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语言转换的四种模式
所谓翻译,指的是将原语(source language)转换为译语(target language)的过程,其实质可理解为,以译文表达原文的含义和情态。
按照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顺便说一嘴,此人也是“说话不负责任”的知名左派)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句子的意思必须通过句法来组织和表达,而句法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即句子的外部形式;另一个层面为“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即句子的内部形式。后者是人类在说话之前,头脑中的连贯意念,是抽象的,无法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表层结构将其转换为外部形式,才能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样看来,从原语到译语的转换,细分起来,必须经过两重转换:从原语的表层结构重新构建出深层结构,再以译语的表层结构将其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译文与原文的对应关系,重在深层而不在表层。
然而事情又不单单是这么简单,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本身会影响思维,这种观点确有合理之处,所以我们未必能从原语的表层结构无困难地构建出译语的深层结构;同时,深层结构也不能完全脱离表层结构独立存在,譬如诗歌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诗歌的文字是用来表达的感情和意象的,而这些文字本身也构成了审美对象,此时,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交织重叠在一起,翻译的难度就大大增加。
了解了以上这些,我们便可以归纳出语言转换的四种模式:
- 契合式:概念(深层结构)对应,表达形式(表层结构)大体对应;
- 并行式:概念(深层结构)并行,表达形式(表层结构)大体并行;
- 冲突式:概念(深层结构)相左,表达形式(表层结构)不同;
- 替代式:概念(深层结构)替代,表达形式(表层结构)替代;
契合式是最常见也最容易的,更何况,不同的语言有时会有惊人的一致性,例如“heart-breaking”对应“心碎”,“eye-popping”对应“令人瞠目的”,“We love peace”对应“我们爱和平”。
并行式也是较为常见的情况,且多见于俗语、谚语,两种语言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意思是对应的,譬如“寄人篱下”对应“live under somebody’s roof”,“雨后春笋”对应“spring like mushrooms”。
冲突式主要出现在一词多义,或者语境变化的场合。譬如汉语中的“五四运动”和“热爱运动”,“运动”都做名词,但所指不同,翻译时不能统一处理;而英语中的“No pay, no gain”和“No smoking”,“No”的含义有很大差别,翻译时也应当细心辨别。
替代式主要出现在译语缺乏原语的对应概念(counterpart)的情况下。譬如英语中的footwears,泛指脚上穿的鞋、袜等,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概念;而汉语中的“穴位”,在英语中也没有对应的概念。此时或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辨别,找到相近的概念,譬如明确某处提到的footwears是“鞋”还是“袜”,或者可以以详细阐释的方式解决(实际上我认为,某些此类差异,如果深究起来,应当是由不同的世界观所造成的,具体可参见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在翻译时,“贴切原文”的译文,并非就是好的译文。译者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语言转换模式,加以处理。我在翻译《精通正则表达式》时,曾经被“character class”的翻译困扰了很久,此处的“class”,与“base class”中的“class”虽然相同,但意义不同,故不宜翻译为“字符类”。最终参考Merriam-Webster的解释,最贴切的应当是这个意思——“a collection of adjacent and discrete or continuous values”,最终翻译为“字符组”,表示“一组(系列)字符”,方才满意,这也是冲突式转换的一个实例。
参考阅读:刘宓庆《文体与翻译》
From Life Sailor, post 读书笔记:语言转换的四种模式
承蒙裴老师喜爱,多谢多谢
目前已经发现有两处错误,正在编排勘误,种种夸奖,深感惭愧
我曾一度以为乔姆斯基是位已经作古的语言学家,后来才知道不是,再后来得知导师的爱人在美国进修有机会亲聆大师的教诲,羡慕无比。对乔氏的转换生成语法我是又敬又畏,只知皮毛,余晟老师的读书笔记让本人自惭形秽啊。
按时
-27 16:10正方三:对方一辩说“没有治愚,治贫寸步难行。”我倒想请问,范仲淹、爱迪生、富兰克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成的呢?如果按对方的论调,那刚才主席所说的话就得改成:“宝剑锋从黄金出,梅花香自温饱来了!”
一:不治愚,贫穷代代相传愚”;“再穷不能穷教育”、“知识就是力量”等论据证
-27 16:10正方三:对方一辩说“没有治愚,治贫寸步难行。”我倒想请问,范仲淹、爱迪生、富兰克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成的呢?如果按对方的论调,那刚才主席所说的话就得改成:“宝剑锋从黄金出,梅花香自温饱来了!”
一:不治愚,贫穷代代相传愚”;“再穷不能穷教育”、“知识就是力量”等论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