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写作于2022年8月23日。
几个月前我写了《在德国,感受俄乌战争》,有不少朋友感兴趣,还希望我继续补充。今天写点后续。
上一篇里我写了,因为大量乌克兰难民的涌入,本地出现了各种民间组织前往积极响应,身处求助群里看着层出不穷的求助和响应信息,一面对世界感到悲观,一面对人性感到乐观。
以前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总觉得结尾处的情节有些做作。辛德勒后悔说,如果自己不保留那根胸针,又可以多拯救几个人,不留念某件首饰,又可以多拯救几个人……当时我想,你想多救几个人就多救几个人,这不就好了嘛,为何还要事后来演这一出?
在求助群里呆了几天之后,我忽然理解了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这样安排的合理性,辛德勒只有在身处自己所拯救的犹太人中间,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只有在亲眼见证受难者的情况,破碎的希望、鲜活的苦难、绝望的哀号,所有这些生动摆在面前的时候,你马上就会懂得,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值得重视,每多帮助一个人,都可算是伟大的功绩。
这样的经历,大概是难得的人生体验。不过,也只要体验一次,就已经足够。
在这种体验之后,就是人性的乐观。
据我统计,平均每个我联系的难民,都能从七八位甚至十多位德国人那里得到帮助的意愿。通常来说,德国人,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比较可能有多余空间),一方面比较爱干净、讲究整洁,另一方面在外人尤其是成年人到自家来这回事上是比较谨慎的。前些年阿拉伯的一波难民潮主要靠的还是政府提供的难民营,但这一次,无数的德国家庭敞开了胸怀,乌克兰难民反而要靠“抢”才能接到自己家里。
当然,上面说的还是前几个月的事情。最近几个月情况又有所变化,在本地已经没有太多乌克兰难民了。原因不是逃出来的人少了,而是不少乌克兰难民已经回国去了。
说起来,乌克兰人也比较有特点。在战前,我就遇到过不少乌克兰人,街上卖艺的很多是乌克兰人,打工的也有不少是乌克兰人。后来我才知道,欧盟国家对乌克兰的签证政策比较友好,在许多国家,不需要特意申请工作签证就能留下来几个月到一年,到期之后需要重新入境即可。不过,因为欧洲大陆火车通行无阻,许多人就乘火车回趟家,呆几天再出来,其实并不碍事。
而且接触多了,发现乌克兰人很多虽然也说俄语,但和俄罗斯人的区别还是挺明显。一般来说,乌克兰人比较乐观外向随和,容易开玩笑,相比之下,俄罗斯人比较抱团,喜欢自己人聚在一起,也更严肃些,开玩笑之前要多几分小心。
最近几个月的观察让我发现了另一点不同,就是乌克兰人比较热爱故土。哪怕起了战端,只要局势稍微平静一点,就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男人尤其如此。战争爆发之后,因为乌克兰法律限制,只有男孩和六十岁以上的老年男子可以出境,但最近我发现,老爷爷们纷纷都回去了,留下的一般是妈妈带着孩子。
也不必担心小孩在德国受教育的问题,一方面德国政府为乌克兰难民提供了非常厚道的居留许可,另一方面,“保证适龄小孩能上学,无论他是什么身份”是德国政府不可逃避的责任。只要能留下来,愿意留下来,都在德国的免费义务教育范围覆盖之内。
而且,不少乌克兰人大概之前就心向欧洲,所以从年轻人开始,下一代的英语教育基本是默认选项。考虑到英语和德语的相似性,以及儿童学习语言的速度,完全不必为这些孩子的语言担心,更不用说,许多乌克兰小孩甚至早早选了德语或者法语作为第二外语。
另一方面,欧盟国家的小朋友似乎对乌克兰来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和热情。网络上有不少视频,显示孩子们热烈欢迎第一天到来的乌克兰新同学。聊天时,一个德国朋友说,战争的创伤对大人和孩子是截然不同的,对孩子可能是一辈子的恐惧,所以最好的安排是像电影《美丽人生》那样,让孩子以为这就是一段冒险奇遇。我不知道小朋友们是不是有这么复杂的心思,但是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最终的结果似乎是差不多的,这就够了。
除了这些大而化之的方面,我也有一些现身说法。因为之前参与救助过的几位乌克兰朋友仍然和我保持着联系。闲聊间,他们给我发自己身边最新的动态,也回答了我的一些疑问。
本来他就是个喜剧演员嘛,演电视剧的时候我还挺喜欢他,觉得他演得挺好。后来不知怎么他竟然去从政了,还参选总统,我觉得这简直是瞎搞,所以我就没投他的票。但是战争刚爆发的时候,我们人心惶惶,都不知道要怎么办,许多官员都想逃跑。可是泽连斯基一直坚守在基辅,并且不断发表电视讲话,真是振奋了大家的士气。所以我对他的看法也改变了,目前来看我觉得他干得还不错,不然我们早就亡国了……
关于与俄罗斯的历史联系,乌克兰朋友说:
没错,我们历史上是有很紧密联系的。但是越往后,大家越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就拿腐败问题来说吧,坦白说,我们国家的腐败是挺严重的,不过似乎只有欧盟在意这一点,之前不让我们进入欧盟和北约,也有部分原因是认为我们腐败,还不够格。所以,虽然我们和俄罗斯人长得很像,文化和生活习惯也很像,但我们的价值观还是更偏向欧洲。大家必须直面未来,历史不能成为未来的包袱……
