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

让别人替你读书,哪有这样的好事

小时候经常在一些杂志上看到“偷懒读书法”,说的是某些身居高位的人很忙,没时间读书,又不得不读书,于是就安排手下人读完了给他复述书的主要内容,或者是摘抄重要文字出来做成“精编版”,这样读书的效率就高很多了。 这样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而且羡慕不已:我们读书读得再快,终究得一段段一页页地看过来,怎么样也比不了人家直取精华的待遇。这样比下去,大家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可怎么得了。 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能享受这种待遇的毕竟只是少数人,大部分人还是得自己读书的,所以即便不公平,对大部分人来说也还是公平的。这样一想,心里也就平衡了。加之我仔细观察,发现大部分有学问的人都不是这样读书的,心里就更平衡了。 不过最近的情况似乎有所改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反感“一本书里翻来覆去讲同样的道理”,不耐烦“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道理,何必读一本书”;另一方面,有些人、有些媒体,大张旗鼓地宣称“我替你读书,你只要听我的就好了”,并且讲得还挺像那么回事,真的让许多人相信,读整本书不再有必要,让人替你读书,自己只要听听这些“精华论述”就好了,效率反而更高。 刚开始和这些追求“读书效率”的人打交道,觉得“他们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事情,那么多理论”。然而不久就会发现,这种“效率”未必真的站得住脚,对那些知识,他们也不过是“知道”而已,真的要分析点新问题,或者遇到相反的观点,不是左支右绌,就是进退失据。这种状态,只适合夸夸其谈,距离“掌握”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more…)

8 years ago

你的香蕉怎样剥?

我第一次吃香蕉的时候,顺手把蕉把(也就是互相连结的那一头)一揪,就开始剥皮。父亲看了说:怎么能这样剥香蕉呢,一定要从另外一头开始剥的。在父母面前,小孩子当然不敢当面顶撞,而且,我并没有尝试过从另一头开始剥。可是比较两种方法之后,我觉得还是自己的方法更好,于是去找父亲理论。父亲又试了试,说:“真怪,从这一头来剥,果然是要省事一些,可是我们从小到大,都是从那头开始剥皮的呀。” 这件事过去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我却时常想起它,开始只是告诉自己“不要迷信权威”,到后来,我逐渐发现,在生活中,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似乎有“想当然(甚至都不用‘想’)”的做法,可是这做法未必好,许多时候,我们甚至需要意识到“我这是在想当然”、“想当然其实并不是好的办法”,于是或者另辟蹊径别出心裁,或者放下身段重新学习,结果要么遇见别样洞天,要么由此再上层楼;这样的事情,在我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被验证。 最近一次的经验,来自读书。 我最开始读书,主要看重的就是故事情节,哪几个人,发生了一回怎样的事情,了解了这些,就差不多够了。那时候,除了情节,学校语文课顶多教教“拿个小本子,把优美词句、名人名言记录下来”。这种做法,我从来没有尝试过,所以它有什么效果,我也不得而知。“读书这样简单的事情,还有什么道理可言吗?”许多年里,这就是我“想当然”的观点。 印象里,第一次启蒙来自在大学学到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审美经验原来分为三个层次!原来普通的“愉悦”只停留在最表面的层次!这可以算“歪打正着”吧,姚斯说的本是对于文艺作品的接受,可是我却想到了自己读书的方法原来那么“原始”,并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同样读一本书,不同的人能谈出来的内容完全不一样。 原来,这道理就和剥香蕉一样,即便是“读书”这样“再简单不过”、“人人都会”的事情,居然也可以有门道可言,居然也有规矩可讲。在这些门道和规矩面前,我这个“读”了许多年书的人,似乎根本“没有上道”!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和锻炼读书的方法:记住作者的名字,了解作品的背景,寻找文字的特点,并且,要针对不同的文本,选择不同的方法和侧重点……这样下来,成效大增(去年有位朋友与我谈及读书,最后问我:你这样的阅读境界,是怎样来的呢?) 读书这样简单的事情,自己探索和反思都可以收到这样的成果,那么已经成型的“门道”和“规矩”,岂不是帮助更大?可是,这些“门道”和“规矩”,究竟在哪里呢,是不是只能自己反省、参悟?这个问题我一直不很清楚,直到最近接触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才想到,所谓“门道”和“规矩”,大概就存在于这样的书里头罢。 《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关于“读书”的书(是的,它就好像一口咬住自己尾巴的蛇)。这本初版六十多年来不断重印、再版的书,就是要教会读者读书的方法。大致来说,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可以视作纵向探究,主要向读者介绍阅读层次的概念,由下而上依次介绍了基础阅读(也就是初步的,毫无结构的阅读)和检视阅读(带有结构意识,能够抓住主题的阅读)。第二部分则着重讲解阅读的第三层次,也就是分析阅读,即如何“通透”——紧紧抓住这本书,做到“我注六经”,读到这本书“真正属于自己”为止。有过亲身经历的人都知道,这并非易事,大学里的一些课程,老师会带领学生,把大量的精力倾注到少数的经典上——可惜,许多人即便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因为没有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也无法达到“通透”的境界;我想,作者之所以愿意花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讲分析阅读,原因也部分在于分析阅读是如此重要,而它本身又需要大量的技巧和锻炼。全书的第三部分则可以视为横向解剖,在这一部分,作者分门别类地讲解了各类书籍的阅读方法:实用型的书籍要如何阅读,想象文学要如何阅读,历史、科学、数学、哲学类书籍,又应当怎样阅读……虽然我们未必要完全遵照其中的方法去阅读各类文本,但是相比自己从头开始积累,书中提到的各种办法,无疑是具有相当价值的,不容错过。 另外,这本书也有一些总览性建议,我觉得很受用,譬如阅读书籍时,要仔细观察目录,要读一读作者的前言,要仔细想想每一部分的标题……这些都是我之前读书不太重视,其实又非常重要的技巧(当然,这也可能与我国特色的前言、序言有关,不信,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应当努力改进。 也许有人会说:读书就是读书,要那么多条条框框干什么,太累了。 没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极端地说,作品的意义完全存在于“接受”的过程之中。可是,我又分明看到,同样的一本书,同样的时间,有人还在刀耕火种,也有人读书却已经开上了联合收割机——虽说都是“接受”,可是接受的深度和广度,却有如此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恐怕并非悟性,而是清晰的思维,和长期有意识的锻炼。 朋友,你的香蕉是怎样剥的?你的书,又是怎样读的呢?

16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