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首先祝福各位考生都考了好成绩,被心仪的高校录取。
今天我想谈的这个话题有点另类,不是关于“考上了”,而是关于“没考上”,不是关注各位“状元”,而是关注普通考生。但是我想,这个话题值得谈谈。尤其是在各路媒体都聚焦在状元和顶尖高校的时候,“普通”考生和家长内心的焦急、无奈、失落,不应当被忽略。
二十来年前,我们高考完同样很煎熬,只是那个年代985、211这样的标签尚且没有今天这么重要,地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也没有今天这么大。许多人读大学想的很单纯,就是“去省城”,或者“去远方看看”。所以我很长时间里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大学“只是211,而不是985”。我也没有意识到,我父母毕业的大学如今看来“竟然”都是985,也没有像许多人一样担心,父母985子女211是种“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还算有资格谈谈“没考上985、211该怎么办”。
我也理解,如今许多家长深陷“教育焦虑”。前段时间看了某家长总结自己“推娃”的经验,谈到之前孩子某些科目排名前40%尚且“自我感觉良好”,和其他小孩比较了才深感危机,又买学区房又上补习班,家长也作出了这牺牲那牺牲,终于排名到前5%才放心,反思之前都“浑浑噩噩”。
虽然许多家长从中看到了希望,但事情总是有多个侧面。随着经历的增加,我已经越发认识到,人的素质是多种能力的集合体,人类社会是复杂的综合体。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和同类比起来总有某些方面排不到5%。如果非要按照学校的等级来贴一个标签,那么注定有许多大学生被排除在“211”之外,有更多人被排除在“985”之外,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
如果整日在意这些差距,有些甚至是主观努力无法改变的差距,我们是很难过上幸福生活的。健康幸福的生活,应当有良好的心态面对这种“排不到前5%”,甚至是“排名就在后30%”的状态——这种良好的心态不是视而不见的佛系,也不是自暴自弃的消颓,而是正视现实但绝无自卑的从容。
要知道,世界很大,人生很长,保持良好的心态,你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状态和位置,这才是健康的生活。某种程度上,它类似汉姆雷特说的:“哪怕我身在果壳之中,仍能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我曾在火车上遇到过“不起眼”的工人,但他非常喜欢天文,谈起星系来头头是道,我以为这就是非常健康的生活心态。我也写过《拍飞奇遇记》,那个不参加补习班但对飞机和机场如数家珍的孩子,同样让我印象深刻。
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知道:如果你没有考上985,没有考上211,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无非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暂时落后了一步。尽管这个阶段很重要,但人生是一场长跑,而且是有许多岔路的长跑,后面还有更多的路程和选择,需要你挺过去,等着你赶上来。
前些年我面试过一个小伙子,是我这些年唯一见过的从技术实践到基础理论全部对答如流的候选人。他已经毕业五年,许多人毕业一两年,学校里的理论就全部忘光了,但是他明显不是背题背出来的“面霸”。更重要的是,他的毕业学校不是985,也不是211,但他的技术素养超过我面试过的许多985、211的毕业生。好奇之下,我问他是如何做到的,是不是有世外高人指点?他的答案很简单:毕业之后工作了才感到知识的重要性,于是自己花时间补课学的。
所以相信我,后面有的是机会。
当然,“没有考上211,985,后面还有机会”并不意味着大学时代就无事可干,只能消极等待后面的机会。按照我的经验,不管你在哪所大学,下面这些事情都是值得做的。
第一、不可以懒
世界上的困难有很多,“懒”是很特别的一类。它很普遍,危害很大,但又不是不可克服的。古代许多职业都是以使徒制传袭下来,许多师父在收徒弟之前尤其强调“年轻人不可以懒,一懒百事休”。
大学与高中的很大不同在于,大学之前客观的学习压力很大,来自四面八方,考试不及格更是天大的问题。而在大学,学习更多靠自律自觉,即便挂科,你自己以为无所谓,往往也就无所谓,所以许多人平时“懒得学习”,最后才发现挂科太多无法毕业,这时候痛哭流涕已经来不及了。
大学之后更是如此,除了完不成工作领不到工资,其它方面基本都没有绝对的压力。一个人要成长为什么样子,是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自己是否偷懒,是否有足够强的意志。
不要相信“临时抱佛脚”之类的鬼话,懒与不懒,往往只差一口气。但关键时候提不提得起那口气,靠的就是平时的刻意训练。
第二、培养几个好习惯
大多数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而且养成习惯不容易,不过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惯性,不需要专门调动意志力和精力也能照做。拿刷牙举例,不习惯刷牙的人每天时常要纠结“我今天吃了什么?能不能不刷牙?”,习惯刷牙的人根本无需思考,反倒是不刷牙会感到“不自在”。
遗憾的是,在大学之前的教育往往过度注重分数,而忽略了习惯的重要性。大学之后的生活里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养成习惯,结果就是许多事情“知道是对的,但就是做不到”,因为每次要去做的时候,都没有惯性可以借助,而要动用专门的意志力。
