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Yurii谈翻译

翻译漫谈:直译好还是意译好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翻译漫谈:直译好还是意译好


直译更好还是意译更好?这也是困扰许多译者的一大问题。不但资深译者时常为此犯难,就是初学者,尚未动笔便发愁直译更好还是意译更好,因此步履维艰的,也到有人在。所以,说清楚直译和意译的问题大有必要。

什么是直译?直译即word-for-word translation,也称作literal translation,意思是“按原有的形式来翻译”。典型的例子是将“I have a pair of shoes”翻译为“我有一双鞋子”,简直是字字对应,堪称百分百的直译。但是能这样翻译的情况并不多,稍复杂一点的句子,比如“they have many difficulties to overcome”翻译为“他们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I can not walk”翻译为“我不能走了”,就已经有点“欧化”的味道了;如果遇上英文独有的结构,比如“I learned a lot during that period”,根本无法直译过来,因为按照中文习惯,during that time是必须放在主句之前的。这样看来,直译很多时候并不是可行的办法。

什么是意译?意译即sense-for-sense translation,也称作free translation,意思是“换用其他措辞重新表达,或者不受限制地翻译”。因为文化或者语言结构的不同,许多场合必须使用意译,否则很难“重新表达”。比如“Things will be mend in the end”,直译是“事情最终会得到解决”,意译则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To teach is to learn”,直译是“教书就是学习”,意译则是“教学相长”,两处都是意译的更清楚;更复杂的如“To carry coal to Newcastle”,直译是“运煤到纽卡斯尔”,意译是“多此一举”,两相对比,高下立判。更极端的例子是,不同语言对同一概念的表述习惯完全不同,这时候必须除了意译别无它法。比如常见的“去往xx方向”,在英文里对应的说法是“to/towards xx”,如果翻译为“to the direction of xx”就是典型的中式英语。

还有一些时候,直译也可行,但意译显然更好,比如“The emperor had power, and money and land and people”,直译为“皇帝有权力、金钱、土地、人民”,显然不如“皇帝有权力、有金钱、有土地、有人民”。再比如“His children’s ages range from 6 to 16”,翻译为“他的孩子们的年龄在6到16岁之间”,显然不如“他的孩子最小的6岁,最大的16岁”。

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甚至“直译”和“意译”两个说法,也是意译的结果。如果直译,它们应当是“词对词翻译”和“意对意翻译”。由此看来,意译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可是,如果意译是不错的选择,为什么意译-直译之争持续了这么多年,一直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呢?我以为,要探询原因,大概要从文字的功能说起。

文字通常是作为信息的载体出现的,其意义在于准确忠实地传达信息。我们收到的各种账单、通知等等,可算这方面应用的典型;其他大部分时候,文字所起到的主要也是这种“纯工具”作用。但是,文字的功用又不止于此,它还可以包含许多“字面之外”也就是“只可意会”的意思,比如情书就绝不仅仅是字面上“看得见”的爱慕和思念,仅仅强调字面的情书必然是干瘪枯燥的。而且,作为载体的文字也可以构成审美的对象,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诗歌,诗歌的文字本身就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样的诗句,包含的信息并不复杂,但翻译为“战争持续了十年,将军和战士死伤很多”,因为缺乏了节奏和韵律,感觉就大打折扣。文章也是如此,许多时候我们认为某篇文章写得好,不是因为它传达了有价值的信息,而是因为它的文字(结构、韵律、节奏等等方面)体现出美感。

正因为文字身兼双重功能,既可以充当传达信息的管道,本身又构成审美的对象,意译才会遇到许多困难。

从传达信息的方面来说,如果译者不能“准确忠实”地理解原文的意思,把握不好分寸,意译的结果不见得好。比如在讨论外交政策文章中的“the best way is not acting but muddling along”,翻译为“最好的办法不是行动而是等待”,虽然算不上错,但muddling along的意思其实不只是“等待”,而是“什么也不干,混日子”,所以应当动动脑筋,翻译为“拖延敷衍,虚与委蛇”,否则翻译的效果就大打了折扣。再比如“And Britons do have a colorful history in China”,翻译为“英国人在中国的历史上的确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章”看似不错,但原文中colorful的意思是diverse、varied,强调的是多样而不是分量,而且从下文来看也确实如此,所以意译的“浓墨重彩”甚至不如直译的“颜色各异”或者“五彩缤纷”。

这还只是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遇上双关语和隐喻等意思复杂点的文字,除非译者有深刻的理解能力和高明的翻译技巧,否则意译多半是要吃亏的。所以不少译者遇到复杂的文字,不愿意勉为其难去做意译,而是选择直译出来,把理解的责任转嫁给读者,即便有问题也是原文的问题、读者的问题,不是译者的问题。这也是不少译者偏爱直译胜过意译的理由,不过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意译做不到”,而是“译者的意译功力不够”;相反,诘屈聱牙而“忠实原文”的直译,并不是好的选择。

