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围观一场知识的“围剿”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围观一场知识的“围剿”


前些日子,朋友分享了一段文字。大意是: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天然适合感性思维,不适合理性思维。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猪肉,英文是pork,而中文是“猪肉”,等于“猪的肉”。中文的“猪肉”是“同义反复”,不能体现出“猪肉”是一个单独的概念,“当我们谈论猪肉的时候,一定指的是一块具体的肉,不能简单以‘猪的肉’来解释”。

再比如飞机,英文是plane,而中文是“飞机”,等于“会飞的机器”。然而会飞的机器有很多,还有飞艇、火箭、导弹等等,但是“会飞的机器”无疑忽略了飞机和其它飞行器的区别,所以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基于这几个例子,作者得出了结论,“中国人在研究社会现象、科学技术现象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构建出概念实体,所以中国人的学术研究无法获得实质性突破”。

言之凿凿,加上作者旁征博引,确实有几分道理。所以分享的朋友尽管有疑问,也不敢百分百确认,只是问“真的是那么回事嘛?”

我大概能理解不少朋友的感受。第一反应是不爽,怎么中国学术研究不尽如人意的原因“竟然是内嵌在母语里的”,似乎中文天然就低人一等。继而又发现,他举的这几个例子,似乎又确实站得住脚,说得过去,无论pork还是plane,中文里确实都没有对应的唯一概念,而是原有概念组合而成。

那么,难道我们真的必须承认,中文这种“组字成词”的做法,真的限制了大家的理性思维?

还好这世界上不只有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如果你还了解其它的语言,就很容易得到自己的结论。

就拿我最近一直在学的德语来说吧,恰好,“猪肉”和“飞机”在德语里也有相应的概念。

“猪肉”的德语是schweinefleisch,看起来长,其实也不难,schweine是“猪”,fleisch是“肉”,所以德语里的“猪肉”,正正也是“猪的肉”。与此类似,“牛肉”的德语是rindfleisch,rind是“牛”,fleisch还是“肉”,牛肉正正也是“牛的肉”。

“飞机”的德语是flugzeug,flug是“飞行”,zeug是“东西”。与此类似,flughafen是“飞行+港口”,所以是“飞机场”,fahrzeug是“驾驶+东西”,所以是“车辆”。

所以看起来,就“猪肉”和“飞机”两个例子而言,中文和英文不太像,倒是和德语很像。按照原文的逻辑,“猪肉=猪+肉”,“飞机=飞+机”的构词模式,体现的是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思维,会给学术研究造成严重的限制。可是你看德国的科学水平和学术素养,不说二战之前一度是世界的翘楚,就是如今也显然属于第一梯队呀。

如果我们了解更多一点,不只会几门语言,还懂得语言背后的历史,懂得一点词源学,就会发现,其实那几个例子中英文的所谓“独创概念”,也是无中生有。

英文的“猪肉”是pork而不是pigmeat,这确实没错,但pork并不是说英语的人为了指代“猪肉”而单独发明的词。相反,它来自法语古代的porc,更早一点,来自拉丁语porcus,意思就是“猪”。

英语中大量与吃有关的词汇其实都来自法语,更具体一点是来自1066年的诺曼征服,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征服了英格兰,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走向,施加了大量来自欧洲的影响。据今人分析,当年大量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地位都不高,所以动物的名称保留了下来,而贵族大多来自法国,他们只在餐桌上看到动物,所以“菜名”都来自法国。与pork类似的还有牛肉beef来自法语boeuf,羊肉mutton来自法语mouton。

甚至plane这个词,也与法语脱不了干系。今天大家说的plane,既可以指平面、平原,也可以指固定翼飞机,如果专指固定翼飞机,更合适的说法是airplane(美国或加拿大)或者aeroplane(英国)。无论是airplane还是aeroplane,源头都是法语的aéroplane。更细致分析,前面的air来自希腊语的“空气”,后面的plane来自希腊语的“漫游”。

所以,“英文会专门用pork指代猪肉,专门用plane指代飞机,体现理性思维的精确性”,也只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了解中文的变迁,就会知道,中文的“组字为词”并不是天生的做法。

我们都知道古文不好读,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古文里有很多我们“不知所云”的字。比如大家熟知的“五谷”,尽管到底是哪五谷还没有定论,但大家都同意,粟是小麦,菽是大豆。