大学阶段其实是培养习惯的好时机,你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人会逼迫你养成自己不喜欢的习惯。在这个阶段多培养几个好习惯,比如坚持锻炼,坚持早起,坚持看点英文资料,保持整洁干净,都会让你受益终身。
第三、学好英语
歌德说过:一个人不学会一门外语,就不算懂了自己的母语。
我觉得,他说的很对。学会了一门外语,就相当于获得了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角度,然后会发现自己以前许多天经地义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天经地义,以及“原来还可以这样”。最最简单的,英文里enable、 appreciate,就没有完全对应的中文单词,中文里的舅舅、叔叔、伯伯,也没有完全对应的英文单词。如果你明白了许多地方都存在“竟然还可以这样”,看到的世界就会广阔很多。
说到学英语,我个人认为,很有用的办法是定一个目标,然后把英语当成工具。比如你感兴趣什么领域,想知道什么领域的知识,就可以去阅读这个领域的各种英文资料。不要把它当“英文”资料,而是当成英文“资料”,哪怕找到自己读过小说的英文版来阅读也是好的。等到有一天,你真的能把英语当成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它是学习知识,还是认识朋友,这时候英语就学好了。
补充一句,很不赞成背单词,这更像一种心理按摩:不问效果,只问过程,“我今天背了半小时单词”可以安慰自己,可以晒朋友圈,却未必能帮助学好英文。
第四、锻炼表达能力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离不开与其他人的交流,都离不开表达。良好的表达能力,让其他人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意图,也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其他人的意图。绝大多数时候,能把问题“说得很清楚”的人是受欢迎的,而“说不清楚”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良好的表达能力不是巧舌如簧也不是慢条斯理,不是嬉皮笑脸也不是唇枪舌剑,实际上与人们常说的“口才”关系不大。它指的是,不管需要表达什么内容,都可以有条理、有层次、有逻辑、有分寸地呈现出来,让听众准确接收到。用《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笛福的话说,表达能力好的人,“对着台下五百个不同的人讲话,这五百人都可以准确理解他的意思”。
反过来,良好的表达能力也意味着良好的理解能力:不管说话人的身份高低、态度好坏、语速快慢,哪怕他说得含混模糊,你都可以理解他真正希望表达的意思。如果要与更多人协作,从事更大规模的协作,这种理解能力相当重要。
不同于中学的“小世界”,也不同于中学单调的文理分科,大学通常有许多院系和专业,所以有大量的机会和五花八门的人交流,这绝对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应当抓住。
第五、锻炼思维能力
有句流传很广的话说,“大学应该教的,就是那些离开大学之后忘不掉的东西”。这里说的“忘不掉”,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形成的烙印,而是内化为蕴藏在身上的思维能力。
可以举几个例子说明这种思维能力的价值。
有朝一日,如果撞见某种大肆流行的观点,让许多人“觉得不对但又说不出为什么”,如何辨别到底是它错了还是自己错了,靠的就是这种能力。同样,遇见一套“深得我心”的说法,但似乎总有点不对劲,如何判断自己的赞同到底来自情感还是逻辑,靠的仍然是这种能力。在未来,我们必然需要持续和相同的、不同的观点打交道,思维能力是我们去伪存真的法宝。
有朝一日,你面对一个没接触过的问题,如何定出解决它的一二三四步,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靠的就是这种思维能力。进入一个全然陌生的领域,如何迅速找到它与自己已知领域的共性,把已有经验合理移植(而不是生搬硬套)过来,靠的就是这种思维能力。在未来,我们必须要探索许多新领域,面对许多新问题,思维能力是我们持续前行的拐杖。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关于批判思维的书,值得认真看看(实际上我觉得“批判思维”这个名字不太好,“批判”的感情色彩太浓,“审慎思考”似乎更好)。如果有兴趣,不满足于解决各种问题,还可以更进一步,尝试去锻炼“定义问题”的能力——以后你就会知道,正确定义问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恰恰是我们缺乏的。
“这个学期一共有10门课,其中2门对我很重要,虽然学分不多但应该认真学好,另外有3门虽然学分不少,但知识已经老化,不值得花太多心思”。稍微夸张一点说,如果在大学阶段能这样思考问题,素质方面就已经超过了单纯要求每门功课都考高分的“好学生”。
如果眼光不局限于自己的课程,还可以去了解其它院系、学校甚至网络上的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打算来进行规划,就是更高级的思维能力了。
第六、寻找好的老师
