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Yurii谈翻译

翻译漫谈:我的翻译经历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翻译漫谈:我的翻译经历


20世纪以来众多研究的一大价值,就是揭开了很多“天赋”的神秘面纱,让大家知道学习和训练的重要性,体育运动是如此,文艺创作是如此,翻译也是如此。我知道有许多人对翻译有兴趣,又担心自己“没有语感”,“没有语言天赋”,结果止步不前。对这样的情况,我时常感到非常惋惜,因为回过头看,自己能做一点翻译,而且译文能有机会出版,运气占很大成分,剩下的就是不断的学习、练习和总结了,“天赋”基本是没有的。如果你对翻译有兴趣,又担心自己没有“语言天赋”,不妨看看我的经历。

我是2003年开始接触翻译的。当时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国内只能看见“一边倒”的报道,而我恰恰是“不甘被蒙蔽”的热血青年。为了在论坛上争论,加上在学校读书的时间比较多,就想翻译一些外国媒体的报道发在论坛里。

我想,所有人刚开始做翻译的最大感受都是相同的:堵得慌,一直习惯自说自话的人,从来没想过要把意思表达明白会这样困难,就好像要说话却发现舌头不受自己控制。我记得自己刚开始翻译的文章是《纽约时报》的报道:联军攻入巴格达,伊拉克人脱下皮鞋痛打萨达姆雕像。这篇报道翻译成中文大概有一千字,却花了我四到五个小时,而且完成之后大汗淋漓,心力交瘁。再难以卒读,好歹也是完成了,而且论坛里很快就有人热捧——原来,翻译没那么困难。

这段翻译的经历给了我两点启示:第一,翻译是一个很累人的活;第二,翻译虽然累,但坚持下来还是能做完的。所以接下来,我又凭热情“义务”翻译了十万字左右的资料,因为是“兴趣所在”(记得有篇关于罗宾汉的文章,末尾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由自己翻译出来特别激动),所以非但不觉得累,还愿意花心思去琢磨,希望以后能翻译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在这个阶段,还要特别感谢秋风先生和林猛先生,他们愿意花精力细心修改我刚入门的译文,不留情面地指出各种问题,并且介绍了很好的学习书籍和词典。许多对翻译有兴趣的人,有勇气动笔,走出最初的几步,但很可惜的止步于此,就是因为在“踉跄学步”的阶段缺乏指引和帮助,跌到鼻青脸肿而不见曙光,最终放弃。

回想这段经历,还有另一点“误打误撞”的收获,就是能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凭兴趣翻译了十万字,并且认真思考和总结了。其实许多场合都是这个道理:许多有意义也值得做的事情,一开始不可能有也看不到有明显的回报,可这不是拒绝投入的理由。如果你真的对翻译有兴趣,一定要坚持挺过刚开始的这段艰难日子。

度过最初的艰难日子,我已经可以开始接一些有报酬的文章来翻译了,工作之外每个月赚一点外快,又用赚的钱把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翻译论丛》都买来陆续看完了,感觉自己的翻译水平在缓慢而稳定的提高,但是能提高到怎样的水准,我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凑巧的是,这时候我有了机会“猛进一步”,这就是翻译《精通正则表达式》。

今天回想起来,当时接下《精通正则表达式》的翻译也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只是因为看过这本书的英文版,又做过一点翻译,出版社问起能不能独自担纲时,我就满口答应了。可是真正拿到这本70万字、500页的书,往桌上一放,才感觉苦上心头。我一开始预计100天能翻译完,每天只需要翻译4到5页。可是才坚持了两天就不行了,因为除去上班,每天都做4到5页翻译真是“不可能的任务”。尤其开始的序言不比简单的技术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很多,感慨也多,两天翻译了5页,还感觉头昏脑涨。当时真有一种冲动撕毁合同,直接告诉出版社“我不干了,我干不了”。但是想到想想这是“自找”的活,甩手不干实在是丢不起面子,再想想之前翻译那么难受也忍住熬出来了,就狠下心坚持吧,不管怎样也要把它完成。

这本书快翻译完的时候,因为一次误操作,我有四天的译稿全部丢失了。当时真是欲哭无泪,感叹上天对我不公,并且黯自神伤了大半天。不过我很快又想到,事情都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与其束手无策地原地感叹,丢掉的译稿重新来过就是了。因为轻车熟路,其实两天就全部补齐了。这件事也让我认识到,很多意外“就是”会发生的,与其感叹上天不公平,运气不好,还不如积极着手去做,说不定人家还在感叹,你早就做完了呢。

