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时间,多几点收获
我的一位朋友曾在意大利求学,某次他坐飞机回国,遇到旅游返程的同胞,便聊起天来。原来这位同胞在国内某垄断企业任职,这一趟去意大利,资金当然不是问题,不仅买了不少皮具,还游览了不少经典。在飞机上,他得意地拿出相机展示看那些“到此一游”的照片,不料,我的朋友看到每个景点,都能把典故娓娓道来。开始这位同胞还听得饶有兴趣,后来却露出失落的神情,他说“唉,原来有这么多讲究,之前根本不知道,比起来,这趟真是太亏了。”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如果换了我,我也会失落甚至懊悔——我们且不论购物和浏览的关系,不争的事实却是,游览时不了解背景知识,同样时间、同样的线路,所得也极为有限;或者说,如果知识更多一些,在同样的时间里,完全可以多几点收获。
这一点,其实不仅仅限于游览,对日常生活的世界,也是如此。近年来我业余时间着意读了不少关于湖南历史、地理、经济方面的文本,原本只是出于兴趣,希望梳理自己的感觉经验,结果却出乎意料:虽然回家的时间不多,每次回家的感觉却远远比在离家读书之前来得丰富和深厚:看到作为特产的蜜橘,会想到它其实是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路过易俗河,会想到它曾是省内最大的米市;去长沙、湘潭,可以观察到湘江江面的变化,联想起木船时代湘潭乃是省内经济中心,而汽船时代长沙取而代之的故事;经过习以为常的株洲汽车齿轮厂,会想到这是80年代引进奥地利“斯太尔”载重卡车“全国一盘棋”战略的部署…风景名胜就更是如此,有个朋友去长沙玩,我推荐了若干人不多但有故事的地方,这位朋友也挺喜欢。回想起来,自己不过是多读了一点书,多看了一点资料,但是在同样的时间里,接触、感知到的东西大大增加了。
当然,知识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个人提供更丰富的体验,还能影响观察,产生更直接、更重要的后果。
1924年到1932年间,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索恩工厂中,澳大利亚人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1880-1949年)等人进行了一项实验,试图找出影响工作效率的环境因素。然而出乎实验者意料的是,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正反向调整某个因素总能导致同样的后果: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光照,延长还是简短休息时间,工作效率都会上升。总结发现,奥秘原来在于实验者的观察忽略了自身的因素,被试(工人)发现自己收到关注,往往会产生效率的额外提升——这意外的发现,就是后人所说的“霍索恩效应(Hawthorne Effect)”。
发现霍索恩效应的人,忽略自身因素当然无可厚非,毕竟他们是开创者;但是作为后来人,因为没有掌握许多(已经存在的)知识,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忽略了许多因素,多走许多弯路,就非常可惜了,更可惜的是,这样的事情似乎并不罕见。举我熟悉的程序开发中除错的例子吧,我亲见许多技术人员,因为不愿花时间去学习调试和除错的知识(包括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在复杂现象面前一筹莫展,自己累得不行,进度也受影响;而掌握了相关知识的人,面对同样的现象,却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所在。知识的作用再次体现出来:在同样的时间内,在同样的现象面前,知识大大影响了我们的收获。
引申开来说,学习知识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每个人的时间大致是相等的,如果希望多一些收获(无论是丰富生活体验,还是提升工作效率),多学习和掌握一点知识,就是当然的选择。
这道理不难明白,但实践起来却有难度,即便是在信息已经大大丰富的当下,我们仍然可以听到许多人说,学习知识太麻烦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尝试依据知识做点解释。
第一方面的解释来自进化心理学。这是心理学中新出现的一个分支,它尝试从物种进化的角度看待人的认知和行为。从这个角度出发,进化心理学得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结论:比如,人类进化出了对蛇之类动物的天生畏惧,却没有进化出对插座、汽车等物品的天生恐惧——因为插座和汽车出现的时间太短,不够让人“进化”出这种本能。关于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人类多是生存在感觉经验的世界里(实际上大多数物种都生存在感觉的世界里),然而知识总是要依靠提炼、总结、归纳,梳理出超越感觉经验的“本质”的。因此,许多道理落实在生活的例子里,我们可以依靠本能推理,得出结论。如果减少其中感觉经验的内容,依靠抽象的概念和符号进行推理和判断,就有些“超出进化阶段”的味道了,感到麻烦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我想,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生物的感觉经验世界,仅仅依靠感觉和经验是不足以对付的,这是学习知识的压力;另一方面,人脑尚有大量的能力没有开发(爱因斯坦曾说,“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对大脑无限潜能的认识”),这是学习知识的潜力。综合两方面来看,问题并不严重。
