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Yurii谈开发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面试A公司,与HR聊得非常愉快,HR给的反馈也很不错。结果,过几天收到通知,“我们决定不进行下一轮面试,祝你好运”。

面试B公司,技术面试通过之后,下一关是做题。拿到一套脚手架,按文档要求完成开发任务。一周时间精雕细作,严格按照文档完成开发,对已有功能做了完善优化(比如新增分页计数)并保持接口兼容性,同时用git log详细记录开发过程,提交作业之后,被判“不通过”。

面试C公司,技术面试问如何实现API限流。回答了共享计数、滑动窗口等等概念,认为已经答到点上了,结果被告知“部署成熟的API Gateway即可,不必重新发明轮子”。

面试D公司,被要求评价一段Java代码。在分析了安全隐患、执行效率、命名规则等等方面之后,最后被告知“没有注意方法体上方注释文档中不一致的地方”,被判不通过

……

事后看,每一次踩坑都可以说是奇葩,有时候简直是“匪夷所思”。回想我以前,不但当过面试官,还培训过面试官,以上面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不但是我会注意的,而且是培训其他人时重点要求避免的。但是风水轮流转,轮到自己被面试的时候,面对这么多“天坑”,竟然一点抗议的空间都没有。

我相信,普通人,但凡有一点多愁善感的机会,都会慨叹时运不济,自己被冤枉了。尤其是如果之前有过一些给自己信心的经历,再遇到几次这样的挫折,落差感特别明显,很自然就想要怀疑人生和世界了。

但是人到中年,对许多事情的态度就是“没脾气”。冷静下来想想,世易时移,如今自己不再是面试官而是求职者,话语权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上。更重要的是,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客观的“道理”可讲,没有绝对的“高下”可分,而只有“合适”和“不合适”的分别。面试通过了,未必是技术一定好,面试没通过,也不意味着技术一定差。最终的决定因素,往往只是求职者是否适配这个岗位或这家公司,是否有足够的机缘,仅此而已。

所以,与其埋怨、慨叹,不如彻底放下内心的这些波澜,以近乎机械的纯理性来对待。

仔细复盘与A公司HR的谈话,发现这名HR的经验不是很充分,许多问题没有问到点上,或者表达不明确,加上自己有点紧张,回答自然谬以千里。结果就是,上网搜索一般德国公司面试时看重的点,并总结针对各个点的提问形式,提前把回答思路提炼好,把提纲写成文档,平时多浏览,(远程)面试时打开放在桌面上,随时备查。

针对B公司做题不通过的情况,了解到德国不少公司喜欢要求“做题”。对应的,“做题”有自己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在动手之前,一定要多提问,问清楚各种隐含的条件(而不要依据经验自行假设),尊重对方公司已有的惯例。要记住,许多被认为是“业界共识”的优秀实践,在没有机会解释和讨论的时候,未必有能显示出优秀。

C公司“重新发明轮子”的评价,细想下来也是情有可原。在IT行业,相当多的公司其实不需要了解深入的原理,只要能以可靠的工程方案解决问题就可以(即便懂得原理,能否写出稳定可靠的工程方案也往往是未知数)。这种现象很正常,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既然对方的期望没有那么高,对深入的原理也没有兴趣,就不必给出“高屋建瓴”的解答。

D公司的评价也给我新的启发。软件开发不是单打独斗的游戏,离不开众人的合作。虽然大家都提倡“代码即文档”,但正式的文档仍然是相当有分量的。如果文档中存在堂而皇之的错误,确实可能引起巨大的误会。这一点,我以前确实不够重视,总觉得看代码最可靠,其实未必

……

整个找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奇葩的坑我踩了不少,而且一开始确实比较沮丧,但是我不断告诉自己“面试不通过并不是技术不行,只是不匹配”, 可以放心去分析和复盘,继而探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盲区,把它们逐一变成“知道自己知道”的地盘。

结果就是,只要能戒掉“多愁善感”,那么坑踩得越多,心里越有底,面试的表现也就越好——这大概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失望中挣扎,过了某个点之后,offer就纷至沓来了,最后选择那个让自己满意甚至超出期望的,并不是难事。

我当然知道,有许多人的技术水平远比我好,或者运气远比我好,所以找工作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周折——这是差距,得服气。同时我也看到,还有许多人仍然在“找工作”中挣扎,有时候甚至功败垂成,结果或者是“假装去上班”,或者陷在“千万次的问”当中,或者干脆心灰意冷,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这样的画面,着实让人惋惜。

而这些年的生活让我明白,一个人光有“上进心”是不会幸福的,因为往上攀爬永远没有终点。相反,定期向四周看看,看看那些状况尚且不如自己的人,给他们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反而可能收获更大的成就感。

所以我写了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对那些还在挣扎的朋友说,这个阶段或许会艰难,而且很艰难,或许,努力把情绪束之高阁,尝试只依靠逻辑和理性,反而能更快达到想要的目的。

祝你好运。

Yurii

Share
Published by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育儿经验:家长需要和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家长应当和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我的答案曾经是非常肯定的:不应当。不要说儿童,就是成年人也不见得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儿童谈论这些名词,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做的是,以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方式谈论相关的具体问题,但绝对不要提这些大词。 不过世界的奇妙就在于,父母对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上,我就吃到了教训。 那是一个下午,家里小朋友在iPad上看完他最喜欢的Blippi(这个节目我之前介绍过,对80后父母来说,Blippi可以理解为“带你见识各种新鲜玩意的董浩叔叔”),忽然抬起头来问我:“爸爸,你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吗?” “什么?你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空气动力学”这种词还是上中学时,身为军迷的我们在《航空知识》上知道的。再往后英语好一些,能看原版科普视频了,才知道“空气动力学”的原文就是aerodynamics。可是,我家这个还没上小学的家伙,竟然就能真诚地瞪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 (more…)

