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2

做人不妨“二”一点

前段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张搞笑图,说明的是欧洲各国如何表达数字92。

图片

在大多数国家,92的表达就是“先说90再说2”,似乎很符合直觉。不过,也有几个国家的表达是很妖娆的。比如“著名”的法语,就是4*20+12,法语七十几的读法都还算“正常”,与英语没什么差别,一旦到了八十,就摇身一变为“5个20”。还有“登峰造极”的丹麦语,92的表达逻辑是2+(5-0.5)*20。

当然也别光盯着法语和丹麦语,德语的逻辑也比较考验人,92读作“2和90”,先说个位再说十位。实际上,德语“几十几”的读法都与英语相反,全都是先说个位再说十位。所以不少新来德国的朋友,在付钱时混淆“36块”和“63块”是常事。 Continue reading 做人不妨“二”一点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开育儿的困惑

我现在喜欢看Youtube上的科普节目,家里的小朋友在旁边跟着我看,也乐在其中。因为我以前读中小学时也曾是军迷,按照推荐算法,现在也经常可以看到与二战、纳粹有关的科普节目。

看多了,他忽然发现有点不对。在他的认知里,德国生活的感觉是很好的,总的来说环境不错,秩序井然,人也友好。可是,为什么德国历史上发生过那么多悲惨的故事?为什么德国人犯过那么多骇人的暴行?今天的德国和法国、英国、美国关系都还不错,但以前为什么又打过那么多你死我活的仗?

要给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解释清楚这一切,当然不是一回容易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残忍拒绝,让孩子的好奇心落空,显然又不是好的选择。

该怎么办呢?

我自觉比较幸运,因为我知道布痕瓦尔德(Buchenwald)集中营的故事。

Continue reading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开育儿的困惑

身为家长,没必要担心“孩子未来不如我”

最近看了些报道,了解到不少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有很强的焦虑感,简单说就是担心“孩子未来不如我”。看了他们的困境,我觉得实在没必要。

“孩子未来不如我”,看起来是个严重的问题,所以需要仔细分析下,到底担心怎么个“不如”法呢?

第一,这些父母担心的应该不是孩子的天赋。

否则,“天赋异禀”的人,以及强调天赋的运动员、艺术家等等,应该是天底下最为子女焦虑的人群了。篮球打得好的担心子女身高比自己矮,钢琴弹得好的担心子女比自己乐感差……但是你看姚明,看朗朗,似乎都没有这方面的焦虑。甚至不说顶尖人才,就说我们身边的运动员和乐手,也很少看到这方面的焦虑。

为什么?因为大家普遍承认,天赋这东西,既然跟“天”沾边,就有随机性,基本没可能“层层递进”。而且,万一父母天赋异禀,鹤立鸡群,子女多半要回归常态,毕竟“天之道,取有余以奉不足”嘛。

所以“天赋”这回事,不能在同一条赛道上去纠结,要看到大千世界。人不同,天赋也不同,没准音乐家的子女乐感很差,但数学很好,科学家的子女理性不足,却感性有余,这都不是坏事。

Continue reading 身为家长,没必要担心“孩子未来不如我”

《中国小小兵》,美国妈妈的中国育儿手记

教育,尤其是儿童的教育,毫无疑问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仔细看大家的讨论,会发现很多矛盾,比如许多家长一方面主张“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扎实的”,一方面小孩出国读书的年龄又在不断降低。从逻辑上看,似乎这些人并不满意于“最扎实”的教育。

那么,与国内教育相对的,西方的教育又怎么样呢?最近几十年来,已经有无数的出版物比较中国和西方的教育。不过,他们似乎都来自中国家长的观察,陈述自己孩子出国念书的体验,而鲜有反向的文本,也就是西方家长讲述把孩子送到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体验。

恰恰因此,Lenora Chu(莱洛纳·朱)女士的叙述就非常有意思了。朱女士是华裔美国人,怀着好奇,也怀着“让小孩接受更扎实基础教育”的梦想,把孩子从美国送到上海,从幼儿园念起。她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中文版叫《中国小小兵》。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小小兵》,美国妈妈的中国育儿手记

在海峡另一边,“教育内卷”被叫做“拼教养”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最近读的一本书,台湾大学教授蓝佩嘉女士写的《拼教养》。

书的题目看起来很狰狞,其实是“慢工出细活”的结果。蓝教授经历了三四年的田野调查,对四所具有典型意义的小学的学生和家长做了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最后写出了这本书。“拼教养”的“教养”,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教养”的意思,而是指对孩子的教育和养育。而一个“拼”字,恰恰反映了父母在其中的无奈处境。
图片

初读这本书一定会感到熟悉,似乎只要是华人集中的地方,画面大同小异。只不过,在海峡这边叫“教育内卷”,在海峡那边叫“拼教养”。

那么,教养具体是怎么“拼”的呢?

