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August 2013

春秋与战国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弄不清春秋和战国的关系,前些年看了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深深记住了一点:就激烈程度而言,战国一年,可相当于春秋十年。今天看来,这个比喻,也很适用于《大江东去》和《民企江湖》。

《大江东去》描写的是改革开放前20年,三位不同出身的主人公成长的经历。《民企江湖》所描写的是留德归来、继承父业投身机械制造业的柳钧的创业过程。在《大江东去》里,旧的制度束缚正在逐渐解开,民间的活力正逐步释放,而到了《民企江湖》,旧的体制已经基本解体,新的体制却迟迟未能建立,加之深层次的、顽固的矛盾并未解除,官方的说法是“改革进入深水期”。这种环境下,芸芸众生只能就在丛林中搏杀。同时《民企江湖》的主人公柳钧换成了留德归来的机械博士,家境富裕、逻辑严谨、循规蹈矩的工科生,习惯了在契约精神下行事,回到国内仍然希望通过“重视研发、重视核心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的路子把企业做好,却碰得头破血流。比如创业之初,就遇到协作工厂抄袭自己研究成果的“卑劣行径”,申请的专利,签订的合约,“竟然”毫无约束力。一怒之下将对方告上法庭,法院刚受理,税务局就来电话要查帐,最终不得不自行撤诉,还必须出点血,因为不能薄了税务“无功而返”的面子。最终柳钧只能拿专利约束外方的采购,让对手外贸生意流产的代价却是被打断一根手指。在《民企江湖》里,这样“无关本业”的麻烦从采购、销售、人事、银行、资本等各个方面涌现出来,辅之以大家熟悉的人民币升值、楼市初启、股市暴涨、民间借贷发展等等社会热点事件,如同密集的鼓点时时震动读者的内心。

文艺评论有云,平庸的作品只反映生活的部分,伟大的作品反映生活的全部。《大江东去》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它虽然关注的是个人的成长,却不忘全景式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民企江湖》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花费了更多笔墨描写“江湖”——虽然柳钧创办的只是机械制造企业,但读者能看到的觉不限于狭隘的机械制造,有他的好友、一心从商的钱宏明来“踩点”各种生意,有他的妻子、银行工作的崔冰冰来“讲解”放贷、融资各种手段…… 《民企江湖》俨然是个小社会、万花筒。并且作者匠心独具,如果主人公柳钧仍是从底层拼搏上来的“土鳖”,难免落入俗套,而且“丛林”中的怪诞和无奈都无从体现。而“海归”柳钧出场时的惯性,本是资本主义世界积累通行的规矩使然,在国内实践起来却处处碰壁,不得不服软,“不讲规矩才是自由”。这种处处涌现出的强烈对比,无疑给了读者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社会和生活。

最终,柳钧在煎熬中解开个个心结,练就种种手段,一路搏杀出来。可以说,他所面对的对抗,恰恰是“普世价值”与“中国特色”之间的冲突,他所经历的煎熬,也折射出当代民营企业家的尴尬境地。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不同于普通“就事论事”的文艺作品,《民企江湖》中的主人公柳钧在自己的思索和与朋友的交流中,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的症结,比如工伤事故之所以处理棘手,之所以会弄到沸反盈天,完全是政府责任缺位所致。在许多问题上,政府的立场不是制定和维护公平的规则,而是争取自己的利益,推脱自己的责任。新劳动法看似保护工人的权益,出血的却是老板,调和劳资关系是好事,但应该由工会来处理,政府包办完全是越权错位…… 由工科出身、逻辑严密、喜欢较真的柳钧得出这样的结论,既自然又巧妙,也可以给不少“习以为常”的读者提供全面的启发。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民企江湖》与《大江东去》真是血脉相通的。

回想起来,看《大江东去》还是在2009年,对许多内容只能作壁上观,谈感受尚且有点“子在川上曰”的超脱。到了看《民企江湖》时,已经作为技术负责人亲身经历了草根民企的成长经历,营业额两年内暴涨二十倍,意想不到的问题曾出不穷,许多时候对原则的坚持不得不妥协于业绩的压力,因此阅读《民企江湖》也更有感触。而且与柳钧同样是技术出身,我也坚信技术有自己的价值和规律,最终必然要走到“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康庄大道上来,这不是“西方道路”,而是西方人先于我们探索出来的道路。然而如何走上这条路,却是我们必须解答的问题。去年交流中有朋友问我,既然翻译了《程序员的职业素养》,如何看待书中列出的规范与现实的差异,我只能据实地回答,我也在摸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按照历史,春秋战国的大乱之后,天下终于统一。我也希望,《大江东去》和《民企江湖》所展现的春秋战国能早日规范起来。乱世虽然足够刺激,却更适合遥想和怀念,天下太平,才真正适合普罗大众的生活。

再谈电子阅读

今天图灵社区正式发布了《翻译漫谈》(感谢图灵的各位老师为此书付出的辛勤劳动。这本书已经发布到豆瓣阅读多看),经过这本电子书的写作、制作、发布,深入参与到电子书的“幕后”流程,不再限于普通的读者,我对电子阅读又有了新的理解。

这个封面是我自己做的,正式版并没有采纳

最深的感慨是,电子书的制作流程极大地方便了作者和出版方的沟通,尤其是减轻了修订的工作量,真正解放了作者。在传统的出版流程中,作者需要将文档以拷贝方式提交给出版方。只要涉及到拷贝,就必然要解决变化的统一问题。为了保证文稿的统一,限制变化的粒度,一般作者和出版方会约定,每一章或者一节存储为一个文件,这样如果有变化,修改的文件会尽可能的少。