无可否认,如今教育的马太效应已经非常明显了,优质教育资源在持续向头部集中。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非头部地区、高校、专业的教学质量就一塌糊涂。就我所见,不管在哪里,都有以教书育人为乐趣,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优秀老师。无论在哪里,无论教什么,这些老师都值得尊重,值得找到。
我有一位神奇的朋友,专业是国际贸易,她有多年的行业工作经验,与照本宣科的老师堪称天壤之别,教课又非常用心(有一年中秋节甚至叫我同去给学生买月饼),平时也非常注重联系业内的公司和结构,了解最新的行业信息,结果学生大受欢迎,每年都提前被预定。毕业于985高校,负责招聘的朋友曾评论说:“真是难得,这老师简直真是把学生就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了”。但是,她所在的高校并不是985、211,甚至都不在沿海地区,怎么看都不占优势,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她深受学生的爱戴,毕业多年的学生仍然和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我相信这不是孤例,不管在哪里,不管是什么环境,总有执着认真生活的人。大学阶段给过我很多指点的一位老师,在多年后的视频采访里道出了他的心声:“人生就是那样几十年的历程,最精彩的年龄没有多少年,我希望他们能尽量快乐地度过……”
语言平和朴素,情怀却是温暖坚定。不管在什么学校,能遇到这样的老师,都是极大幸运。
第七、培养善良正直的信念
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很适合锻炼自己的人品,树立对善良正直的信仰。失意时不必怨天尤人,得意时力戒趾高气昂,时常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永远怀有对弱者的同情……
这些东西,培养起来很难,败坏放弃却很容易。如果年轻时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后来必然会受益终身,甚至惠及他人。
From Life Sailor, post 如果你没考上985,没考上211
家长应当和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我的答案曾经是非常肯定的:不应当。不要说儿童,就是成年人也不见得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儿童谈论这些名词,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做的是,以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方式谈论相关的具体问题,但绝对不要提这些大词。 不过世界的奇妙就在于,父母对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上,我就吃到了教训。 那是一个下午,家里小朋友在iPad上看完他最喜欢的Blippi(这个节目我之前介绍过,对80后父母来说,Blippi可以理解为“带你见识各种新鲜玩意的董浩叔叔”),忽然抬起头来问我:“爸爸,你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吗?” “什么?你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空气动力学”这种词还是上中学时,身为军迷的我们在《航空知识》上知道的。再往后英语好一些,能看原版科普视频了,才知道“空气动力学”的原文就是aerodynamics。可是,我家这个还没上小学的家伙,竟然就能真诚地瞪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 (more…)
我本来是不应该认识孟老师的。 2001年,我在寝室夜谈里第一次听到孟老师的名字。当时有同学说“公共选修课的《法学概论》讲得真好,那个老师叫孟繁超”,开始我不怎么在意,慢慢才发现这么说的人还不少。那个年月网上的资料正丰富,出版管制也不那么严格,刚进大学不久的我正自由自在地看得过瘾,心想“大学里的法学概论讲再好,能讲些什么,还不是教科书上老一套”,所以这种课,不听也罢。 但生活就在这么奇妙。那年冬天,有天中午我吃过饭正准备午睡,忽然有人敲门问“计算机系有位叫余晟的同学在这里吗?”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我正好奇这个问题,门一推开就有同学喊“孟老师,孟老师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孟老师,中年人,国字脸,身材高大,打扮很精神,披在身后的深色大衣让我一下子想起电影里的斗篷。他笑眯眯地说“你是余晟?听同学说你搞电脑很厉害,我家的电脑坏了,想请你去看看。” (more…)
中国人大概都对历史有一些特别的偏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历史首先是文化的象征,一个人“懂历史”,基本等于这个人“有文化”;历史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哪怕考古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五千年文明”的说法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 不过等我长大之后才发现,这种偏好大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历史看起来有种道德的意味,因为我们从小就熟悉“以史为鉴”的智慧,也熟悉各种“历史的选择”:每当我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困惑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历史——而不是先贤的智慧中——中寻找解答。