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开育儿的困惑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开育儿的困惑


我现在喜欢看Youtube上的科普节目,家里的小朋友在旁边跟着我看,也乐在其中。因为我以前读中小学时也曾是军迷,按照推荐算法,现在也经常可以看到与二战、纳粹有关的科普节目。

看多了,他忽然发现有点不对。在他的认知里,德国生活的感觉是很好的,总的来说环境不错,秩序井然,人也友好。可是,为什么德国历史上发生过那么多悲惨的故事?为什么德国人犯过那么多骇人的暴行?今天的德国和法国、英国、美国关系都还不错,但以前为什么又打过那么多你死我活的仗?

要给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解释清楚这一切,当然不是一回容易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残忍拒绝,让孩子的好奇心落空,显然又不是好的选择。

该怎么办呢?

我自觉比较幸运,因为我知道布痕瓦尔德(Buchenwald)集中营的故事。

二战中间,纳粹在如今的德国和波兰境内一共建立了一万五千多做集中营。在德国南部,主要集中在慕尼黑附近的达豪,在北部,它们集中在柏林附近的萨克森豪森,而在中部,则集中在小城魏玛附近的布痕瓦尔德。今天来看,布痕瓦尔德可以算是如今德国境内最大的集中营了。

二战末期,苏军解放了布痕瓦尔德集中营。二战之后,东德政府在原来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地为纳粹受难者建立了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彪炳战胜者的荣光,纪念为崇高事业献身的烈士,提示后人不要忘记其它国家/民族曾经对自己犯下的罪恶。

两德统一之后,曾经的“他们”变成了“我们”——在东德官方的叙事里,法西斯主义和资本主义即便不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沆瀣一气的。布痕瓦尔德纪念馆原有的叙事自然也面临尴尬,如果“他们”的作为是不正义的,“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如何解释现实呢?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或者“一招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直接把是非标准颠倒过来,宣告“之前你们都被骗了,现在必须改弦更张,要知道我说的才是对的”……

但是,接手布痕瓦尔德纪念馆的学者和官员们并不打算这么作。

对他们来说,纪念馆的主旨应当有更深刻的意义,不再是通过展览“历史”,塑造游客的知识,激发游客的感情,而是帮助游客去思考当年这样的惨剧为何会发生,去理解今天捍卫人性对于文明社会有多么重要。

在他们看来,对待纪念馆的游客,不应该像对待运动员一样,发一身红色或蓝色的队服,告诉他“相同颜色的就是队友,去爱吧;不同颜色的就是敌人,去恨吧”,而是应当让人思考,人类社会是如何演变成你死我活的竞技场的,以及在演变为竞技场之外,是否还有其它的可能?

按照布痕瓦尔德纪念馆基金会主席Volker Knigge的说法,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教育不再强调“历史记忆”,而是着力于促进大家通过讨论,学习如何反思历史的错误,并进一步思考,文明社会如何才能稳定运行。

纪念馆通过对访客的追踪发现,如果一味强调“历史记忆”,而忽略了讨论和思考,即便在纪念馆获得了知识,也是饱含强烈感情的“知识”,或者干脆就是情绪。大家都知道,情绪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容易成为各种野心操弄的对象,在今天尤其如此。

布痕瓦尔德纪念馆的官方网站

所以,今天的布痕瓦尔德纪念馆并不希望给游客提供情绪、情感,而是鼓励大家展开自己的探索,深化自己对历史悲剧的思考,学会从知识论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当年的加害者与受害者,明白这种悲剧发生的原因,进而对自己所处的现实有更多层次的认知,而不是被无法化解的历史恩怨所统摄,或者陷入愤怒,或者陷入畏惧。

实际上,面对历史,采取注重思考而不是记忆的态度,并不是布痕瓦尔德纪念馆的独创,根据我与德国朋友聊天的经历,这大概是普遍的做法。实际做起来,它包含几个具体的方面:

首先,不避讳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如果讨论的目的是深化认识、达成共识,那么事实是一切讨论的基础。如果有充分的事实,各种哗众取宠、荒诞不经的观点,当然没有市场。今天如果有人出来否认当年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不说触犯了德国法律,起码在事实上就已经不值一驳:关于大屠杀的历史证据实在太多了,它们可以互相验证,如同众星拱月一样,支撑着今天大多数人对于“大屠杀”的认知,远不是“你一直被骗了”或者“99%的人不知道”这样耸动的标题可以否认。

其次,各种观点都可以得到呈现。

基于同样的事实,当然会有不同的观点,甚至是荒诞不经、让人啼笑皆非的观点,这都是自然现象。然而,人类文明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如果各种观点可以互相碰撞、交锋,长期来看,最终胜出的总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那些观点。

而且,恰恰因为有这些讨论、碰撞的记录,各种荒诞不敬的观点才不会被重复提出来——因为它们早已经被驳倒了。相反,哪怕是“正确”的观点,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磨砺,才能越来越站得住脚,越来越被人所接受。

最后,面对历史,保持理解和同情。

从今天向前看,我们不能要求前人全知全能,有今天的知识、视野、觉悟。相反,今天的人反倒是要有足够多的知识,才能复原前人的处境。比如“当年为何那么多人会投票给希特勒”,绝不是“当时的人都太蠢了”或者“德意志民族就有这个宿命”能解释,而是有复杂的政治、文化、经济、心理因素。耐心去了解这些因素,才能真正理解悲剧形成的来龙去脉。不要苛责前人,对历史多几分耐心,就能对当下多几分谨慎。

我当然知道,有人对这种思考嗤之以鼻。我不只一次听到过这样的言论:“德国人反思二战,反思个屁!看看这个国家在今天俄乌战争中的表现,就知道他们根本没反思!”

