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拒绝刻板印象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拒绝刻板印象


  • 城乡差异,那必然是先进和落后的对比;
  • 代际冲突,那必然是古板和文明的对比;
  • 陆港矛盾,那必然是“不服穷亲戚”的心理作怪;

这样的论调我们已经看得太多了,每次有类似的事件出现,基本都可以装到“那必然”的框框里。那么我们能怎么办?什么也做不了。唯有时间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对象:等着,等着先进取代落后,等着文明战胜古板,等着“我们有钱了你不服也得服”。

这样真的对吗?我看不对。

对心理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刻板印象”,也就是stereotype,大意是“对某些人或事的总体性看法”,通常认为它概括了对应人或事的共性,所以大家不必去细究它们的个性或者差异,就能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如果你觉得“刻板印象”的说法有点古怪,不那么好听,多半是因为之前没有约定俗称的译法。在十多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好像还没有通行的翻译,当时有种译法是“类型”:一旦你把某些人或事归到同一类,就会产生对应的“型”。其实我更喜欢“类型”的说法,因为它讲的很明白,“型”本来可能是不存在的,“归类”才会产生型——如今流行的另一种说法是“贴标签”。要知道,无论“类型”也好,“刻板印象”也好,“贴标签”也好,在心理学上都是贬义居多,因为它们常常遮蔽了事物本来的样子。

然而,人类就是喜欢贴标签,这样想起来利索,说起来爽快。所以,刻板印象派时刻准备着粉墨登场。谈到城乡矛盾,那必然是城市代表先进、自由、卫生,乡村代表落后、守旧、肮脏;谈到代际冲突,那必然是上一代人自己既无主见又无包容意识,下一代人独立自主却苦不堪言。谈到陆港矛盾,那必然是港人之前如何有优越感,然后又怎么不识时务。然后会跟上各种血泪控诉和快意文章,一而再、再而三地加强这种印象。

但是,每一次的城乡分歧,难道真的是那个经典的“城乡分歧”吗?分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真的完全来自先进和落后的生活习惯?每一次的代际冲突,真的是那个经典的“代际冲突”吗?冲突的理由是什么?老一代就一定是古板守旧,新一代就一定是自由文明?陆港矛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矛盾真的是因为“不服大陆经济发展”吗?

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刻板印象的讨论不关心,也不想关心。不信你可以看看各种评论,绝少去访谈当事人和参与者。大家都相信自己能遥遥地看透本质,都着急表达自己的观点,着急把现实装进刻板印象的框框里,着急证明历史会站在自己一边。其它的问题,要么以“细枝末节”来应付,要么以“个案”来搪塞。最极端的做法是:即便你们不说,我也知道你们就是这么想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我忽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很多领域这样的做法分明是被唾弃的。大家都知道软件开发行业有些招摇撞骗的咨询顾问,无论你的公司现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这些咨询顾问上来就会念几本经:敏捷开发、极限编程、测试驱动、领域模型…… 以及同样的论调:“即使你不说,我也知道你的问题就是那些!” 早些年这些把戏还真的蒙骗了不少人,现在大家基本都知道了,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拿出具体解决方案,来来去去只会扯大词,就是真骗子无疑。

可是,为什么到了社会和生活问题的讨论,我们就陷入了自己唾弃的套路之中呢?既然我们不能容忍接连看到吹捧测试驱动、极限编程的文章,为什么要接受再三重复“城乡差异就是先进落后差异”的论调,而不愿意细致去看看这些差异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动不动就摆出静待“乡村城市化”和“上一代人死去”的派头,而不去想想这个乡村是否刻板印象里的乡村,这个上一代是否刻板印象里的上一代呢?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刻板印象本身就消灭了非常多的可能。我见过可以自由游走于城市和乡村的人,见过城乡生活融洽结合的例子,我也分明见过有主见、能包容的上一代人,见过自以为独立其实根本没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下一代,更见过上下两代人健康相处的例子。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很多并不是简单用“个案”可以概括的,往往正是对刻板印象的不相信支撑了这些例子:我不相信我们之间的差异是简单的先进和落后、文明和古板之间的差异,我也不相信这种差异是不能努力理解、调和、包容的。因为有这样的信念存在,才能映衬出刻板印象有多么单调,才能让我们确信生活原本有(更加)文明的希望,有各种幸福的可能。于是我们能做的,也绝不只是单调的重复,粗暴的斥责,被动的等待。

几年前我和英国朋友的一次聊天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中国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经济发展得非常快,但社会是不能以那么快的速度变化的”。于是我问他:“但是经济发展是有确定方向的,于是我们只要坐等社会跟上来就好了,这样有什么问题吗?” 他说:“那样,这个世界就太无趣了”。那一刻我忽然想到哈耶克的话:那种事先规定未来是怎样然后静待其发生的做法,其实不叫自由。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育儿经验:家长需要和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家长应当和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我的答案曾经是非常肯定的:不应当。不要说儿童,就是成年人也不见得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儿童谈论这些名词,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做的是,以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方式谈论相关的具体问题,但绝对不要提这些大词。 不过世界的奇妙就在于,父母对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上,我就吃到了教训。 那是一个下午,家里小朋友在iPad上看完他最喜欢的Blippi(这个节目我之前介绍过,对80后父母来说,Blippi可以理解为“带你见识各种新鲜玩意的董浩叔叔”),忽然抬起头来问我:“爸爸,你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吗?” “什么?你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空气动力学”这种词还是上中学时,身为军迷的我们在《航空知识》上知道的。再往后英语好一些,能看原版科普视频了,才知道“空气动力学”的原文就是aerodynamics。可是,我家这个还没上小学的家伙,竟然就能真诚地瞪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 (more…)