必须承认,我对俄罗斯的第一手经验要少得多,主要还是来自之前读过的若干书籍。其实生活中也不是没有机会遇到俄罗斯人,甚至俄裔人口在德国有相当的比重,不过就像我之前说的,俄罗斯人似乎很抱团,有自己的社群,比较少跟外人交流。
所以,我对于俄罗斯方面的了解,主要只能来自媒体,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国外的俄罗斯人,许多也很爱国,他们会组织公开的游行,支持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根据媒体报道,德国的多个城市都发生了这样的游行。
第二件事是,战争开始之后,许多俄罗斯专业人才开始前往欧洲。战前他们许多人就持有长期的申根签证,所以前往欧洲并不是难事,其他人也忙不迭申请签证。目前主要的麻烦是俄罗斯与欧盟互相关闭领空,所以只能由陆路前往。作为与俄罗斯接壤的欧盟国家,即便已经放弃多年的中立政策申请加入北约,芬兰仍然是许多俄罗斯人的首选。据媒体报道,芬兰已经不堪重负,宣布从9月开始将每天审批的俄罗斯人入境签证数量缩减到之前的10%。
当然,这都是宏观方面的观察,微观方面的也有,但数量太少只能作为个例,不能确认其普遍性。比如我的邻居就是俄罗斯来的,带着三个小孩的单亲妈妈,在小学当物理老师,已经来德国二十年,德语说得纯熟无比,家里也是以德语为主,俄语为辅。不过我确信,她仍然是热爱俄罗斯的,因为她一直没有申请德国国籍,仍然拿的俄罗斯护照。
平时我们两家的关系很好,做了特色食品记得给对方分享,小朋友也经常串门去玩,甚至我有时周末要带两家的孩子出去玩,方便她专心备课。
您为什么这么担心呢?担心我的立场和政府的立场吗?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政府只是我们选出来的,约定让他们履行几年的职责而已。我有自己的良知,完全不需要事事跟政府站在一起。政府做的对的我就支持,做的不对的我就不支持……这应该是现代社会的常识呀。
我也希望像你们一样去救助乌克兰难民,他们真的很可怜。但是我没办法像你们那样,把自己的房子注册了提供给难民住宿。第一我自己带着孩子生活,又只有一个卫生间,再来外人本来也不方便,第二就算我愿意收留,乌克兰人住在俄罗斯人家里,大家都有点不自在。
我现在遇到最大的困扰是无法和在国内(俄罗斯)的亲戚沟通。有时候我把看到的新闻转发给他们,他们马上就回复说“你是被西方媒体洗脑了,这些都是假新闻”。而他们转发给我的新闻,我也认为是假新闻。我只能说,现代宣传攻势太猛烈了,普通人的认知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严重的偏差。
比起战况到底如何,其实我更关心在国内的家人。养老金已经冻结好几年了,今年又说还要继续冻结。不管支持还是反对战争,其实主要都是大城市那些人的事。你看看新闻就知道,上战场的士兵主要都是来自偏远地区,像我们西伯利亚这种地方的年轻人,赶上这事就只能说是命运的安排了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我后来在想,她这样的,到底算怎样的俄罗斯人呢?我没有答案,但我觉得她内心深处一定还是爱国的,因为来德国这么多年,她一直没有入籍,仍然拿的是俄罗斯的护照。
这几个月来,德国可算处在争议的浪尖。无论是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还是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以及德国飞涨的物价,都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先从对乌克兰的援助说起。德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遭到了大量的诟病,主要指责集中在德国提供的援助太少、质量太差、速度太慢。
关于这个问题,我问过不少德国朋友,许多人都觉得有点“委屈”。德国收留了大量乌克兰难民,提供了相当厚道的福利待遇。德国也承诺为战后乌克兰的重建提供大量援助,只是没有被大肆宣传,当然宣传了也不会有武器装备那样的高光待遇。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我认识的乌克兰民众对德国的态度还是相当友好、充满感激的,这一点让德国朋友非常满意。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绝大多数德国人不赞成境内俄罗斯人大张旗鼓“挺战”的做法,但也不会前去破坏,“游行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如果因为自己不喜欢而去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这样的国家就不是正常的国家”。
然后说物价。最近几个月的物价上涨幅度堪称疯狂,德国朋友都说是“两德合并以来从没见过”。德国的物价长期保持稳定,所以涨价的感觉更加凌厉。
