“成长”,如果你找不到好的、薪水高的工作,很难责怪上一家公司没提供好的培训。所以,担心金钱和时间而放弃学习,最终的结果是自己的停滞,逐渐丧失竞争优势。相反,投入时间和金钱来学习,不但可以保持甚至扩大你的竞争优势,如果这种行为可以坚持、内化到生活中,也有助于保持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 其次,工作以后的学习,需要努力摆脱工作环境的限制。我见过不少开发人员,因为工作限定在某个平台,某种语言,业余时间的学习便全部投入到这种平台、这种语言上,而没有思考自己是否合适做这些平台和语言,这些平台和语言是否处于没落期。在学校里,考分或许往往是唯一的度量,但在工作中,行将没落的语言和平台,你运用得再熟练,也于事无补。况且,过于专精于一门语言、一个平台,反而会限制你的思维和视野,影响迅速学习陌生知识的能力——要在短时间内熟悉陌生平台和语言的例子,在我们工作中并不少见,在整个IT业界中更是家常便饭。为了让它真的成为“便饭”,平时还是应当有意识地摆脱工作环境的限制,挑战自己的思维惯性。 责任 我曾经见过很多的简历,在“工作经历”里,项目描述写得天花乱坠,如何先进,如何复杂,采用了多少新技术,但是具体到个人责任,或者语焉不详,或者极其潦草。这样简历,体现的是责任感的缺失——对于自身责任没有明确的认知,也就没有足够的担当;这样的人,通常不用面试,就可以知道并不是合格的“职业开发人员”。 另一方面,我在面试时,经常会问两个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在你的工作经历中,收获最大或者印象最深的事件是什么。一般来说,如果能回答得有条理、有依据,大多可以判定为合格的职业开发人员。因为,有责任感的开发人员,大多不会把程序看成身外之物,更多地会把程序与自己的道德、声誉等等联系起来,甚至把程序看成自己的孩子;所以,必然会投入时间精力去总结、反思、完善、改进,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那样。其实,就我的经验看,真正的职业开发人员,不但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且说起自己做过的事情,多有种充沛的自信感:XX项目是我做的,其特点是什么,我是如何如何做的,遇到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涉及的技术不必很先进,开发的系统也不必很复杂,只要能够这么自信满满地一条条历数下来,你的职业素养就是无可厚非的。 业务…

12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