另一方面的解释来自我的经验。我们大都有过这种经验:对同一个问题,有的书这样说,有的书那样说……让人无所适从,甚至不如“蒙头撞大运”来得干脆,这也是许多人觉得“学知识太麻烦”的原因。但是,你在半山腰看到的风景,很可能不及山顶的一半,甚至不如山脚下——事物的发展可能并不都是线性的,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举个简单的例子吧,选择伴侣,到底是要与自己类似的更好(所谓“有共同语言”),还是不同的更好(所谓“互补”)?这个问题,相关的论述很多,而且各有调查数据和理论分析做支撑,初看确实很容易困扰。但是,如果我们更进一步,能够以批判的目光看待各种说法的数据和论证,同时把笼统的“相似”量化规范,并严格描述“好”,得到的结论就更加可信,也更有参考价值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对言论的判断:我们往往习惯于给人贴上“言行一致/言行不一”的标签,但是了解了与“可通达性”有关的知识,我们就能够判断和理解,某个人在什么场景下、用什么态度说的关于什么主题的话,到底有多大可能与行为一致。所以,对这类“太麻烦”而放弃学习知识的做法,我们不妨化用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某一门知识真的很好很重要)如果你觉得学了很困惑,那是因为你学的不够多、不够深。
From Life Sailor, post 同样的时间,多几点收获
OMG,原来大牛您还是湖南的,老乡嘛,··哈哈·再准确点说您是湘潭的?学习的榜样。
哈哈,我是株洲的,而且不是大牛
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某一门知识真的很好很重要)如果你觉得学了很困惑,那是因为你学的不够多、不够深。
他真的说过这句话吗?求证。。。因为在网上中英文都没有搜到
呵呵,我说了这是化用的啊,卡帕的原话是: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站的不够近
关于伴侣选择相似的好还是互补的好,大牛的结论是?您对于“好”的定义?如果有推荐阅读的链接就更好啦^_^
这问题比较复杂,简单说,“物以类聚”的规律可以得到统计学的证明,相似产生吸引的概率很高(所以销售员一般会模仿客户的言语和姿势),长期位置亲密关系所依赖的默契感往往来自相同的看法和感觉;另一方面,“差异导致吸引”目前一直没有确证。可以参考《社会心理学》和《社会性动物》两本书的章节,当然这两本书本身也很好。
这是篇给我很好的启发的文章。谢谢余晟。
大学时代读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就诧异她去中美洲旅行要做那么多功课,觉得好累。自己后来旅游,觉得没啥意思。直到看了人家的旅游攻略,才发现人和人差距太大了。后来干什么事情都会尽可能注意一点攻略了,就是谋定而后游。后来出差到任何地方,都喜欢到处仔细查看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东西。某次,住在上海一个如家酒店,但出门不远,就是内山完造的寓所,驻足半晌,脑子里想的是鲁迅和内山一起,给就义后的瞿秋白精心制作做羊皮面的《海上述林》。寓所上那块窄小的黑色门牌竟然被我盯视半天,回到酒店吃早餐,心情格外愉悦。
http://www.people.com.cn/GB/wenyu/66/134/20010816/537044.html
能不能多用点<p>标签而不要用<br>标签来分段?一大堆文字缩在一起看不清楚,用了Readability扩展也没法解决。
感谢提醒,已经修改了,不知现在感觉如何?
doubanclaim477ded68812a0319
这篇文章,无论是看标题,还是内容,都让我想到了刘卫鹏的《暗时间》的论述,同样的时间,想要更多的收获很难,表面上同样的时间,获得了更多的收获,也许因为是之前花了更多的暗时间!
哈哈,的确如此,只是刘未鹏的文章比我写的好多了
是应该多学一点知识,不过知识真的太广了,学也学不完啊。
如果你掌握的知识再多一些,就知道在学习时应该如何取舍了
“游览时不了解背景知识,同样时间、同样的线路,所得也极为有限”–哎呀,太对了,以前出去旅游总是觉得少了什么,就是少了对目的地的历史文化了解,所以近来每次出去前都要买两本关于目的地的历史文化的书。可是找一本理想的入门大全太难,绝少有中意的,都是泛泛而谈,内容多不是自己想要的。
找这些关于某地历史、地理、经济方面的书籍,可有建议否?
我还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如果去外国,Formmer的旅行指南似乎不错,国内景点还不太对味;我都是平时看书的时候留意,另外图书馆里有几个架子是各地文化民俗历史的,可以去找找,国图新馆用身份证就可以去,书很多的
顶!!!
我读过艾柯讲过的一段话,能支持作者的观点:
“我很同意,文化不在于能准确说出拿破仑的逝世日期。然而,
毫无疑问,任何我们自己知道的东西,包括拿破仑死于1821年
5月5日,都会带给我们某种知识的自觉性。”(《别想摆脱书》)
读这段话,我最深思的一个词就是“知识的自觉性”。
虽然我没有读过艾柯,但我想我明白你说的这句话,我也很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