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电子阅读之我见


2012年末,我定下一个目标,从2013年起阅读全面电子化,尽量不买或者少买纸版书。到今年已经2年多了,虽然有时候还会买纸版书,但Kindle已经成了阅读的绝对主力(并且把我爸也变成了Kindle的忠实用户)。今天,我想谈谈自己对电子阅读的感受。
2013年确定转向电子阅读时,有几方面的考虑:一是方便保存,在南方纸版书很容易受潮起皱;二是方便查询,纸版书的检索难度相当大,尤其中文书籍大都没有编制索引;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最“好玩”的一点是,我希望真正了解电子化阅读的感受——按照我的判断,阅读的电子化是未来的趋势,但它绝不是“下载PDF/ePub到iPad上看”那么简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有逼迫自己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经验证明,这种尝试是值得的,而且感受会要新鲜和丰富很多。

在正式谈论这个话题之前,必须先澄清对“电子阅读”的定义。“电子阅读”不只是“阅读”那么简单,它必须有适合电子设备阅览的文本(PDF不算,因为它是为纸质印刷服务的),有健康正规的销售渠道(哪怕是免费,也不能省去“购买”的环节),有传统阅读常用的注释、标记等功能(相比传统阅读,电子阅读还提供了多媒体信息展现、超链接、书签同步等功能,作为核心的“阅读”在脱离纸质载体之后其实更加自由)。弄个PDF或者ePub文件到手机、电脑上来看,我认为这不算电子阅读。
转向电子阅读,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获取文本变得容易了。以前要读某本书,首先要看看书店有没有卖,如果有还需要花时间下单再等待收货,如果图书馆收录了则要安排时间去借;如果都没有,一般就只能望洋兴叹了。如果实在想读,只能去淘宝或者孔夫子网站搜索,或者上网寻找盗版的电子版(这类书籍通常是网友出于“公益心”扫描上传的PDF,没有OCR,在没有iPad的年代,在电脑上看几分钟就会想吐,所以《中国底层访谈录》我分了很多次看完的)。转向电子阅读之后,再没有“断货”和“绝版”的担心(买“台版书”、“港版书”也不必费劲周折了)。通常,只要有过正式出版的电子文本,获得起来都非常容易,也不用等待收货,担心品相了,对喜欢阅读的朋友来说,这是相当舒服的。
电子阅读的另一个好处是携带方便。我的阅读速度还算可以,而《大江东去》这类一百多万字的三卷本大部头,在家不到两周的业余时间就可以看完,注意这里说的是“在家”,因为外出时这类图书实在是太难携带了,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一般的书我从图书馆借书回来的地铁上就可以看完五六十页,但一般也只有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才会捧着纸书看。转向电子阅读之后,无论有多少书都只需要带一台Kindle,而且看书不受环境光线影响,时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升(我不太喜欢用手机看书,屏幕小费眼睛,手持时容易晃动,电也用得快)。
如果说以上两点都只是电子阅读“众所周知”的优点,投身电子阅读之后的一大发现就是:阅读量更大,视野更加开阔了。许多书对我来说只有“了解”(泛读)的价值,而没有“理解”(精读)的价值,而一本纸版书的售价通常不会低于三十元,即便遇上网店的活动也不会低于二十元,花二十块钱买一本“看看就可以”的书总觉得不值,于是价格成了一道门槛,把泛读的内容排斥在外,只能靠图书馆来做点弥补(所以我在图书馆回来的地铁上经常能看完小半本书),总觉得有点可惜。
转向电子阅读之后,我忽然发现这个问题不存在了,电子书市场上有大量值得泛读的书籍,考虑到很多电子书的价格甚至比一本杂志还便宜,所以可以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一些文章结集类的书,比如王小妮的《上课记》和南桥的《知识不是力量》,以前我更愿意去图书馆借阅,但因为电子版太便宜(两本书的Kindle版本一共不到10块钱),我放心买了之后两天就读完了,觉得体验很棒,收获也不少。我现在每个月都给亚马逊账户充值100块,然后可以放心大胆地把之前被书价门槛阻拦在外的涓涓细流都收集起来,积少成多,持续下来获益良多。
