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写作是种高质量的社交方式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写作是种高质量的社交方式


大概五年前,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会越来越多地从同步(电话、QQ)转向异步(微博、微信、邮件),也会越来越多地趋向“实名”(不一定用真名,但会用一个账号把网络上各处的发言、信誉关联积累起来)。综合这两种趋向,我觉得写作——更准确来说,是面向公众的严肃写作——应当是适合未来潮流的社交方式,因为写作天然就是异步的交流,而且每篇文章的作者又是非常确定的。经过这些年的尝试,我还可以肯定地说,写作是一种高质量的社交方式,下面是理由。

首先,愿意写作的人都是认真思考的人。老话说“教学相长”,通常来说,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懂得一门知识,就看他能不能向其他人讲明白;看一个人是否读懂了一本书,就看他能不能把书的内容复述清楚。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真正讲出来,写下来,才发现有太多地方不懂、不顺。讲述和写作的过程,就是反复咀嚼自己所理解的,并依照一定逻辑重新组织整理的过程。具体比较起来,写作又胜于讲述,因为写作面向的人群更广,“当场解释”的机会也更少。所以说,愿意写作的人通常都有认真思考的态度。而高质量的社交,离不开认真的态度。

其次,愿意写作的人是愿意交流的人。文章写好了发出去,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就只能任人评说。所以愿意写作的人,必然做好了“任人评说”的心理准备。很多人的口头禅是“xx事其实不难,只是我不愿意去做”,不幸的是,说这种话的人不少内心是很脆弱的。“其实不难”只不过是安慰自己的借口,“不去做”才是真正的目标。我的朋友叶欣曾说,要判断一个人说得靠不靠谱,就连着问三问,如果问不倒,那基本就是靠谱了。我经常接触各种各样的读者反馈,有说好的,说不好的,当然免不了还有谩骂的。尽管有很多“不那么中听”的意见,身为作者,我还是愿意(也必须)听取大家的反馈,因为这样既能修正(或加深)自己固有的看法,也能培养坦然面对的心态,久而久之也让自己对交流的态度变得更健康。

再次,愿意写作的人都是不断探究的人。有人曾经回忆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听老师在春天无比投入地背诵“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觉得无比佩服。可是过了一年偶然听到那位老师给新生上课,仍然是摇头晃脑地背诵“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不由得胃口大坏。其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招鲜,吃遍天”的人,刚开始接触会让人觉得很厉害,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这样的人其实只会程咬金三板斧,深入交往也不会带来太多收获,所以往往与高质量的社交绝缘。相反,如果是持续写作的人,尤其是公开认真写作的人,基本都不会再三炒冷饭会,否则是自取其辱。我认识的很多愿意写作的人,都在不停地思考新的问题,不停地探究新的领域,由此才能不断产出高质量的文字。这既是对自己的督促,也是对他人的吸引。

最后,愿意写作的人才有更多机会拓展自己的人脉。很多人都在强调“人脉”的重要性,但通常情况下,除非你本身就相当有实力,或者做的是专门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否则“人脉”的拓展是相当难的。但是依靠写作,你可以织起一张人脉的大网,因为你认真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点文字,都在告诉其它人你是一个认真思考、乐于交流的人,也成为其他人认识你、找到你的入口。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微博时代更是人人都能说上两句,世界成了充满噪音的海洋。这时候,认真的写作、高质量的文字才更显得可贵,也更能吸引“沉默高手”的注意力。我自己就通过写作认识了很多朋友,有人技术登峰造极,有人非常熟悉大众传媒,有人对新出的好书嗅觉敏锐,还有人深入了解苹果供应链…… 其实很多方面我也只是稍有涉猎,然后认真总结了自己的想法而已。生活在这样一张包罗万象的网络中,我常常会感叹自己解决问题可以省很多力气,少走很多弯路。而这一切,都是拜写作所赐。

以上说了写作给社交带来的种种好处,其实我觉得写作本身的意义更大。读大学时我去历史系听老师讲李约瑟难题和中国科技史,我印象很深的观点是:西方的发明可以历经很长时间,持续积累终成正果;中国的很多发明却因为缺乏记载,只能不断轮回,不断重新发明。工作以后经常在网络上搜索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通过英文能迅速找到,中文信息不是付之阙如就是杂乱无章,每到这种时候我都倍感失望和惭愧。要改变这一切,只能依靠认真的中文写作。那么,就从自己开始做起罢。

Yurii

View Comments

  • 很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写作是一种严肃社交。另外,开篇提到QQ是同步而微信是异步,是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 怎么,你不这么觉得吗?我觉得QQ和微信就是同步和异步的区别啊

  • “工作以后经常在网络上搜索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通过英文能迅速找到,中文信息不是付之阙如就是杂乱无章,每到这种时候我都倍感失望和惭愧。”
    国内技术的氛围确实令一些“呐喊之人”感到失望。Linus在《Just for fun》中说人一生追求的三个层次:
    1、解决生存问题,
    2、追求更好的生活,
    3、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国内大部分人学习技术只是为了解决第一个层次,然而国外的人是在第二、第三层次的基础上享受技术带来的快乐。总之,还是希望你们这些先行者继续为国内技术发展尽心尽力吧。

  • 有点好奇,你有一个运营了这么多年的 blog,为什么还要再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呢?