找到曾经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就可以预言未来的结局。 于是乎,失望也好、困惑也罢,总归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总会给我们支撑的信念。 我曾经很相信,熟谙历史是种智慧,而且是深层次的智慧。但是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就越觉得,这很难称之为“智慧”。 为什么? (more…)
“无人出租车要来了”。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出租车,眼看就要在国内多个城市成规模运营。 熟悉IT的人都知道,IT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大规模扩展时边际成本极低”。在软件时代,微软开发的Windows,多卖一份的成本只是多刻录一张光盘而已。在无人驾驶时代,从10辆车到10万辆车的成本,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换句话说,一旦模式“跑通”了,就可以迅速大规模铺开。无人出租车的大规模应用,也是“指日可待”了。 只不过,新技术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反而引起了很多争议——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推广,会不会影响广大出租车、网约车车主的收入甚至生计?如果是,这样的技术进步,真的是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相差迥异的答案。 按照我的观察,许多人对此是相当乐观的。理由在于,“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虽然有阵痛,最终都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既如此,无人出租车短期“看似”抢了许多人的饭碗,但也只是短期的“阵痛”而已。看看历史,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汽车的诞生,无不证明了“阵痛说”的正确性。 坦白说,这种观点我是怀疑的。 (more…)
因为小朋友放暑假,近期带小朋友回国待了几个礼拜。最深的感受就是标题所说的: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我第一次突出意识到这点,是在上海下飞机乘地铁。当时我们乘的直梯就要关门,远远看见有个年轻小伙子跑过来,我连忙按住开门按钮,并招呼他”别着急,慢慢来“,等他进了轿厢才关门。本来我以为大家起码会打个招呼,露个笑脸,因为我已经习惯如此,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进来之后对我们完全视若不见,自顾自掏出手机,盯着看得入迷。 我继而发现,不管是在电梯里,站台上,还是车厢里,虽然四下里都是广播”请扶好站稳,抓好扶手,不要看手机“,但是似乎人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年轻人在打手机游戏,年纪大一点的在滑各种小视频,还有不少人在聊天软件里打字如飞……对着屏幕的表情都很生动,可是一旦抬起头来,似乎马上又换了个人。 后来又有一次,我乘地铁的时候,因为比较拥挤,一个小伙子倒退时踩了我一脚,他大概意识到了,很快把脚挪开,脸上闪过一丝不安,马上又恢复正常,我也没有计较。不幸的是,过了十来分钟,他又踩了我一脚,同样是先有一点不安,很快又恢复正常。 这次我忍不了了,于是我开口告诉他:“小伙子,你已经踩了我两脚了。” (more…)
前几天,国内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原来是乌克兰F-16坠落,飞行员丧生的新闻。我本来以为他要讨论此事的真假和原委,他真正的问题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新闻里说,飞行员叫阿列克谢·“月鱼”·梅斯,对应原文是Alexei “Moonfish” Mes,为什么会有人把“月鱼”写在自己的名字里,而且还打引号。 之前看新闻,乌克兰还有一个著名的飞行员叫安德烈·“果汁”·皮尔希科夫(Andrii “Juice” Pishchykov),怎么“果汁”也是正式的名字? 未必Moonfish和Juice之类,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这堆问题看的我有点想笑,因为自己以前也很苦恼外国人的名字,只有在国外长期生活,才逐渐搞清楚这其中的名堂。所以,除了解答朋友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解释写下来,搞清楚两个最不容易理解的点,就不会对外国人名有那么多问题了。 (more…)
View Comments
我要是早看到老师文章就好了,虽说自己也努力,但回头去看也不过是假努力罢了,要避免这种自我感动的情况。
虽然结局不尽人意,但我学到了除了学习以外的东西,还是感觉收获颇丰,起码我不再如以前那般迷茫,现在还是不知道人生的方向,但起码道路上有指示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