即便如此,涉及多处的修改(比如统一替换)还是很麻烦,而且单个文件多次修改也很难管理(只有极少数出版机构会用到版本管理系统,其它很多还习惯于在文件名上加注日期的方式标识版本,比如“第一章20140312”)。更麻烦的是多个文件之间的关联,比如“第1章的3月11日之后的版本中引用的,是第3章的2月28日之后的版本”。加之很多出版社更偏爱Word的.doc格式,.doc却不是印刷格式,无法保证最终的印刷效果,所以格式转换也相当烦人。

而转向电子书之后,出版社一般会提供专门的电子书写作出版平台(这里要夸一下图灵公司的写作平台,支持Markdown语法,操作也比较方便),所以出版方和作者之间确立了统一、开放的接口。无论是哪一方修改了文档,双方都可以立刻在系统中看到,并且有历史记录可以追溯,这样就不再需要分割多个文件并分别手工管理版本,彻底解决了同步的问题。

此外,不同于Word的封闭格式,电子书写作出版平台上的文档数据是开放的,可以直接用其它程序批量读取、处理。即便要生成PDF、Mobi等格式,只需要运行生成程序即可,不必手工参与,既提高了速度,又减少了随意性。这确实解决了很大问题。以前纸书的勘误非常麻烦,不但不能立刻生效,还必须记录某处勘误针对的是哪次印刷的版本,而电子书的勘误修改好之后就可以马上发布。

在我看来,电子出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便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在电子平台上“另起炉灶”,所以摆脱了很多传统工具的限制。纸书的成书过程中,用电子邮件作为传递媒介、Word文档作为承载媒介。虽然看起来“电子化”了,但是电子邮件相当于传统的书信,Word文档相当于传统的稿纸,其实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走的还是传统时代“互递拷贝,分别修改”的路子(当然,这是受工具限制的不得已)。只有到了真正的电子出版时代,传递媒介和承载媒介的重要性都极大弱化,读编双方工作的核心才真正聚集到(平台上的)文档本身上来,工具的转变造成了工作模式的转变,结果就是沟通成本的极大下降,和作者负担的减轻。

如果以上推理没有错,那么顺着这种思路,电子阅读也应该有大的革新。

传统的观点总是让电子阅读贴近纸书阅读,似乎越像纸书,电子阅读就越成功。这种观点认为,“阅读”的核心外面,紧紧包裹它的就是“纸书阅读”,所以电子阅读要做好,就必须仅仅包裹住“纸书阅读”。但是我这么看:大家真正需要的是“阅读”,而不是“纸书阅读”,纸书阅读只不过是阅读在传统工具上的表现形式而已。因为必须使用纸书,阅读时才有分页,才有页面底部的脚注,才有做笔记的留白,才有“请翻到第xx页查找答案”……

但是仔细想想,如果书的材质是超轻超薄而且方便定位的,那么不用分页也可以阅读;如果注释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又不干扰正常的阅读,那么以弹出方式来实现也是可以的;如果有灵活变化的做笔记的空间,那么也不需要统一的留白;如果测验本身是可以互动的,那么读者也不需要“翻到第xx页”才能核对答案了。

所以在我看来,电子阅读真正要做的,不是去模拟(继而超越)“纸书阅读”,而是扣住“阅读”这个核心。没错,纸书阅读确实形成了不少传统,但电子阅读要做的不是去生硬对接这些传统的形式,而是应当仔细想想这些形式背后的实质。如同前文所说,电子阅读如果能方便地显示和隐藏注释,就可以不保留脚注,如果能提供灵活变化的做笔记的空间,就可以不保留做笔记的留白……

如果继续展开思考,纸书并不方便在书中大段引用其它文本,超链接却非常适合完成这种功能,这正是电子书的优势所在;而且纸书只能表现静态内容,但阅读有时是需要获得动态内容的,所以有些纸书的做法是使用一系列图片,但是电子书完全可以在书里嵌套视频。这样制作出来的电子书,可能形式上与传统的纸书有较大差别,却能更好地服务于“阅读”的核心,所以这种变化应当是会得到肯定的。

再进一步,就可以说到电子书的盗版问题。纸书因为是静态的,其价值凝固在成型的文字中,盗版无非就是将这些文字拷贝一遍而已,其手段就是“翻印”或者“盗印”。如果延续这种模式,防范盗版就只有“增加复制成本”一条路。不幸的是,电子信息的拷贝代价异常低廉,效率又异常高,所以“增加复制成本”这条路走起来相当艰难。

要防止电子书的盗版,不妨从它和纸书的差别着手考虑。传统的纸书,作者和读者是隔离的,作者不能直接接触到读者,甚至出版社都不能直接接触到读者,更重要的是,对作者和出版社来说,读者没有可以识别的身份,你只能知道书被人买走了,谁买的,他还买过什么书,有过什么反馈,全都是不知道的。

电子书则不一样,电子书的购买必然要求读者有识别身份。有了读者的身份,作者和出版社就可以方便地与读者沟通,甚至根据读者的购买行为和反馈,量身提供推荐等等服务。只要盗版没有攻破身份系统,正版读者就可以一直保持这种便利和特权。想想多少人曾经因为提交《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勘误,收到高德纳的支票而欣喜若狂,如果带有身份的勘误信息能大方存在于正文里(电子版可以做到不干扰正常阅读),他们的幸福感估计会倍增吧。

这样比较电子书和纸书的正版策略,有点类似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的关系。网络游戏更像是不断更新的服务,值得持续投入,才大大降低了盗版的威胁。好的电子书应该也可以走这条路,毕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掌握知识,而优质的信息和知识必然是需要不断更新、精益求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