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一家之言

在德国,感受俄乌战争(之二)

注:本文写作于2022年8月23日。

几个月前我写了《在德国,感受俄乌战争》,有不少朋友感兴趣,还希望我继续补充。今天写点后续。

乌克兰

上一篇里我写了,因为大量乌克兰难民的涌入,本地出现了各种民间组织前往积极响应,身处求助群里看着层出不穷的求助和响应信息,一面对世界感到悲观,一面对人性感到乐观。

以前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总觉得结尾处的情节有些做作。辛德勒后悔说,如果自己不保留那根胸针,又可以多拯救几个人,不留念某件首饰,又可以多拯救几个人……当时我想,你想多救几个人就多救几个人,这不就好了嘛,为何还要事后来演这一出?

在求助群里呆了几天之后,我忽然理解了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这样安排的合理性,辛德勒只有在身处自己所拯救的犹太人中间,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只有在亲眼见证受难者的情况,破碎的希望、鲜活的苦难、绝望的哀号,所有这些生动摆在面前的时候,你马上就会懂得,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值得重视,每多帮助一个人,都可算是伟大的功绩。

这样的经历,大概是难得的人生体验。不过,也只要体验一次,就已经足够。

在这种体验之后,就是人性的乐观。

Continue reading 在德国,感受俄乌战争(之二)

在德国,感受俄乌战争(之一)

注:本文写作于2022年4月1日

战争爆发的时候,我正和新朋友Martin在聊天。

Martin是我新认识的朋友,也是做软件开发的,在德国出生,匈牙利长大,成年之后又回到德国。在网络上认识之后,发现我们竟然住的很近,而且都要在家带娃,所以约了到小公园一起见面聊。

Martin对战争的反应,大概可以代表欧洲普通民众,那就是“震惊,不可思议,完全出乎意料,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

我到德国之前,想象的德国是这样的:严谨、精密、职业化、善于思考,同时,这些素质都具有很重大的军事意义——毕竟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嘛。等到了德国之后才发现,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不假,但现实的逻辑并不是顺延为“德国还很可能发动下一次世界大战”,而是“德国经过彻底反思,已经基本不可能再发动战争”。 Continue reading 在德国,感受俄乌战争(之一)

在德国,弹琴扰民怎么办?

周日下午三点,沐浴着冬日难得的阳光,我在家弹琴正尽兴,忽然听到有人按门铃。原来是楼上邻居Oli,他双手合十,笑眯眯跟我说:

你能晚点再弹吗?对不起,Edda(我女儿)正在睡午觉。她大概要睡一小时,所以四点之后就没问题了。

当然,当然没问题。不好意思打搅你女儿睡午觉啦。

完全没问题,谢谢你理解,是我们打扰你弹琴的兴致了。

回家我拿起手机,才发现Oli两口子已经给我发了好几条消息,又打了几个电话,可惜我在弹琴都没看到。想起来,他肯定是不得已才下来敲门。但是跟他聊起来,又完全感觉不到又任何恼火的情绪。

我不由得庆幸,大家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成了一致。趁着这高兴劲头,随手发一条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感叹一下有“芳邻”的幸运。不料,很快就有人留下了意想不到的评论:

如果你的邻居是德国人,这么客气来找你,那么不要多想,那些客气话都是表面文章,人家早就不爽,已经忍无可忍了……

Continue reading 在德国,弹琴扰民怎么办?

生活的点滴,就是在“性善”与“性恶”之间挣扎

《南方周末》出了一篇报道(“亲情变态扭曲,家庭充满敌意”:情感类短视频何以引发家庭矛盾),讲的是春节不少年轻人返乡之后遭遇的家庭矛盾。原因是家里老一辈平时看了大量关于家庭矛盾的短视频,表演极尽夸张之能事,内容说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亲情扭曲变态,家庭充满敌意”,结果对现实关系的看法也深受影响,除了“恶意解读”子女的言行,更有人亲身代入短视频的情节,把手机里的“不幸遭遇”当成了自己的经历。结果就是,本来应该“阖家欢乐”的春节,变成了老一辈“六亲不认”的剧本。

看下面评论,有人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事不能怪短视频,如果本来家庭关系没有问题,看再多短视频也不会走火入魔……

这条新闻、这条评论,总让我想起大学参加过的辩论会。那时候辩论会还很流行,而且有一些“经久不衰”的辩题,比如“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师点评这个辩题,并没有花大篇幅说起哪方更有道理,表现更好,而是用一段话引发了大家的哲学思考:

抽象的善恶论其实没有结论。因为本没有确定的“人性本善”,也没有确定的“人性本恶”,每个人生来,都是“善”和“恶”的综合体,只不过各占比例不同而已。但是无论什么比例,后天成长环境都极为重要。

如果每次“恶”的欲念冒头,都没有受到阻拦,那么“恶”的部分就会日益增长;如果每次“善”的期望展现,都受到周围的正向反馈,那么对“善”的信念就会日趋坚定。久而久之,就有了“善人”和“恶人”。

Continue reading 生活的点滴,就是在“性善”与“性恶”之间挣扎

ChatGPT如何成了学习的神兵利器

ChatGPT发布有一年多了,它早就没有了“技惊四座”的荣耀,这一年里,我不但亲眼目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更亲身体验了ChatGPT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感觉。

我也发现有一些人,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能“一睹庐山真面目”的时候大感失望。“原来就是一个高级一点的对话机器人嘛,没什么了不起”,因为它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级”,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完成一些最基础的任务。