到了2007年初,我才真正完成了整本书的翻译,预期一百天,实际用了三百多天,看来预测翻译进度并不比预测项目进度的难度小。更重要的是,回过头看才发现最大的收获并非来自狭义的“翻译”——技术书籍的语言比较简单,而且今天看来译文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也并非来自经济收入——《精通正则表达式》2007年面世以来重印7次,但翻译的报酬其实是非常低的(我想这也是大部分程序员做翻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最大的收获来自于意想不到的方面:面对庞杂的任务,如何鞭策自己日复一日地去执行,达成自己的目标。

我们经常生活在被动之中——读书时,不能按时交作业会被处罚甚至拿不到毕业证;上班时,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会被扣工资甚至开除。但是翻译,尤其是工作之余的翻译,经常是译者兴趣所至,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外部并不会施加足够的刚性和强制力,所以译者拖延甚至毁约其实是很常见的情况,至少就我所知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能按部就班地执行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做到“自我实现”,其实是相当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翻译的刺激感与成就感又胜过普通的“自我实现”:许多“自我实现”的目标并不能得到外界的认同,翻译则不是如此,如果你倾注心血去做了,自然会收获他人的反应。能够真正完成一步作品的翻译翻译,不但能够磨炼自我归束的能力,更可以收获其他人的认可,然后你会发现:许多看似稀松平常的任务,其实需要耗费海量的心力,于是自己的生活会更加踏实,也更能珍惜其他人的付出。

有人说翻译是可以锻炼写作水平,这话没错,翻译是可以提高文字运用水平,但也不尽然,因为提升的速度是不稳定的。翻译过最初的一两本书之后,哪怕你一直在整理和反思,提高的速度也会不可避免地降低,要想成为卓著的译者,将文字修炼到达到娴熟的地步,要花相当相当长的时间。但对于把翻译作为(值得认真对待的)业余爱好的人来说,大家未必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也未必觉得这是一条可取之路。所以我的建议是,翻译之前要想明白自己究竟希望获得什么,是否愿意为此付出——翻译或许能有限提升你的名声、收入、写作水平,但翻译锤炼出来的意志力却可以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受益无穷。

也正是因为有了翻译《精通正则表达式》的经历,我深刻理解了“日拱一卒,不期速成”的意义。之后的业余时间里,我看了好几本关于翻译的书籍,尤其是钱歌川先生的《英文疑难详解》和《英文疑难详解(续)》,每天早上认真看几题,并做好笔记。也正因为有这些积累,加上之前翻译《精通正则表达式》时锻炼出的意志,之后面对《技术领导之路》和《程序员的职业素养》时,才可以以自己满意的状态去完成翻译。

有人可能要问,上面说都是“单干”翻译的经验,但个人时间能力有限,大部头作品的翻译怎么办?我想,比较合适的方式是协同翻译——多人合作,明确分工,每个人翻译其中一部分,并互相审读评阅,这样既能够翻译出大块头的作品,单个译者的任务也不会太重。现代的翻译协同机制已经大大进步了,远非之前“导师找几十个研究生包干”,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工具,译者能互相借鉴、评阅,编辑也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像管理项目一样,管理整本书的进度;这样下来,最终译文的质量有相当的保障。就我的了解,国内已经有不少社区采取这种方式,翻译出版了一批不错的书籍,长期来看,这或许是非文学作品翻译出版的方向。

Yurii

Share
Published by
Yurii
Tags: 翻译漫谈

Recent Posts

德国育儿经验:家长需要和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家长应当和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我的答案曾经是非常肯定的:不应当。不要说儿童,就是成年人也不见得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儿童谈论这些名词,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做的是,以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方式谈论相关的具体问题,但绝对不要提这些大词。 不过世界的奇妙就在于,父母对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上,我就吃到了教训。 那是一个下午,家里小朋友在iPad上看完他最喜欢的Blippi(这个节目我之前介绍过,对80后父母来说,Blippi可以理解为“带你见识各种新鲜玩意的董浩叔叔”),忽然抬起头来问我:“爸爸,你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吗?” “什么?你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空气动力学”这种词还是上中学时,身为军迷的我们在《航空知识》上知道的。再往后英语好一些,能看原版科普视频了,才知道“空气动力学”的原文就是aerodynamics。可是,我家这个还没上小学的家伙,竟然就能真诚地瞪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 (more…)

3 months ago

忆孟繁超老师:他从来没有给我上过一堂正式的课,但我永远都是他的学生。

我本来是不应该认识孟老师的。 2001年,我在寝室夜谈里第一次听到孟老师的名字。当时有同学说“公共选修课的《法学概论》讲得真好,那个老师叫孟繁超”,开始我不怎么在意,慢慢才发现这么说的人还不少。那个年月网上的资料正丰富,出版管制也不那么严格,刚进大学不久的我正自由自在地看得过瘾,心想“大学里的法学概论讲再好,能讲些什么,还不是教科书上老一套”,所以这种课,不听也罢。 但生活就在这么奇妙。那年冬天,有天中午我吃过饭正准备午睡,忽然有人敲门问“计算机系有位叫余晟的同学在这里吗?”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我正好奇这个问题,门一推开就有同学喊“孟老师,孟老师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孟老师,中年人,国字脸,身材高大,打扮很精神,披在身后的深色大衣让我一下子想起电影里的斗篷。他笑眯眯地说“你是余晟?听同学说你搞电脑很厉害,我家的电脑坏了,想请你去看看。” (more…)