相对于以上的优点,电子阅读也有不少缺点。我个人感觉,最出要的缺点是电子阅读的文本还不够丰富:许多老版的书没有电子版本,想获取里面的知识而不可得,这是非常惋惜的。而新出版的很多书也没有电子版本,确实让人惋惜。
当然这种保守态度也可以理解,一方面很多出版商不了解电子阅读,都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过早推出电子版本可能容易被破解,方便低价印刷盗版纸书反过来冲击纸版书。这些原因,导致电子阅读的选择范围还不够广阔,我本来想的是“一本纸版书都不买”,后来发现暂时不可省,只能做到“尽量不买纸版书”。
好在没有电子书的问题并不算特别严重。许多出版社已经在积极试水电子书,除去传统上比较“IT化”的机械工业、图灵等出版社,中信等出版社也时有现身。另一方面,除去“纸版书电子化”的传统思路,豆瓣阅读提供的“没有对应纸版书,直接卖电子版”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对于已经有了正式发行电子版的书籍,目前的电子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统一平台和标准,导致阅读行为和体验的差异。不算付款直接买PDF或者ePub的形式,我尝试过的电子阅读平台有多看、iBooks、Kindle、豆瓣阅读等等,各家差异不小。
首先是定价,同样的一本书在不同的平台定价大不相同。比如王小妮的《上课记》,在Kindle的价格是1.99元,而在豆瓣阅读的价格是10元,而且电子书没有方便的比价平台,这就要求读者买书的时侯要多花几个心眼。
其次是不同平台的文本质量也不同,豆瓣阅读在浏览器里的表现形式就是和传统的书页一样,如果显示器大一点,横屏和竖屏看起来都有些别扭,阅读程序的质量直接影响了阅读质量,还有推友说多看的校对比较粗心,错别字相对其它平台多一些,但阅读体验要好不少。
再次,阅读操作也存在分裂,各家阅读器的翻页操作基本类似,但目录浏览、正文的定位和检索、作笔记等操作还是各有差别,年轻人或许还可以摸索得到,年纪相对大些的读者则有很多困惑。
最后,平台分立也导致了保存的困难。传统纸书的读者不需要关心自己是在哪家书店买的书,只关心自己的书架上有没有某本书,但是电子阅读的读者还需要记得自己是在哪个平台买的这本电子书,以便到相应的阅读器中寻找。有些情况下这相当麻烦,所以我现在基本只在亚马逊买Kindle版。
统一平台和标准的话题还可以稍微展开一点。从读者来看,传统的纸书阅读模式下,书籍在购买之前是统一的:无论你是哪家出版社出的书,最后的样子基本差不多,去书店买来放在书架上就可以开始阅读。在购买之后,书籍的阅读行为是与“统一”无干的:有人习惯跳着看,有人习惯从后向前看,还有人看一页撕一页,大家在书上做的标记各不相同(有人画点点,有人画圈圈),笔记的形式也不受限制。
转向电子阅读之后,之前统一的环节分化了,根据电子书出版商(其实是程序提供商)的不同,书籍的购买、保存甚至阅读设备都不一样;之前分化的环节则需要统一,受程序的限制,阅读不再能“天马行空”,只能按照阅读器支持的方式进行,标记、笔记也必须遵循阅读器支持的形式。如果读者已经是传统纸书阅读的重度用户,转换的时间可能很长。不过我相信,随着“一开始”就接触电子阅读的人群增多,这不是严重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半年的电子阅读经历让我肯定,电子阅读一定是未来的方向,而且这个“未来”已经而且相当值得期待——因为电子阅读(而不是“电纸阅读”)的核心是“阅读”,在摆脱“纸”的限制之后,“阅读”反而获得了更大的解放,比如多媒体内容的展现(给麦尔维尔的《白鲸》配上电子地图和各种照片),比如便捷的超链接引用(做交叉阅读cross reading再也不需要在面前摆一大堆书本,甚至直接出一本“混搭书”),比如笔记的传播和分享(我们再也不需要手工抄写他人的笔记)…… 热爱阅读的人,应当可以理解这些功能的非凡价值。
抛开远景的畅想不说,即便现在就转向电子阅读,也可以马上体会到上面我说的诸般好处,更可以给读者、出版社带来实际的回报,促进出版行业的良性循环。如果你仔细看过上面的文字,希望你能够多尝试电子阅读(为了更深度参与电子阅读,我还会尝试把自己写的关于翻译的文章总结修订成一本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