坦白说,我也与许多德国朋友聊过这个话题。了解这些谈话,就知道在“反思个屁”这样“痛快”的结论之外,其实还有许多侧面:

关于能源危机,德国政客几十年来引以为豪的“东向政治”失败了,一厢情愿地相信俄罗斯不会用能源作为武器,终于等来了泡沫破灭的这一刻。“没办法,今天要为历史上几十年的错误埋单,这是个沉痛的教训”。这个观点,是有事实支撑的。

同时,大家也不认为默克尔2008年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是“昏聩”。毕竟,当时乌克兰自己的民调都显示,民众并没有那么迫切的意愿。2021年8月,默克尔在卸任之前最后一次访问乌克兰,还获得了基辅颁发的“自由勋章”。这个观点,也是有事实支撑的。

今天,德国虽然面对通货膨胀、能源供应紧缺等等困境,但仍然有大多数民众选择“为了支持乌克兰,我们过一点苦日子不要紧”,因为这被视为一种道德义务(而且德国政府确实为吸纳乌克兰难民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虽然它们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不值得拿到媒体上吹嘘)。今天,支持这一观点的民众比例还在不断增加。这一点,同样是有事实支撑的。

此外,不那么“好回答”的问题,也可以坦然找到答案。

为什么德国境内的俄罗斯人大多“爱国心切”?大家都明白,人的观点强烈受到他接收信息的影响,“人在德国,手机上阅读的信息却大量来自母国”的结果,多半就是如此。

如何看待那些要求“置身事外,管好自己福利”的示威游行?大家普遍承认,持这样观点的人就是存在,也有游行示威的权利。但是,“如果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就因此取消不同观点持有者的合法权利,很可能导致历史悲剧重演,大家的合法权利都得不到保障”。

总的来说,大家谈得越多,能谈出的层次和视角也越多,给人的启发也越多,似乎与“德国对二战反思个屁”的判断相距十万八千里。我甚至因此想起历史上的那些战争,尽管在教科书上它们都有着雄辩的叙事和鲜明的逻辑,但我似乎理解了,身处其间的普通人,到底是怎样的感受,有怎样的无奈、困惑、恐惧。这正好印证了历史学家罗新老师的一个观点,“读历史并不能帮我们理解当下,反而是经历了当下,能更深刻地理解历史”。

回到本文最开头,在了解了布痕瓦尔德纪念馆的故事之后,在与德国朋友多次深聊过历史之后,面对小朋友关于历史的疑问,我不再感到棘手和难堪。因为我知道,棘手和难堪,都是因为在知识和心理上无法直面过去,而保持自然、理性、包容的态度克服这棘手和难堪,是我们都必须完成的功课。

所以面对他关于历史的疑问,我不再避讳某些话题,哪怕是自己的过错,只不过我会选择适合孩子的表述,我也不着急臧否他的观点,而是鼓励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我讨论,多幼稚都无所谓。

最终的结果就是,有天他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他明白了,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以前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就像爸爸你告诉我的,你小时候犯过的各种错误一样”。然后,他笑着补充说:“等我长大了,一定不会犯你那么多错误”。

我永远记得,他说这话时,幼稚但满怀信心的表情。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育儿经验:家长需要和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家长应当和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我的答案曾经是非常肯定的:不应当。不要说儿童,就是成年人也不见得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儿童谈论这些名词,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做的是,以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方式谈论相关的具体问题,但绝对不要提这些大词。 不过世界的奇妙就在于,父母对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上,我就吃到了教训。 那是一个下午,家里小朋友在iPad上看完他最喜欢的Blippi(这个节目我之前介绍过,对80后父母来说,Blippi可以理解为“带你见识各种新鲜玩意的董浩叔叔”),忽然抬起头来问我:“爸爸,你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吗?” “什么?你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空气动力学”这种词还是上中学时,身为军迷的我们在《航空知识》上知道的。再往后英语好一些,能看原版科普视频了,才知道“空气动力学”的原文就是aerodynamics。可是,我家这个还没上小学的家伙,竟然就能真诚地瞪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 (more…)

