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必需品”的迷执
经济学告诉我们,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所以,获取资源必须付出代价,越重要的资源,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越高。
而人,会根据代价的不同,挑选适合自己的资源,同一样资源,对不同个人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的人所需要的资源,甚至是“必需品”,也是不同的。看过一个对美国人的调查,大家虽然都觉得油价高是个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是个问题,但是,“我实在无法想象没有汽车的生活”、“汽车难道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吗?”。是的,美国人均收入高,汽车又便宜,消费的代价低,汽车理所当然成了美国生活的“必需品”。
看到这,可能有人要说了:照你这么说,无需代价的资源,就对人类基本没什么价值吗?阳光、空气和水,对人类没有价值吗?怎么没见到付出代价?这个反驳看似有理,其实大谬不然:盖房子,要小心不要干涉到人家的“采光权”;污染空气,要收取你的“排污费”;水就更不必说,“水(电)是商品”的宣传语,相信各位还没有忘记吧。
更何况,在当今中国不少地方,明亮的阳光已属罕见,清洁的空气和水更是难得。想要新鲜阳光、新鲜空气、洁净的水?你可以选择移民,也可以选择搬迁到没什么环境污染的地区(尽管在中国,这样的地区大都经济不够发达)。然而,真正愿意这样干的人,寥寥无几。因此,逻辑的结论就是:至少,我们能够承受低质量的“必需品”,或者说,质量不错(其实不过是自然,无污染而已)的阳光、空气和水,其实还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说得绕一点就是,所谓“必需品”,往往还没有那么“必需”。
这些天,大家又讨论起盗版问题来,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观点是:软件已经成了生活的必需品,还要垄断,收取那么高的费用,用盗版,不但理所应当,而且理直气壮!
然而,这种论调是经不起分析的:
没错,软件可算是生活的必需品,软件深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必需品”论者往往对“开源之风日盛,免费软件多多”的世界潮流不屑一顾,原因何在?玄机在于,他们嘴里的“软件”,其实指的是“以微软产品为代表的商业软件”,只是不好意思明说罢了。
价格本应高高在上的商业软件成了“必需品”?而同样功能的免费软件,却不入某些人士的法眼?这一切,全拜盗版所赐。试想,如果当今中国的汽车卖到一百块钱一辆,甚至不要钱,过不了多久,我们也会觉得,“汽车是生活的必需品”了,有朝一日发生变故(车价上涨),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用车的权利,也不足为怪。
而且,汽车成为“必需品”,会催生出一系列后果:除去汽车制造企业,还有汽车养护、汽车美容、汽车回收、汽车交……,更远一点,交通规划也以汽车作为标准,自行车市场明显萎缩(至少相比没有汽车的年代是如此)……。盗版也是如此,功能强大的商业软件成泛滥的“必需品”,也会带来一系列后果:用商用软件已经成为习惯,操作系统要用最牛的版本(看看盗版Windows XP,显然是Professional最多吧),做个图片缩放也要最新版本的Photoshop,打几个字也要用最新版本的Word,这还不算,更糟糕的是,思维/行为习惯逐渐被盗版商用软件所统治:Word之类商用软件的文件格式,已经成为中国的通行必备的规则,垄断地位不断自我强化——许多学校都要求,提交论文,必须使用Word格式。无怪乎,许多人去了国外以后,才发现开放标准的PDF“原来这么流行”,Office“份额这么少”,排版“居然可以用Tex”,“Vi/Emacs比记事本好用多了”。原来,大家义愤填膺要反对的“垄断”,很大程度上乃是来自于咱们自己的贡献呀!
写到最后,我倒想问问那些说软件是“必需品”的人:你们必需的,到底是“软件”,还是“以微软产品为首的商业软件”?而且,每次反盗版就拿Windows当出头鸟,可是简单弄个图片也需要Photoshop CS3,打几个字也要用到Word 2007,这用屠龙刀杀鸡一般的“必需”,到底“必需“在什么地方呢?
From Life Sailor, post 打破“必需品”的迷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