Continue reading 在海峡另一边,“教育内卷”被叫做“拼教养”

何老说,“这本书你先别出,等我死了再出”

2022年我看了不少书,解开了不少困惑。不过印象最深的,也是感慨最深的,还属何兆武老先生的《上班记》。

今天提起何先生,年纪大一点的读者大概记得他翻译过好几本西方经典,我印象最深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柯林伍德的《历史的观念》,里面许多篇章至今还能背诵。另外还有些短的薄的译作,也堪称经典,我至今仍然记得当年读何老翻译的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时的震撼: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何兆武译

年纪轻一点的读者大概看过他十多年前出版的《上学记》,里面详细回忆了他称之为“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也就是在西南联大求学的岁月。

Continue reading 何老说,“这本书你先别出,等我死了再出”

“饶毅是中国科学界的鲁迅”?别搞笑了

大概我是后知后觉的,虽然很早就知道饶毅,但最近两天才知道他被尊为“中国科学界鲁迅”。而且据说,进来他连续发文很批张文宏医生,敢于“扳倒当今网红”,更坐实了“鲁迅“的名号。

初看起来,这么说还真有点道理。鲁迅先生当年也是不畏惧“网红(当时叫名流)”的。了解鲁迅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有一本杂文集取名《三闲集》,所谓“三闲”,就是“有闲,有闲,还是有闲”的意思。鲁迅先生这么说,是要与成仿吾针锋相对,因为成评论他“(生活基调)暗示的是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闲暇,闲暇,第三个还是闲暇”。

成仿吾是谁?成仿吾是著名学者,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等职务,解放后更担任过人民大学副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等职务。敢指名道姓对这样的文化名流、老革命发难,鲁迅先生的骨头真是硬的。

鲁迅先生的《三闲集》出版于1932年,90年后,饶毅先生又敢于狠批“当今网红”张文宏医生,真的是“当代中国科学界鲁迅”吗?

Continue reading “饶毅是中国科学界的鲁迅”?别搞笑了

2021我最大的收获

2021马上就要过去了。回望过去的一年,每个人都有很多感想。对我来说,最深刻的感受来自我最大的收获,而最大的收获也很简单——我竟然学会了德语。

老实说,我之前从没想过,这辈子除了英语还能学会另外一门语言。我早不记得最早是怎么开始学的英语了,这也就意味着再次开始还必须重新摸索;而且,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到真正能用,磕磕绊绊也走了十多年,再学一门外语,少说也得七八年时间,这是中年人不敢想的事情。

我之前说过,不会德语,只会英语,在德国也“没问题”。相当多的德国人都会说英语,实在遇到不会说的,身边也很容易能找到一两个会英语的帮忙。实在遇到“Nein, kein Englisch(不,不说英语)”,也就无奈摇摇头,当自己运气不好罢了。退一步说,德语虽然也有接近一亿的使用人口,但相比英语这种世界语言,毕竟范围太狭窄,花时间学德语多少有些“不划算”。

总而言之,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德语就局限于会数数,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的水平,也不觉得有问题。

Continue reading 2021我最大的收获

“北斗”怎么可能掉线?

最近的一条热点新闻是“‘北斗’导航掉线,大货车司机自杀身亡”。据报道,当地政府已经成立了专门调查组调查此事,并发布了初步的报告,许多媒体也在跟进,相信真相不久就会水落石出。

略去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不谈,“‘北斗’掉线”也引起了许多讨论。毕竟,按照之前的报道,“北斗”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系统,是国之重器,稳定可靠。如果竟然在大货车轨迹记录这么简单的场景中都会出问题“掉线”,实在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

坦白说,我没接触过大货车上的“北斗”导航仪,也不了解技术细节。但是凭借我在IT行业工作的经验,还是可以做出一般性判断的:“北斗”不可能掉线,也不应该掉线。或者说,“掉线”与北斗无关。

Continue reading “北斗”怎么可能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