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图灵社区正式发布了《翻译漫谈》(感谢图灵的各位老师为此书付出的辛勤劳动。这本书已经发布到豆瓣阅读和多看),经过这本电子书的写作、制作、发布,深入参与到电子书的“幕后”流程,不再限于普通的读者,我对电子阅读又有了新的理解。
最深的感慨是,电子书的制作流程极大地方便了作者和出版方的沟通,尤其是减轻了修订的工作量,真正解放了作者。在传统的出版流程中,作者需要将文档以拷贝方式提交给出版方。只要涉及到拷贝,就必然要解决变化的统一问题。为了保证文稿的统一,限制变化的粒度,一般作者和出版方会约定,每一章或者一节存储为一个文件,这样如果有变化,修改的文件会尽可能的少。
即便如此,涉及多处的修改(比如统一替换)还是很麻烦,而且单个文件多次修改也很难管理(只有极少数出版机构会用到版本管理系统,其它很多还习惯于在文件名上加注日期的方式标识版本,比如“第一章20140312”)。更麻烦的是多个文件之间的关联,比如“第1章的3月11日之后的版本中引用的,是第3章的2月28日之后的版本”。加之很多出版社更偏爱Word的.doc格式,.doc却不是印刷格式,无法保证最终的印刷效果,所以格式转换也相当烦人。
而转向电子书之后,出版社一般会提供专门的电子书写作出版平台(这里要夸一下图灵公司的写作平台,支持Markdown语法,操作也比较方便),所以出版方和作者之间确立了统一、开放的接口。无论是哪一方修改了文档,双方都可以立刻在系统中看到,并且有历史记录可以追溯,这样就不再需要分割多个文件并分别手工管理版本,彻底解决了同步的问题。
此外,不同于Word的封闭格式,电子书写作出版平台上的文档数据是开放的,可以直接用其它程序批量读取、处理。即便要生成PDF、Mobi等格式,只需要运行生成程序即可,不必手工参与,既提高了速度,又减少了随意性。这确实解决了很大问题。以前纸书的勘误非常麻烦,不但不能立刻生效,还必须记录某处勘误针对的是哪次印刷的版本,而电子书的勘误修改好之后就可以马上发布。
在我看来,电子出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便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在电子平台上“另起炉灶”,所以摆脱了很多传统工具的限制。纸书的成书过程中,用电子邮件作为传递媒介、Word文档作为承载媒介。虽然看起来“电子化”了,但是电子邮件相当于传统的书信,Word文档相当于传统的稿纸,其实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走的还是传统时代“互递拷贝,分别修改”的路子(当然,这是受工具限制的不得已)。只有到了真正的电子出版时代,传递媒介和承载媒介的重要性都极大弱化,读编双方工作的核心才真正聚集到(平台上的)文档本身上来,工具的转变造成了工作模式的转变,结果就是沟通成本的极大下降,和作者负担的减轻。
如果以上推理没有错,那么顺着这种思路,电子阅读也应该有大的革新。
传统的观点总是让电子阅读贴近纸书阅读,似乎越像纸书,电子阅读就越成功。这种观点认为,“阅读”的核心外面,紧紧包裹它的就是“纸书阅读”,所以电子阅读要做好,就必须仅仅包裹住“纸书阅读”。但是我这么看:大家真正需要的是“阅读”,而不是“纸书阅读”,纸书阅读只不过是阅读在传统工具上的表现形式而已。因为必须使用纸书,阅读时才有分页,才有页面底部的脚注,才有做笔记的留白,才有“请翻到第xx页查找答案”……
但是仔细想想,如果书的材质是超轻超薄而且方便定位的,那么不用分页也可以阅读;如果注释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又不干扰正常的阅读,那么以弹出方式来实现也是可以的;如果有灵活变化的做笔记的空间,那么也不需要统一的留白;如果测验本身是可以互动的,那么读者也不需要“翻到第xx页”才能核对答案了。
所以在我看来,电子阅读真正要做的,不是去模拟(继而超越)“纸书阅读”,而是扣住“阅读”这个核心。没错,纸书阅读确实形成了不少传统,但电子阅读要做的不是去生硬对接这些传统的形式,而是应当仔细想想这些形式背后的实质。如同前文所说,电子阅读如果能方便地显示和隐藏注释,就可以不保留脚注,如果能提供灵活变化的做笔记的空间,就可以不保留做笔记的留白……
如果继续展开思考,纸书并不方便在书中大段引用其它文本,超链接却非常适合完成这种功能,这正是电子书的优势所在;而且纸书只能表现静态内容,但阅读有时是需要获得动态内容的,所以有些纸书的做法是使用一系列图片,但是电子书完全可以在书里嵌套视频。这样制作出来的电子书,可能形式上与传统的纸书有较大差别,却能更好地服务于“阅读”的核心,所以这种变化应当是会得到肯定的。
再进一步,就可以说到电子书的盗版问题。纸书因为是静态的,其价值凝固在成型的文字中,盗版无非就是将这些文字拷贝一遍而已,其手段就是“翻印”或者“盗印”。如果延续这种模式,防范盗版就只有“增加复制成本”一条路。不幸的是,电子信息的拷贝代价异常低廉,效率又异常高,所以“增加复制成本”这条路走起来相当艰难。
要防止电子书的盗版,不妨从它和纸书的差别着手考虑。传统的纸书,作者和读者是隔离的,作者不能直接接触到读者,甚至出版社都不能直接接触到读者,更重要的是,对作者和出版社来说,读者没有可以识别的身份,你只能知道书被人买走了,谁买的,他还买过什么书,有过什么反馈,全都是不知道的。
电子书则不一样,电子书的购买必然要求读者有识别身份。有了读者的身份,作者和出版社就可以方便地与读者沟通,甚至根据读者的购买行为和反馈,量身提供推荐等等服务。只要盗版没有攻破身份系统,正版读者就可以一直保持这种便利和特权。想想多少人曾经因为提交《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勘误,收到高德纳的支票而欣喜若狂,如果带有身份的勘误信息能大方存在于正文里(电子版可以做到不干扰正常阅读),他们的幸福感估计会倍增吧。
这样比较电子书和纸书的正版策略,有点类似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的关系。网络游戏更像是不断更新的服务,值得持续投入,才大大降低了盗版的威胁。好的电子书应该也可以走这条路,毕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掌握知识,而优质的信息和知识必然是需要不断更新、精益求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