且举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常喝的一升装巴氏奶,从0.72欧元涨价到1.09欧元;冷冻的半成品披萨,从2.99欧元涨价到3.59欧元;一公斤的大米,从1.99欧元涨价到2.39欧元……可以说,食品普遍涨价20%到30%,越是以前便宜的商品涨幅越大,结果反而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就是以前“相对贵”的产品反而“相对不那么贵”了。
此外还有油价,95号汽油一度涨价到每升超过2欧元,因为民众怨声载道,政府临时取消了每升0.3欧元的燃油税,目前也只回落到1.8欧元左右。回想去年,油价还停留在每升1.4欧元左右,甚至1.2欧元的油我也加过。
这里还想说句题外话,许多人的世界观似乎简单到了只有“中国/外国”两分法,所以谈论“外国”的时候就会列举美国油价低、德国教育免费、日本工匠精神等等,总之是把各国最好的凑成“外国”来比较,这是很不公平的。稍微多了解下就知道,美国油价低但犯罪率高也没有全民医保,德国教育免费但油价高收入也相对低,日本有高额农业补贴、老龄化问题也很严重……比较应该在同类对象间进行,这是基本原则。
回到正题,经过这一波凶猛的涨价,普通德国家庭的日常消费支出大概要增加30%甚至50%。对于德国这种低收入高福利国家,这种涨幅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高福利并不覆盖日常生活支出,而一般家庭的收支之间并没有太多余量可以调剂。
为了抵消这些影响,德国政府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提供每月9欧元的城市交通票和火车票,再比如给所有在职劳动者统一发放300欧元的能源补贴,给每个孩子多发放100欧元的额外奖金……总的来说,聊胜于无,算是在暴雨之中难得的一点安慰。
再说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最近几个月大家忽然发现,长期以来德国引以为傲的许多经济——尤其是化工、矿产、机械制造等行业——都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在能源价格暴涨的局势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减产甚至外迁,由此造成的阴影还在不断扩大。
德国为什么会如此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以致落到今天这般田地?我读了些书,发现这并不是某个政客的偏执,而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作为战败国、侵略国,在面对被侵略国和战胜国时,长期“抬不起头”来。最典型的如面对以色列,哪怕以色列对德国的历史有“过分”的纠缠,德国也没什么底气争辩。同样,在波兰指责德国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对犹太人群体的罪行,以致忽视了对其它国家的罪孽”时,德国也没有底气去争辩。
在众多战胜国中,苏联是比较独特的存在。一方面它是战胜国,对它的诉求不能等闲视之,另一方面冷战中它又与德国(西德)处在不同阵营,冷战的形势要求德国稳定站队,与苏联隔绝往来。
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德的领导者提出了“东向政治(Ostpolitik)”的想法,即主动接触苏联,建立经济联系。恰好,苏联此时也急于从西方阵营中找到突破口,出口资源换取技术、装备和外汇。所以双方一拍即合,苏联通过中央调度机制,把产自乌克兰天然气田的大量天然气直接输送到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国家(作为对乌克兰的补偿,苏联也为乌克兰建造了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名列其中)。
“东向政治”一直持续,并延续到德国统一之后,迄今已经四五十年,成了德国政治的传统。德国的领导者以此为共识,这些年来也一直为此自豪,认为这是名副其实的“双赢”,德国从中获取了廉价的能源,也通过经济贸易往来保持了与苏联(俄罗斯)的接触,约束了对方不要铤而走险——你看,俄罗斯其实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嘛。
如果我们回顾今天成为焦点中焦点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之前的新闻就会发现,在很长的时间里,德国几乎是“一意孤行”,完全无视欧洲其它国家对安全的警告和明确反对,力挺这个项目。更何况,俄罗斯也三番五次表示“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北溪2号”只应当从经济方面考虑,不应当掺杂任何政治因素。
没想到,区区几个月时间,世界就大不相同,德国经济也因此落到了如此麻烦的境地。最新的新闻是,德国为了解决天然气供应问题,保障民生,不得不紧急四处求购天然气。
今年3月,德国与卡塔尔签订了一项长期的供气协议。德国本届执政联盟中的绿党曾经因为人权问题号称要抵制卡塔尔世界杯,但是此刻,面对卡塔尔开出的苛刻条件,德国完全无能为力,只有全盘应承下来……