Recent Posts

德国育儿经验:家长需要和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家长应当和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我的答案曾经是非常肯定的:不应当。不要说儿童,就是成年人也不见得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儿童谈论这些名词,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做的是,以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方式谈论相关的具体问题,但绝对不要提这些大词。 不过世界的奇妙就在于,父母对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上,我就吃到了教训。 那是一个下午,家里小朋友在iPad上看完他最喜欢的Blippi(这个节目我之前介绍过,对80后父母来说,Blippi可以理解为“带你见识各种新鲜玩意的董浩叔叔”),忽然抬起头来问我:“爸爸,你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吗?” “什么?你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空气动力学”这种词还是上中学时,身为军迷的我们在《航空知识》上知道的。再往后英语好一些,能看原版科普视频了,才知道“空气动力学”的原文就是aerodynamics。可是,我家这个还没上小学的家伙,竟然就能真诚地瞪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 (more…)

5 months ago

忆孟繁超老师:他从来没有给我上过一堂正式的课,但我永远都是他的学生。

我本来是不应该认识孟老师的。 2001年,我在寝室夜谈里第一次听到孟老师的名字。当时有同学说“公共选修课的《法学概论》讲得真好,那个老师叫孟繁超”,开始我不怎么在意,慢慢才发现这么说的人还不少。那个年月网上的资料正丰富,出版管制也不那么严格,刚进大学不久的我正自由自在地看得过瘾,心想“大学里的法学概论讲再好,能讲些什么,还不是教科书上老一套”,所以这种课,不听也罢。 但生活就在这么奇妙。那年冬天,有天中午我吃过饭正准备午睡,忽然有人敲门问“计算机系有位叫余晟的同学在这里吗?”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我正好奇这个问题,门一推开就有同学喊“孟老师,孟老师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孟老师,中年人,国字脸,身材高大,打扮很精神,披在身后的深色大衣让我一下子想起电影里的斗篷。他笑眯眯地说“你是余晟?听同学说你搞电脑很厉害,我家的电脑坏了,想请你去看看。” (more…)

5 months ago

“历史照进现实”,这似乎不太现实

中国人大概都对历史有一些特别的偏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历史首先是文化的象征,一个人“懂历史”,基本等于这个人“有文化”;历史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哪怕考古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五千年文明”的说法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 不过等我长大之后才发现,这种偏好大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历史看起来有种道德的意味,因为我们从小就熟悉“以史为鉴”的智慧,也熟悉各种“历史的选择”:每当我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困惑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历史——而不是先贤的智慧中——中寻找解答。找到曾经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就可以预言未来的结局。 于是乎,失望也好、困惑也罢,总归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总会给我们支撑的信念。 我曾经很相信,熟谙历史是种智慧,而且是深层次的智慧。但是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就越觉得,这很难称之为“智慧”。 为什么? (more…)

5 months ago

无人出租车,是技术进步的一粒灰,还是普通人头上的一座山?

“无人出租车要来了”。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出租车,眼看就要在国内多个城市成规模运营。 熟悉IT的人都知道,IT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大规模扩展时边际成本极低”。在软件时代,微软开发的Windows,多卖一份的成本只是多刻录一张光盘而已。在无人驾驶时代,从10辆车到10万辆车的成本,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换句话说,一旦模式“跑通”了,就可以迅速大规模铺开。无人出租车的大规模应用,也是“指日可待”了。 只不过,新技术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反而引起了很多争议——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推广,会不会影响广大出租车、网约车车主的收入甚至生计?如果是,这样的技术进步,真的是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相差迥异的答案。 按照我的观察,许多人对此是相当乐观的。理由在于,“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虽然有阵痛,最终都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既如此,无人出租车短期“看似”抢了许多人的饭碗,但也只是短期的“阵痛”而已。看看历史,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汽车的诞生,无不证明了“阵痛说”的正确性。 坦白说,这种观点我是怀疑的。 (more…)

5 months ago

回国感受: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因为小朋友放暑假,近期带小朋友回国待了几个礼拜。最深的感受就是标题所说的: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我第一次突出意识到这点,是在上海下飞机乘地铁。当时我们乘的直梯就要关门,远远看见有个年轻小伙子跑过来,我连忙按住开门按钮,并招呼他”别着急,慢慢来“,等他进了轿厢才关门。本来我以为大家起码会打个招呼,露个笑脸,因为我已经习惯如此,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进来之后对我们完全视若不见,自顾自掏出手机,盯着看得入迷。 我继而发现,不管是在电梯里,站台上,还是车厢里,虽然四下里都是广播”请扶好站稳,抓好扶手,不要看手机“,但是似乎人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年轻人在打手机游戏,年纪大一点的在滑各种小视频,还有不少人在聊天软件里打字如飞……对着屏幕的表情都很生动,可是一旦抬起头来,似乎马上又换了个人。 后来又有一次,我乘地铁的时候,因为比较拥挤,一个小伙子倒退时踩了我一脚,他大概意识到了,很快把脚挪开,脸上闪过一丝不安,马上又恢复正常,我也没有计较。不幸的是,过了十来分钟,他又踩了我一脚,同样是先有一点不安,很快又恢复正常。 这次我忍不了了,于是我开口告诉他:“小伙子,你已经踩了我两脚了。” (more…)

5 months ago

First name, last name, middle name,浅谈外国人名

前几天,国内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原来是乌克兰F-16坠落,飞行员丧生的新闻。我本来以为他要讨论此事的真假和原委,他真正的问题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新闻里说,飞行员叫阿列克谢·“月鱼”·梅斯,对应原文是Alexei “Moonfish” Mes,为什么会有人把“月鱼”写在自己的名字里,而且还打引号。 之前看新闻,乌克兰还有一个著名的飞行员叫安德烈·“果汁”·皮尔希科夫(Andrii “Juice” Pishchykov),怎么“果汁”也是正式的名字? 未必Moonfish和Juice之类,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这堆问题看的我有点想笑,因为自己以前也很苦恼外国人的名字,只有在国外长期生活,才逐渐搞清楚这其中的名堂。所以,除了解答朋友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解释写下来,搞清楚两个最不容易理解的点,就不会对外国人名有那么多问题了。 (more…)

5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