从“字面之外”的意思来考量,意译也有许多问题。因为对某些文字来说,文字的意义只是其价值的一部分,其形式或格式构成了不可分割的另一部分价值,如果我们只着眼于其表达的意思,翻译时也会有很多缺憾。上面谈到的“To carry coal to Newcastle”意译为“多此一举”,平时当然是没错的,但如果原文在歌词或诗句中有某种押韵的讲究,再翻译为“多此一举”就不合适了。更极端的例子是,如果我们在翻译《荷马史诗》时改换形式,用“大白话讲故事”的方式讲出来,原文的神韵就荡然无存,译文可算不合格了。

如果直译和意译都有不足,翻译时应该如何取舍呢?我的答案是,大部分时候应当以意译为主,直译和意译的结合程度由原文决定。如果原文的文字侧重传达信息,而较少“文字之外”的意思,就应当主要选择意译。常见的文稿,比如新闻报道、使用说明、技术书籍,都可以归为此类。只要译者的功力足够,确保能准确理解原文,剩下的就是用中文的自由表达,以确保读者能顺利理解为要务。如果原文的文字有较多“文字之外”的意思,其形式或格式本身具有某种意义,如果单纯意译,译文往往会大大偏离原文。

举个最近的例子,有外交官评价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项目时说:I see the sun of Sunnylands disappearing into the snow of Snowden. 不得不承认外交官说话非常巧妙:Sunnylands就是不久前中美元首会晤的安纳伯格庄园,“阳光之地”当然会有阳光,Snowden名字中有snow,“雪”就从这里来。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斯诺登事件给不久前中美元首会晤的积极成果打了折扣”,但是又说得很巧妙很隐晦,就是sun of Sunnylands和snow of Snowden,如果单纯意译出来,读者就体会不到原话的妙趣。

当然,还有些句子的直译意译区别并不大,这时候不必过分纠结。比如“The longest day must have an end”,直译是“最长的一天也有终结”,意译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两者都可取,并无绝对的高下。

Yurii

View Comments

  • word-to-word translation,不是直译。确切的说是逐词翻译,也就是死译。与直译相比,它更强调按原有的形式来翻译,比如你举的‘我有一双鞋的例子’。

    对于你的结论,我也不太同意。一般情况下,尽量选择直译,不能直译时才采用意译。对于科学论文的翻译更是如此。虽然文学的文章意译会更常见,但我个人觉得文学文章的意译太过于主观性,有时候曲解掩盖了作者原本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圣经》的翻译,虽然很晦涩,但几乎都是直译过来的。

    再举个例子,Adele 的《someone like you》,网上有人翻译成了文言文的古典唯美格式,但和英文版里要表达的屌丝女也有尊严的文风差异太大,反而失去了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思想。

    以上只是个人主观看法。:)对于文学文章,还是不要翻译的好。

    • “直译”的英文是literal translation,在英文Wiki百科里已经说明,”Literal translation, or word-to-word translation”,两者是等同的。至于“死译”,我不清楚具体如何定义。

      “一般情况下,尽量选择直译”,这是大家认同的规则,还是你自己的偏爱呢?信而不顺,还是顺而不信,这是长期争论的问题。我认为,翻译首先要求译者懂得原文。对科技文章来说,在懂得的基础上意译并没有坏处。对文学文章来说,“懂得”不仅包含原文的意思,还包括原文的韵味、美感,如果不懂得,不能把握,怎么翻译都不合适。

      《圣经》的翻译是特殊情况,当时的传教士只会写这样的中文而已,没有特别的理由。

Share
Published by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育儿经验:家长需要和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家长应当和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我的答案曾经是非常肯定的:不应当。不要说儿童,就是成年人也不见得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儿童谈论这些名词,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做的是,以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方式谈论相关的具体问题,但绝对不要提这些大词。 不过世界的奇妙就在于,父母对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上,我就吃到了教训。 那是一个下午,家里小朋友在iPad上看完他最喜欢的Blippi(这个节目我之前介绍过,对80后父母来说,Blippi可以理解为“带你见识各种新鲜玩意的董浩叔叔”),忽然抬起头来问我:“爸爸,你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吗?” “什么?你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空气动力学”这种词还是上中学时,身为军迷的我们在《航空知识》上知道的。再往后英语好一些,能看原版科普视频了,才知道“空气动力学”的原文就是aerodynamics。可是,我家这个还没上小学的家伙,竟然就能真诚地瞪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 (more…)