从“粟”和“菽”上,恰恰体现了古代汉语的一个特点,就是主要以单字为词,为不同概念创造不同的字。所以《康熙字典》虽然有好几万个汉字,听起来很吓人,其中大部分却是单一用途,不会用于组词的。

长此积累,造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字越造越多,新字的用途却非常狭窄,价值逐渐降低;第二是中文一个字一个音节,可用的音节本身不多,不像西方语言可以用不同音节组词,在有限的音节空间里塞进越来越多的字,必然出现大量同音字,严重影响沟通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代尤其是五四之后,汉语借鉴欧洲语言和日语,大量以字组词创造新概念。所以今天常用的汉字虽然只有几千个,所承载文化的复杂程度却远远超过古人,这已经被证明是非常实用的做法。想象一下,如果今天大家仍然“祖宗之法”,为每一个新概念专门发明一个词(字),我们交流起来会是怎样的景象?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叹,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让每个人在满足自己日常的生理需求之外,还可以接触到远比古人丰富得多的世界。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充分的知识储备,足够严谨的逻辑思维,来应付这个丰富得多的世界。

于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不少人凭借蛛丝马迹、只言片语,就胆敢解读宏大话题,炮制各种所谓“历史规律”和“文明法则”。许多时候,这些拉大旗当虎皮、言之凿凿的说法,还颇能蒙骗不少人。

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谎言,识破这些诡辩?我能想到的只有一条出路,就是保持对知识的敬畏,多读书,读好书。

就像上文所述,无论是学过一点中英文之外的语言,还是懂得一点英文的发展历程,或者是知道一点中文的变迁过程(在此特别感谢推友“大老鼠”的提示),都能发现原作者的说法有多么不靠谱(或者反过来说,能体会到原作者的胆量有多大)。

如果不只是了解其中的一个方面,而是了解两个到三个方面,更是能对这种不靠谱的说法进行全面的“围剿”。这种“围剿”也恰恰证明,世界上的真知,尽管看起来五花八门,本质却是能互相联系、互相支撑、互相映证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知识体系,或许不那么完美,却有足够的韧性。

如果我们能静下心去学习,无论从哪个方面切入,最终都可以感知到这种韧性。而社交网络上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论断,往往只具备娱乐价值。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育儿经验:家长需要和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家长应当和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我的答案曾经是非常肯定的:不应当。不要说儿童,就是成年人也不见得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儿童谈论这些名词,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做的是,以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方式谈论相关的具体问题,但绝对不要提这些大词。 不过世界的奇妙就在于,父母对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上,我就吃到了教训。 那是一个下午,家里小朋友在iPad上看完他最喜欢的Blippi(这个节目我之前介绍过,对80后父母来说,Blippi可以理解为“带你见识各种新鲜玩意的董浩叔叔”),忽然抬起头来问我:“爸爸,你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吗?” “什么?你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空气动力学”这种词还是上中学时,身为军迷的我们在《航空知识》上知道的。再往后英语好一些,能看原版科普视频了,才知道“空气动力学”的原文就是aerodynamics。可是,我家这个还没上小学的家伙,竟然就能真诚地瞪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 (more…)

5 months ago

忆孟繁超老师:他从来没有给我上过一堂正式的课,但我永远都是他的学生。

我本来是不应该认识孟老师的。 2001年,我在寝室夜谈里第一次听到孟老师的名字。当时有同学说“公共选修课的《法学概论》讲得真好,那个老师叫孟繁超”,开始我不怎么在意,慢慢才发现这么说的人还不少。那个年月网上的资料正丰富,出版管制也不那么严格,刚进大学不久的我正自由自在地看得过瘾,心想“大学里的法学概论讲再好,能讲些什么,还不是教科书上老一套”,所以这种课,不听也罢。 但生活就在这么奇妙。那年冬天,有天中午我吃过饭正准备午睡,忽然有人敲门问“计算机系有位叫余晟的同学在这里吗?”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我正好奇这个问题,门一推开就有同学喊“孟老师,孟老师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孟老师,中年人,国字脸,身材高大,打扮很精神,披在身后的深色大衣让我一下子想起电影里的斗篷。他笑眯眯地说“你是余晟?听同学说你搞电脑很厉害,我家的电脑坏了,想请你去看看。” (more…)