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常常发现,似乎普通人都能轻易找出“脉络”,甚至概括“规律”。关于德国今天已经暴露的困境,以及尚未暴露的潜在风险,都已经有无数人做了无数的描绘和分析,也“深挖”了各种原因。不过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一种错觉。因为真正身处历史之中时,哪怕是智者,也常常被千头万绪蒙蔽了双眼,甚至被之前缺乏理性的惯例推着走,却丝毫觉察不到蕴藏的风险。
即便是简单清楚的事实,大家在看待和解读的时候,也会基于自己之前的经验,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给它笼罩上一层主观的面纱——德国长期以来让自己相信“保持经济接触就不会掀桌子”,当然是典型的例子。
但是,也不只有德国人如此“愚蠢”。如果你记性不差,大概不会忘记前些年不少人嚷嚷“贸易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有贸易在,关系就不可能差到哪里去”,言犹在耳,世界却已截然不同。
本次就说这么多。祝愿有耐心读完本文的各位,即便面前是惊涛骇浪,也能找到安稳的容身之所。
From Life Sailor, post 在德国,感受俄乌战争(之二)
家长应当和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我的答案曾经是非常肯定的:不应当。不要说儿童,就是成年人也不见得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儿童谈论这些名词,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做的是,以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方式谈论相关的具体问题,但绝对不要提这些大词。 不过世界的奇妙就在于,父母对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上,我就吃到了教训。 那是一个下午,家里小朋友在iPad上看完他最喜欢的Blippi(这个节目我之前介绍过,对80后父母来说,Blippi可以理解为“带你见识各种新鲜玩意的董浩叔叔”),忽然抬起头来问我:“爸爸,你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吗?” “什么?你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空气动力学”这种词还是上中学时,身为军迷的我们在《航空知识》上知道的。再往后英语好一些,能看原版科普视频了,才知道“空气动力学”的原文就是aerodynamics。可是,我家这个还没上小学的家伙,竟然就能真诚地瞪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 (more…)
我本来是不应该认识孟老师的。 2001年,我在寝室夜谈里第一次听到孟老师的名字。当时有同学说“公共选修课的《法学概论》讲得真好,那个老师叫孟繁超”,开始我不怎么在意,慢慢才发现这么说的人还不少。那个年月网上的资料正丰富,出版管制也不那么严格,刚进大学不久的我正自由自在地看得过瘾,心想“大学里的法学概论讲再好,能讲些什么,还不是教科书上老一套”,所以这种课,不听也罢。 但生活就在这么奇妙。那年冬天,有天中午我吃过饭正准备午睡,忽然有人敲门问“计算机系有位叫余晟的同学在这里吗?”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我正好奇这个问题,门一推开就有同学喊“孟老师,孟老师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孟老师,中年人,国字脸,身材高大,打扮很精神,披在身后的深色大衣让我一下子想起电影里的斗篷。他笑眯眯地说“你是余晟?听同学说你搞电脑很厉害,我家的电脑坏了,想请你去看看。” (more…)
中国人大概都对历史有一些特别的偏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历史首先是文化的象征,一个人“懂历史”,基本等于这个人“有文化”;历史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哪怕考古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五千年文明”的说法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 不过等我长大之后才发现,这种偏好大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历史看起来有种道德的意味,因为我们从小就熟悉“以史为鉴”的智慧,也熟悉各种“历史的选择”:每当我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困惑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历史——而不是先贤的智慧中——中寻找解答。找到曾经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就可以预言未来的结局。 于是乎,失望也好、困惑也罢,总归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总会给我们支撑的信念。 我曾经很相信,熟谙历史是种智慧,而且是深层次的智慧。但是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就越觉得,这很难称之为“智慧”。 为什么? (more…)