5 months ago

忆孟繁超老师:他从来没有给我上过一堂正式的课,但我永远都是他的学生。

我本来是不应该认识孟老师的。 2001年,我在寝室夜谈里第一次听到孟老师的名字。当时有同学说“公共选修课的《法学概论》讲得真好,那个老师叫孟繁超”,开始我不怎么在意,慢慢才发现这么说的人还不少。那个年月网上的资料正丰富,出版管制也不那么严格,刚进大学不久的我正自由自在地看得过瘾,心想“大学里的法学概论讲再好,能讲些什么,还不是教科书上老一套”,所以这种课,不听也罢。 但生活就在这么奇妙。那年冬天,有天中午我吃过饭正准备午睡,忽然有人敲门问“计算机系有位叫余晟的同学在这里吗?”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我正好奇这个问题,门一推开就有同学喊“孟老师,孟老师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孟老师,中年人,国字脸,身材高大,打扮很精神,披在身后的深色大衣让我一下子想起电影里的斗篷。他笑眯眯地说“你是余晟?听同学说你搞电脑很厉害,我家的电脑坏了,想请你去看看。” (more…)

5 months ago

“历史照进现实”,这似乎不太现实

中国人大概都对历史有一些特别的偏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历史首先是文化的象征,一个人“懂历史”,基本等于这个人“有文化”;历史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哪怕考古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五千年文明”的说法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 不过等我长大之后才发现,这种偏好大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历史看起来有种道德的意味,因为我们从小就熟悉“以史为鉴”的智慧,也熟悉各种“历史的选择”:每当我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困惑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历史——而不是先贤的智慧中——中寻找解答。找到曾经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就可以预言未来的结局。 于是乎,失望也好、困惑也罢,总归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总会给我们支撑的信念。 我曾经很相信,熟谙历史是种智慧,而且是深层次的智慧。但是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就越觉得,这很难称之为“智慧”。 为什么? (more…)

5 months ago

无人出租车,是技术进步的一粒灰,还是普通人头上的一座山?

“无人出租车要来了”。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出租车,眼看就要在国内多个城市成规模运营。 熟悉IT的人都知道,IT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大规模扩展时边际成本极低”。在软件时代,微软开发的Windows,多卖一份的成本只是多刻录一张光盘而已。在无人驾驶时代,从10辆车到10万辆车的成本,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换句话说,一旦模式“跑通”了,就可以迅速大规模铺开。无人出租车的大规模应用,也是“指日可待”了。 只不过,新技术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反而引起了很多争议——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推广,会不会影响广大出租车、网约车车主的收入甚至生计?如果是,这样的技术进步,真的是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相差迥异的答案。 按照我的观察,许多人对此是相当乐观的。理由在于,“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虽然有阵痛,最终都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既如此,无人出租车短期“看似”抢了许多人的饭碗,但也只是短期的“阵痛”而已。看看历史,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汽车的诞生,无不证明了“阵痛说”的正确性。 坦白说,这种观点我是怀疑的。 (more…)

5 months ago

回国感受: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因为小朋友放暑假,近期带小朋友回国待了几个礼拜。最深的感受就是标题所说的: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我第一次突出意识到这点,是在上海下飞机乘地铁。当时我们乘的直梯就要关门,远远看见有个年轻小伙子跑过来,我连忙按住开门按钮,并招呼他”别着急,慢慢来“,等他进了轿厢才关门。本来我以为大家起码会打个招呼,露个笑脸,因为我已经习惯如此,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进来之后对我们完全视若不见,自顾自掏出手机,盯着看得入迷。 我继而发现,不管是在电梯里,站台上,还是车厢里,虽然四下里都是广播”请扶好站稳,抓好扶手,不要看手机“,但是似乎人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年轻人在打手机游戏,年纪大一点的在滑各种小视频,还有不少人在聊天软件里打字如飞……对着屏幕的表情都很生动,可是一旦抬起头来,似乎马上又换了个人。 后来又有一次,我乘地铁的时候,因为比较拥挤,一个小伙子倒退时踩了我一脚,他大概意识到了,很快把脚挪开,脸上闪过一丝不安,马上又恢复正常,我也没有计较。不幸的是,过了十来分钟,他又踩了我一脚,同样是先有一点不安,很快又恢复正常。 这次我忍不了了,于是我开口告诉他:“小伙子,你已经踩了我两脚了。” (more…)

5 months ago

First name, last name, middle name,浅谈外国人名

前几天,国内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原来是乌克兰F-16坠落,飞行员丧生的新闻。我本来以为他要讨论此事的真假和原委,他真正的问题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新闻里说,飞行员叫阿列克谢·“月鱼”·梅斯,对应原文是Alexei “Moonfish” Mes,为什么会有人把“月鱼”写在自己的名字里,而且还打引号。 之前看新闻,乌克兰还有一个著名的飞行员叫安德烈·“果汁”·皮尔希科夫(Andrii “Juice” Pishchykov),怎么“果汁”也是正式的名字? 未必Moonfish和Juice之类,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这堆问题看的我有点想笑,因为自己以前也很苦恼外国人的名字,只有在国外长期生活,才逐渐搞清楚这其中的名堂。所以,除了解答朋友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解释写下来,搞清楚两个最不容易理解的点,就不会对外国人名有那么多问题了。 (more…)

5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