5 months ago

“历史照进现实”,这似乎不太现实

中国人大概都对历史有一些特别的偏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历史首先是文化的象征,一个人“懂历史”,基本等于这个人“有文化”;历史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哪怕考古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五千年文明”的说法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 不过等我长大之后才发现,这种偏好大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历史看起来有种道德的意味,因为我们从小就熟悉“以史为鉴”的智慧,也熟悉各种“历史的选择”:每当我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困惑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历史——而不是先贤的智慧中——中寻找解答。找到曾经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就可以预言未来的结局。 于是乎,失望也好、困惑也罢,总归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总会给我们支撑的信念。 我曾经很相信,熟谙历史是种智慧,而且是深层次的智慧。但是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就越觉得,这很难称之为“智慧”。 为什么? (more…)

5 months ago

无人出租车,是技术进步的一粒灰,还是普通人头上的一座山?

“无人出租车要来了”。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出租车,眼看就要在国内多个城市成规模运营。 熟悉IT的人都知道,IT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大规模扩展时边际成本极低”。在软件时代,微软开发的Windows,多卖一份的成本只是多刻录一张光盘而已。在无人驾驶时代,从10辆车到10万辆车的成本,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换句话说,一旦模式“跑通”了,就可以迅速大规模铺开。无人出租车的大规模应用,也是“指日可待”了。 只不过,新技术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反而引起了很多争议——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推广,会不会影响广大出租车、网约车车主的收入甚至生计?如果是,这样的技术进步,真的是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相差迥异的答案。 按照我的观察,许多人对此是相当乐观的。理由在于,“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虽然有阵痛,最终都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既如此,无人出租车短期“看似”抢了许多人的饭碗,但也只是短期的“阵痛”而已。看看历史,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汽车的诞生,无不证明了“阵痛说”的正确性。 坦白说,这种观点我是怀疑的。 (more…)

5 months ago

回国感受: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因为小朋友放暑假,近期带小朋友回国待了几个礼拜。最深的感受就是标题所说的: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我第一次突出意识到这点,是在上海下飞机乘地铁。当时我们乘的直梯就要关门,远远看见有个年轻小伙子跑过来,我连忙按住开门按钮,并招呼他”别着急,慢慢来“,等他进了轿厢才关门。本来我以为大家起码会打个招呼,露个笑脸,因为我已经习惯如此,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进来之后对我们完全视若不见,自顾自掏出手机,盯着看得入迷。 我继而发现,不管是在电梯里,站台上,还是车厢里,虽然四下里都是广播”请扶好站稳,抓好扶手,不要看手机“,但是似乎人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年轻人在打手机游戏,年纪大一点的在滑各种小视频,还有不少人在聊天软件里打字如飞……对着屏幕的表情都很生动,可是一旦抬起头来,似乎马上又换了个人。 后来又有一次,我乘地铁的时候,因为比较拥挤,一个小伙子倒退时踩了我一脚,他大概意识到了,很快把脚挪开,脸上闪过一丝不安,马上又恢复正常,我也没有计较。不幸的是,过了十来分钟,他又踩了我一脚,同样是先有一点不安,很快又恢复正常。 这次我忍不了了,于是我开口告诉他:“小伙子,你已经踩了我两脚了。” (more…)

5 months ago

First name, last name, middle name,浅谈外国人名

前几天,国内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原来是乌克兰F-16坠落,飞行员丧生的新闻。我本来以为他要讨论此事的真假和原委,他真正的问题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新闻里说,飞行员叫阿列克谢·“月鱼”·梅斯,对应原文是Alexei “Moonfish” Mes,为什么会有人把“月鱼”写在自己的名字里,而且还打引号。 之前看新闻,乌克兰还有一个著名的飞行员叫安德烈·“果汁”·皮尔希科夫(Andrii “Juice” Pishchykov),怎么“果汁”也是正式的名字? 未必Moonfish和Juice之类,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这堆问题看的我有点想笑,因为自己以前也很苦恼外国人的名字,只有在国外长期生活,才逐渐搞清楚这其中的名堂。所以,除了解答朋友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解释写下来,搞清楚两个最不容易理解的点,就不会对外国人名有那么多问题了。 (more…)

5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