3 months ago

忆孟繁超老师:他从来没有给我上过一堂正式的课,但我永远都是他的学生。

我本来是不应该认识孟老师的。 2001年,我在寝室夜谈里第一次听到孟老师的名字。当时有同学说“公共选修课的《法学概论》讲得真好,那个老师叫孟繁超”,开始我不怎么在意,慢慢才发现这么说的人还不少。那个年月网上的资料正丰富,出版管制也不那么严格,刚进大学不久的我正自由自在地看得过瘾,心想“大学里的法学概论讲再好,能讲些什么,还不是教科书上老一套”,所以这种课,不听也罢。 但生活就在这么奇妙。那年冬天,有天中午我吃过饭正准备午睡,忽然有人敲门问“计算机系有位叫余晟的同学在这里吗?”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我正好奇这个问题,门一推开就有同学喊“孟老师,孟老师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孟老师,中年人,国字脸,身材高大,打扮很精神,披在身后的深色大衣让我一下子想起电影里的斗篷。他笑眯眯地说“你是余晟?听同学说你搞电脑很厉害,我家的电脑坏了,想请你去看看。” (more…)

3 months ago

“历史照进现实”,这似乎不太现实

中国人大概都对历史有一些特别的偏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历史首先是文化的象征,一个人“懂历史”,基本等于这个人“有文化”;历史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哪怕考古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五千年文明”的说法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 不过等我长大之后才发现,这种偏好大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历史看起来有种道德的意味,因为我们从小就熟悉“以史为鉴”的智慧,也熟悉各种“历史的选择”:每当我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困惑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历史——而不是先贤的智慧中——中寻找解答。找到曾经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就可以预言未来的结局。 于是乎,失望也好、困惑也罢,总归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总会给我们支撑的信念。 我曾经很相信,熟谙历史是种智慧,而且是深层次的智慧。但是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就越觉得,这很难称之为“智慧”。 为什么? (more…)

3 months ago

无人出租车,是技术进步的一粒灰,还是普通人头上的一座山?

“无人出租车要来了”。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出租车,眼看就要在国内多个城市成规模运营。 熟悉IT的人都知道,IT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大规模扩展时边际成本极低”。在软件时代,微软开发的Windows,多卖一份的成本只是多刻录一张光盘而已。在无人驾驶时代,从10辆车到10万辆车的成本,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换句话说,一旦模式“跑通”了,就可以迅速大规模铺开。无人出租车的大规模应用,也是“指日可待”了。 只不过,新技术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反而引起了很多争议——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推广,会不会影响广大出租车、网约车车主的收入甚至生计?如果是,这样的技术进步,真的是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相差迥异的答案。 按照我的观察,许多人对此是相当乐观的。理由在于,“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虽然有阵痛,最终都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既如此,无人出租车短期“看似”抢了许多人的饭碗,但也只是短期的“阵痛”而已。看看历史,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汽车的诞生,无不证明了“阵痛说”的正确性。 坦白说,这种观点我是怀疑的。 (more…)

3 months ago

回国感受: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因为小朋友放暑假,近期带小朋友回国待了几个礼拜。最深的感受就是标题所说的: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我第一次突出意识到这点,是在上海下飞机乘地铁。当时我们乘的直梯就要关门,远远看见有个年轻小伙子跑过来,我连忙按住开门按钮,并招呼他”别着急,慢慢来“,等他进了轿厢才关门。本来我以为大家起码会打个招呼,露个笑脸,因为我已经习惯如此,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进来之后对我们完全视若不见,自顾自掏出手机,盯着看得入迷。 我继而发现,不管是在电梯里,站台上,还是车厢里,虽然四下里都是广播”请扶好站稳,抓好扶手,不要看手机“,但是似乎人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年轻人在打手机游戏,年纪大一点的在滑各种小视频,还有不少人在聊天软件里打字如飞……对着屏幕的表情都很生动,可是一旦抬起头来,似乎马上又换了个人。 后来又有一次,我乘地铁的时候,因为比较拥挤,一个小伙子倒退时踩了我一脚,他大概意识到了,很快把脚挪开,脸上闪过一丝不安,马上又恢复正常,我也没有计较。不幸的是,过了十来分钟,他又踩了我一脚,同样是先有一点不安,很快又恢复正常。 这次我忍不了了,于是我开口告诉他:“小伙子,你已经踩了我两脚了。” (more…)

3 months ago

First name, last name, middle name,浅谈外国人名

前几天,国内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原来是乌克兰F-16坠落,飞行员丧生的新闻。我本来以为他要讨论此事的真假和原委,他真正的问题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新闻里说,飞行员叫阿列克谢·“月鱼”·梅斯,对应原文是Alexei “Moonfish” Mes,为什么会有人把“月鱼”写在自己的名字里,而且还打引号。 之前看新闻,乌克兰还有一个著名的飞行员叫安德烈·“果汁”·皮尔希科夫(Andrii “Juice” Pishchykov),怎么“果汁”也是正式的名字? 未必Moonfish和Juice之类,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这堆问题看的我有点想笑,因为自己以前也很苦恼外国人的名字,只有在国外长期生活,才逐渐搞清楚这其中的名堂。所以,除了解答朋友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解释写下来,搞清楚两个最不容易理解的点,就不会对外国人名有那么多问题了。 (more…)

3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