5 months ago

忆孟繁超老师:他从来没有给我上过一堂正式的课,但我永远都是他的学生。

我本来是不应该认识孟老师的。 2001年,我在寝室夜谈里第一次听到孟老师的名字。当时有同学说“公共选修课的《法学概论》讲得真好,那个老师叫孟繁超”,开始我不怎么在意,慢慢才发现这么说的人还不少。那个年月网上的资料正丰富,出版管制也不那么严格,刚进大学不久的我正自由自在地看得过瘾,心想“大学里的法学概论讲再好,能讲些什么,还不是教科书上老一套”,所以这种课,不听也罢。 但生活就在这么奇妙。那年冬天,有天中午我吃过饭正准备午睡,忽然有人敲门问“计算机系有位叫余晟的同学在这里吗?”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我正好奇这个问题,门一推开就有同学喊“孟老师,孟老师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孟老师,中年人,国字脸,身材高大,打扮很精神,披在身后的深色大衣让我一下子想起电影里的斗篷。他笑眯眯地说“你是余晟?听同学说你搞电脑很厉害,我家的电脑坏了,想请你去看看。” (more…)

5 months ago

“历史照进现实”,这似乎不太现实

中国人大概都对历史有一些特别的偏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历史首先是文化的象征,一个人“懂历史”,基本等于这个人“有文化”;历史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哪怕考古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五千年文明”的说法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 不过等我长大之后才发现,这种偏好大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历史看起来有种道德的意味,因为我们从小就熟悉“以史为鉴”的智慧,也熟悉各种“历史的选择”:每当我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困惑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历史——而不是先贤的智慧中——中寻找解答。找到曾经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就可以预言未来的结局。 于是乎,失望也好、困惑也罢,总归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总会给我们支撑的信念。 我曾经很相信,熟谙历史是种智慧,而且是深层次的智慧。但是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就越觉得,这很难称之为“智慧”。 为什么? (more…)

5 months ago

无人出租车,是技术进步的一粒灰,还是普通人头上的一座山?

“无人出租车要来了”。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出租车,眼看就要在国内多个城市成规模运营。 熟悉IT的人都知道,IT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大规模扩展时边际成本极低”。在软件时代,微软开发的Windows,多卖一份的成本只是多刻录一张光盘而已。在无人驾驶时代,从10辆车到10万辆车的成本,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换句话说,一旦模式“跑通”了,就可以迅速大规模铺开。无人出租车的大规模应用,也是“指日可待”了。 只不过,新技术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反而引起了很多争议——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推广,会不会影响广大出租车、网约车车主的收入甚至生计?如果是,这样的技术进步,真的是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相差迥异的答案。 按照我的观察,许多人对此是相当乐观的。理由在于,“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虽然有阵痛,最终都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既如此,无人出租车短期“看似”抢了许多人的饭碗,但也只是短期的“阵痛”而已。看看历史,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汽车的诞生,无不证明了“阵痛说”的正确性。 坦白说,这种观点我是怀疑的。 (more…)

5 months ago

回国感受: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因为小朋友放暑假,近期带小朋友回国待了几个礼拜。最深的感受就是标题所说的: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我第一次突出意识到这点,是在上海下飞机乘地铁。当时我们乘的直梯就要关门,远远看见有个年轻小伙子跑过来,我连忙按住开门按钮,并招呼他”别着急,慢慢来“,等他进了轿厢才关门。本来我以为大家起码会打个招呼,露个笑脸,因为我已经习惯如此,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进来之后对我们完全视若不见,自顾自掏出手机,盯着看得入迷。 我继而发现,不管是在电梯里,站台上,还是车厢里,虽然四下里都是广播”请扶好站稳,抓好扶手,不要看手机“,但是似乎人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年轻人在打手机游戏,年纪大一点的在滑各种小视频,还有不少人在聊天软件里打字如飞……对着屏幕的表情都很生动,可是一旦抬起头来,似乎马上又换了个人。 后来又有一次,我乘地铁的时候,因为比较拥挤,一个小伙子倒退时踩了我一脚,他大概意识到了,很快把脚挪开,脸上闪过一丝不安,马上又恢复正常,我也没有计较。不幸的是,过了十来分钟,他又踩了我一脚,同样是先有一点不安,很快又恢复正常。 这次我忍不了了,于是我开口告诉他:“小伙子,你已经踩了我两脚了。” (more…)

5 months ago

First name, last name, middle name,浅谈外国人名

前几天,国内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原来是乌克兰F-16坠落,飞行员丧生的新闻。我本来以为他要讨论此事的真假和原委,他真正的问题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新闻里说,飞行员叫阿列克谢·“月鱼”·梅斯,对应原文是Alexei “Moonfish” Mes,为什么会有人把“月鱼”写在自己的名字里,而且还打引号。 之前看新闻,乌克兰还有一个著名的飞行员叫安德烈·“果汁”·皮尔希科夫(Andrii “Juice” Pishchykov),怎么“果汁”也是正式的名字? 未必Moonfish和Juice之类,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这堆问题看的我有点想笑,因为自己以前也很苦恼外国人的名字,只有在国外长期生活,才逐渐搞清楚这其中的名堂。所以,除了解答朋友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解释写下来,搞清楚两个最不容易理解的点,就不会对外国人名有那么多问题了。 (more…)

5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