4 months ago

忆孟繁超老师:他从来没有给我上过一堂正式的课,但我永远都是他的学生。

我本来是不应该认识孟老师的。 2001年,我在寝室夜谈里第一次听到孟老师的名字。当时有同学说“公共选修课的《法学概论》讲得真好,那个老师叫孟繁超”,开始我不怎么在意,慢慢才发现这么说的人还不少。那个年月网上的资料正丰富,出版管制也不那么严格,刚进大学不久的我正自由自在地看得过瘾,心想“大学里的法学概论讲再好,能讲些什么,还不是教科书上老一套”,所以这种课,不听也罢。 但生活就在这么奇妙。那年冬天,有天中午我吃过饭正准备午睡,忽然有人敲门问“计算机系有位叫余晟的同学在这里吗?”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我正好奇这个问题,门一推开就有同学喊“孟老师,孟老师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孟老师,中年人,国字脸,身材高大,打扮很精神,披在身后的深色大衣让我一下子想起电影里的斗篷。他笑眯眯地说“你是余晟?听同学说你搞电脑很厉害,我家的电脑坏了,想请你去看看。” (more…)

4 months ago

“历史照进现实”,这似乎不太现实

中国人大概都对历史有一些特别的偏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历史首先是文化的象征,一个人“懂历史”,基本等于这个人“有文化”;历史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哪怕考古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五千年文明”的说法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 不过等我长大之后才发现,这种偏好大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历史看起来有种道德的意味,因为我们从小就熟悉“以史为鉴”的智慧,也熟悉各种“历史的选择”:每当我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困惑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历史——而不是先贤的智慧中——中寻找解答。找到曾经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就可以预言未来的结局。 于是乎,失望也好、困惑也罢,总归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总会给我们支撑的信念。 我曾经很相信,熟谙历史是种智慧,而且是深层次的智慧。但是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就越觉得,这很难称之为“智慧”。 为什么? (more…)

4 months ago

无人出租车,是技术进步的一粒灰,还是普通人头上的一座山?

“无人出租车要来了”。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出租车,眼看就要在国内多个城市成规模运营。 熟悉IT的人都知道,IT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大规模扩展时边际成本极低”。在软件时代,微软开发的Windows,多卖一份的成本只是多刻录一张光盘而已。在无人驾驶时代,从10辆车到10万辆车的成本,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换句话说,一旦模式“跑通”了,就可以迅速大规模铺开。无人出租车的大规模应用,也是“指日可待”了。 只不过,新技术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反而引起了很多争议——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推广,会不会影响广大出租车、网约车车主的收入甚至生计?如果是,这样的技术进步,真的是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相差迥异的答案。 按照我的观察,许多人对此是相当乐观的。理由在于,“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虽然有阵痛,最终都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既如此,无人出租车短期“看似”抢了许多人的饭碗,但也只是短期的“阵痛”而已。看看历史,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汽车的诞生,无不证明了“阵痛说”的正确性。 坦白说,这种观点我是怀疑的。 (more…)

4 months ago

回国感受: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因为小朋友放暑假,近期带小朋友回国待了几个礼拜。最深的感受就是标题所说的: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我第一次突出意识到这点,是在上海下飞机乘地铁。当时我们乘的直梯就要关门,远远看见有个年轻小伙子跑过来,我连忙按住开门按钮,并招呼他”别着急,慢慢来“,等他进了轿厢才关门。本来我以为大家起码会打个招呼,露个笑脸,因为我已经习惯如此,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进来之后对我们完全视若不见,自顾自掏出手机,盯着看得入迷。 我继而发现,不管是在电梯里,站台上,还是车厢里,虽然四下里都是广播”请扶好站稳,抓好扶手,不要看手机“,但是似乎人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年轻人在打手机游戏,年纪大一点的在滑各种小视频,还有不少人在聊天软件里打字如飞……对着屏幕的表情都很生动,可是一旦抬起头来,似乎马上又换了个人。 后来又有一次,我乘地铁的时候,因为比较拥挤,一个小伙子倒退时踩了我一脚,他大概意识到了,很快把脚挪开,脸上闪过一丝不安,马上又恢复正常,我也没有计较。不幸的是,过了十来分钟,他又踩了我一脚,同样是先有一点不安,很快又恢复正常。 这次我忍不了了,于是我开口告诉他:“小伙子,你已经踩了我两脚了。” (more…)

4 months ago

First name, last name, middle name,浅谈外国人名

前几天,国内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原来是乌克兰F-16坠落,飞行员丧生的新闻。我本来以为他要讨论此事的真假和原委,他真正的问题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新闻里说,飞行员叫阿列克谢·“月鱼”·梅斯,对应原文是Alexei “Moonfish” Mes,为什么会有人把“月鱼”写在自己的名字里,而且还打引号。 之前看新闻,乌克兰还有一个著名的飞行员叫安德烈·“果汁”·皮尔希科夫(Andrii “Juice” Pishchykov),怎么“果汁”也是正式的名字? 未必Moonfish和Juice之类,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这堆问题看的我有点想笑,因为自己以前也很苦恼外国人的名字,只有在国外长期生活,才逐渐搞清楚这其中的名堂。所以,除了解答朋友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解释写下来,搞清楚两个最不容易理解的点,就不会对外国人名有那么多问题了。 (more…)

4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