“无人出租车要来了”。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出租车,眼看就要在国内多个城市成规模运营。 熟悉IT的人都知道,IT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大规模扩展时边际成本极低”。在软件时代,微软开发的Windows,多卖一份的成本只是多刻录一张光盘而已。在无人驾驶时代,从10辆车到10万辆车的成本,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换句话说,一旦模式“跑通”了,就可以迅速大规模铺开。无人出租车的大规模应用,也是“指日可待”了。 只不过,新技术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反而引起了很多争议——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推广,会不会影响广大出租车、网约车车主的收入甚至生计?如果是,这样的技术进步,真的是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相差迥异的答案。 按照我的观察,许多人对此是相当乐观的。理由在于,“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虽然有阵痛,最终都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既如此,无人出租车短期“看似”抢了许多人的饭碗,但也只是短期的“阵痛”而已。看看历史,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汽车的诞生,无不证明了“阵痛说”的正确性。 坦白说,这种观点我是怀疑的。 (more…)
因为小朋友放暑假,近期带小朋友回国待了几个礼拜。最深的感受就是标题所说的: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我第一次突出意识到这点,是在上海下飞机乘地铁。当时我们乘的直梯就要关门,远远看见有个年轻小伙子跑过来,我连忙按住开门按钮,并招呼他”别着急,慢慢来“,等他进了轿厢才关门。本来我以为大家起码会打个招呼,露个笑脸,因为我已经习惯如此,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进来之后对我们完全视若不见,自顾自掏出手机,盯着看得入迷。 我继而发现,不管是在电梯里,站台上,还是车厢里,虽然四下里都是广播”请扶好站稳,抓好扶手,不要看手机“,但是似乎人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年轻人在打手机游戏,年纪大一点的在滑各种小视频,还有不少人在聊天软件里打字如飞……对着屏幕的表情都很生动,可是一旦抬起头来,似乎马上又换了个人。 后来又有一次,我乘地铁的时候,因为比较拥挤,一个小伙子倒退时踩了我一脚,他大概意识到了,很快把脚挪开,脸上闪过一丝不安,马上又恢复正常,我也没有计较。不幸的是,过了十来分钟,他又踩了我一脚,同样是先有一点不安,很快又恢复正常。 这次我忍不了了,于是我开口告诉他:“小伙子,你已经踩了我两脚了。” (more…)
前几天,国内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原来是乌克兰F-16坠落,飞行员丧生的新闻。我本来以为他要讨论此事的真假和原委,他真正的问题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新闻里说,飞行员叫阿列克谢·“月鱼”·梅斯,对应原文是Alexei “Moonfish” Mes,为什么会有人把“月鱼”写在自己的名字里,而且还打引号。 之前看新闻,乌克兰还有一个著名的飞行员叫安德烈·“果汁”·皮尔希科夫(Andrii “Juice” Pishchykov),怎么“果汁”也是正式的名字? 未必Moonfish和Juice之类,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这堆问题看的我有点想笑,因为自己以前也很苦恼外国人的名字,只有在国外长期生活,才逐渐搞清楚这其中的名堂。所以,除了解答朋友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解释写下来,搞清楚两个最不容易理解的点,就不会对外国人名有那么多问题了。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