3 months ago

“历史照进现实”,这似乎不太现实

中国人大概都对历史有一些特别的偏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历史首先是文化的象征,一个人“懂历史”,基本等于这个人“有文化”;历史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哪怕考古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五千年文明”的说法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 不过等我长大之后才发现,这种偏好大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历史看起来有种道德的意味,因为我们从小就熟悉“以史为鉴”的智慧,也熟悉各种“历史的选择”:每当我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困惑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历史——而不是先贤的智慧中——中寻找解答。找到曾经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就可以预言未来的结局。 于是乎,失望也好、困惑也罢,总归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总会给我们支撑的信念。 我曾经很相信,熟谙历史是种智慧,而且是深层次的智慧。但是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就越觉得,这很难称之为“智慧”。 为什么? (more…)

3 months ago

无人出租车,是技术进步的一粒灰,还是普通人头上的一座山?

“无人出租车要来了”。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出租车,眼看就要在国内多个城市成规模运营。 熟悉IT的人都知道,IT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大规模扩展时边际成本极低”。在软件时代,微软开发的Windows,多卖一份的成本只是多刻录一张光盘而已。在无人驾驶时代,从10辆车到10万辆车的成本,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换句话说,一旦模式“跑通”了,就可以迅速大规模铺开。无人出租车的大规模应用,也是“指日可待”了。 只不过,新技术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反而引起了很多争议——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推广,会不会影响广大出租车、网约车车主的收入甚至生计?如果是,这样的技术进步,真的是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相差迥异的答案。 按照我的观察,许多人对此是相当乐观的。理由在于,“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虽然有阵痛,最终都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既如此,无人出租车短期“看似”抢了许多人的饭碗,但也只是短期的“阵痛”而已。看看历史,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汽车的诞生,无不证明了“阵痛说”的正确性。 坦白说,这种观点我是怀疑的。 (more…)

3 months ago

回国感受: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因为小朋友放暑假,近期带小朋友回国待了几个礼拜。最深的感受就是标题所说的: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我第一次突出意识到这点,是在上海下飞机乘地铁。当时我们乘的直梯就要关门,远远看见有个年轻小伙子跑过来,我连忙按住开门按钮,并招呼他”别着急,慢慢来“,等他进了轿厢才关门。本来我以为大家起码会打个招呼,露个笑脸,因为我已经习惯如此,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进来之后对我们完全视若不见,自顾自掏出手机,盯着看得入迷。 我继而发现,不管是在电梯里,站台上,还是车厢里,虽然四下里都是广播”请扶好站稳,抓好扶手,不要看手机“,但是似乎人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年轻人在打手机游戏,年纪大一点的在滑各种小视频,还有不少人在聊天软件里打字如飞……对着屏幕的表情都很生动,可是一旦抬起头来,似乎马上又换了个人。 后来又有一次,我乘地铁的时候,因为比较拥挤,一个小伙子倒退时踩了我一脚,他大概意识到了,很快把脚挪开,脸上闪过一丝不安,马上又恢复正常,我也没有计较。不幸的是,过了十来分钟,他又踩了我一脚,同样是先有一点不安,很快又恢复正常。 这次我忍不了了,于是我开口告诉他:“小伙子,你已经踩了我两脚了。” (more…)

3 months ago

First name, last name, middle name,浅谈外国人名

前几天,国内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原来是乌克兰F-16坠落,飞行员丧生的新闻。我本来以为他要讨论此事的真假和原委,他真正的问题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新闻里说,飞行员叫阿列克谢·“月鱼”·梅斯,对应原文是Alexei “Moonfish” Mes,为什么会有人把“月鱼”写在自己的名字里,而且还打引号。 之前看新闻,乌克兰还有一个著名的飞行员叫安德烈·“果汁”·皮尔希科夫(Andrii “Juice” Pishchykov),怎么“果汁”也是正式的名字? 未必Moonfish和Juice之类,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这堆问题看的我有点想笑,因为自己以前也很苦恼外国人的名字,只有在国外长期生活,才逐渐搞清楚这其中的名堂。所以,除了解答朋友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解释写下来,搞清楚两个最不容易理解的点,就不会对外国人名有那么多问题了。 (more…)

3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