但是照我说,ChatGPT的无穷奥妙,恰恰就藏在看上去毫不稀奇的对话背后。起码对我来说,它已经成为我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神兵利器。现在,我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分为两个时期:没有ChatGPT的时期,拥有ChatGPT陪伴的时期。这两个时期对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

下面,我简单讲讲ChatGPT对学习最有帮助的几个方面。

Continue reading ChatGPT如何成了学习的神兵利器

做人不妨“二”一点

前段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张搞笑图,说明的是欧洲各国如何表达数字92。

图片

在大多数国家,92的表达就是“先说90再说2”,似乎很符合直觉。不过,也有几个国家的表达是很妖娆的。比如“著名”的法语,就是4*20+12,法语七十几的读法都还算“正常”,与英语没什么差别,一旦到了八十,就摇身一变为“5个20”。还有“登峰造极”的丹麦语,92的表达逻辑是2+(5-0.5)*20。

当然也别光盯着法语和丹麦语,德语的逻辑也比较考验人,92读作“2和90”,先说个位再说十位。实际上,德语“几十几”的读法都与英语相反,全都是先说个位再说十位。所以不少新来德国的朋友,在付钱时混淆“36块”和“63块”是常事。 Continue reading 做人不妨“二”一点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开育儿的困惑

我现在喜欢看Youtube上的科普节目,家里的小朋友在旁边跟着我看,也乐在其中。因为我以前读中小学时也曾是军迷,按照推荐算法,现在也经常可以看到与二战、纳粹有关的科普节目。

看多了,他忽然发现有点不对。在他的认知里,德国生活的感觉是很好的,总的来说环境不错,秩序井然,人也友好。可是,为什么德国历史上发生过那么多悲惨的故事?为什么德国人犯过那么多骇人的暴行?今天的德国和法国、英国、美国关系都还不错,但以前为什么又打过那么多你死我活的仗?

要给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解释清楚这一切,当然不是一回容易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残忍拒绝,让孩子的好奇心落空,显然又不是好的选择。

该怎么办呢?

我自觉比较幸运,因为我知道布痕瓦尔德(Buchenwald)集中营的故事。

Continue reading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开育儿的困惑

身为家长,没必要担心“孩子未来不如我”

最近看了些报道,了解到不少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有很强的焦虑感,简单说就是担心“孩子未来不如我”。看了他们的困境,我觉得实在没必要。

“孩子未来不如我”,看起来是个严重的问题,所以需要仔细分析下,到底担心怎么个“不如”法呢?

第一,这些父母担心的应该不是孩子的天赋。

否则,“天赋异禀”的人,以及强调天赋的运动员、艺术家等等,应该是天底下最为子女焦虑的人群了。篮球打得好的担心子女身高比自己矮,钢琴弹得好的担心子女比自己乐感差……但是你看姚明,看朗朗,似乎都没有这方面的焦虑。甚至不说顶尖人才,就说我们身边的运动员和乐手,也很少看到这方面的焦虑。

为什么?因为大家普遍承认,天赋这东西,既然跟“天”沾边,就有随机性,基本没可能“层层递进”。而且,万一父母天赋异禀,鹤立鸡群,子女多半要回归常态,毕竟“天之道,取有余以奉不足”嘛。

所以“天赋”这回事,不能在同一条赛道上去纠结,要看到大千世界。人不同,天赋也不同,没准音乐家的子女乐感很差,但数学很好,科学家的子女理性不足,却感性有余,这都不是坏事。

Continue reading 身为家长,没必要担心“孩子未来不如我”

《中国小小兵》,美国妈妈的中国育儿手记

教育,尤其是儿童的教育,毫无疑问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仔细看大家的讨论,会发现很多矛盾,比如许多家长一方面主张“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扎实的”,一方面小孩出国读书的年龄又在不断降低。从逻辑上看,似乎这些人并不满意于“最扎实”的教育。

那么,与国内教育相对的,西方的教育又怎么样呢?最近几十年来,已经有无数的出版物比较中国和西方的教育。不过,他们似乎都来自中国家长的观察,陈述自己孩子出国念书的体验,而鲜有反向的文本,也就是西方家长讲述把孩子送到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体验。

恰恰因此,Lenora Chu(莱洛纳·朱)女士的叙述就非常有意思了。朱女士是华裔美国人,怀着好奇,也怀着“让小孩接受更扎实基础教育”的梦想,把孩子从美国送到上海,从幼儿园念起。她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中文版叫《中国小小兵》。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小小兵》,美国妈妈的中国育儿手记

“饶毅是中国科学界的鲁迅”?别搞笑了

大概我是后知后觉的,虽然很早就知道饶毅,但最近两天才知道他被尊为“中国科学界鲁迅”。而且据说,进来他连续发文很批张文宏医生,敢于“扳倒当今网红”,更坐实了“鲁迅“的名号。

初看起来,这么说还真有点道理。鲁迅先生当年也是不畏惧“网红(当时叫名流)”的。了解鲁迅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有一本杂文集取名《三闲集》,所谓“三闲”,就是“有闲,有闲,还是有闲”的意思。鲁迅先生这么说,是要与成仿吾针锋相对,因为成评论他“(生活基调)暗示的是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闲暇,闲暇,第三个还是闲暇”。

成仿吾是谁?成仿吾是著名学者,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等职务,解放后更担任过人民大学副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等职务。敢指名道姓对这样的文化名流、老革命发难,鲁迅先生的骨头真是硬的。

鲁迅先生的《三闲集》出版于1932年,90年后,饶毅先生又敢于狠批“当今网红”张文宏医生,真的是“当代中国科学界鲁迅”吗?

Continue reading “饶毅是中国科学界的鲁迅”?别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