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后,我理解了当年“粗暴对待学生”的老师

10 months ago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段女教师粗暴对待同学的视频,看了实在触目惊心。不出意外,这段视频又引起了很多口诛笔伐,还有许多人“忆苦思苦”,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看起来,这么多年来,粗暴对待学生的老师一直都有啊”。 这画面,让我想起多年前和小学好友的一次聚会。酒过三巡,大家聊起读小学时候的种种,有人提起了当年的班主任老师:“我对她就是没什么好印象”。听这话的时候,我确实吃了一惊,因为我们这些年来一直都有太多观点相同,当年也属于成绩中上,被老师关注的群体,听起来,哪怕印象一般,起码也不应当算“差”。可是,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细问之下才知道,当时老师打骂学生的画面,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虽然打的骂的不是我,但那也做得太过分了,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嘛。” 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我也见过那些画面,大概因为被打被骂的不是我,所以并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可是今天回想起来,当众的打骂,对小学生来说确实是过于严重,不仅留下肉体的伤痕,精神上也是重创。但我仍然不太甘心,所以问他:“可是你知道吗,当时被她打骂最多的某某,听说今天反而跟她关系非常亲近呢。” “这样吗?那也没什么,大概是被虐综合症咯”,朋友这样解释说。 “我觉得未必,你有兴趣,我讲讲我是怎么想的”。看到朋友欣然应许,我放心讲起了自己的看法。 (more…)

在德国,弹琴扰民怎么办?

10 months ago

周日下午三点,沐浴着冬日难得的阳光,我在家弹琴正尽兴,忽然听到有人按门铃。原来是楼上邻居Oli,他双手合十,笑眯眯跟我说: 你能晚点再弹吗?对不起,Edda(我女儿)正在睡午觉。她大概要睡一小时,所以四点之后就没问题了。 当然,当然没问题。不好意思打搅你女儿睡午觉啦。 完全没问题,谢谢你理解,是我们打扰你弹琴的兴致了。 回家我拿起手机,才发现Oli两口子已经给我发了好几条消息,又打了几个电话,可惜我在弹琴都没看到。想起来,他肯定是不得已才下来敲门。但是跟他聊起来,又完全感觉不到又任何恼火的情绪。 我不由得庆幸,大家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成了一致。趁着这高兴劲头,随手发一条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感叹一下有“芳邻”的幸运。不料,很快就有人留下了意想不到的评论: 如果你的邻居是德国人,这么客气来找你,那么不要多想,那些客气话都是表面文章,人家早就不爽,已经忍无可忍了…… (more…)

“为保证心理健康,请大家不要长时间工作”,趣谈德国公司文化

10 months ago

前几天参加了公司每年一度强制执行的员工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各种安全事宜,如何逃生,如何救火,公司的保险覆盖哪些范围等等。其中有一节是“如何心理健康”,里面讲到:为保持心理健康,请大家不要长时间工作,保证给自己的生活留出足够的时间…… 跟朋友谈起这件事,许多人都觉得好笑,甚至不可思议。 回头想想,我找现在这份工作的时候,同时拿了两个offer,一家德国公司,一家美国公司。美国公司开的薪水比德国公司高20%,但感觉德国公司的面试官(也就是后来的直属领导)跟我挺聊得来,所以我在做最后选择之前,也坦诚跟他聊了聊。 他告诉我:如果你想多赚钱,当然去美国公司。但是你技术还可以,会说德语,又在德国生活,为什么不体验一下德国公司呢?我们开不了那么多钱,但是你看你两个小孩都还小,肯定需要很多时间去陪伴,那么我们公司更合适你…… 最终我就听从了他的意见,这几年体验下来,也确实发现德国公司有些挺有趣的地方。下面我挑几个自己觉得最有趣的点,简单做个介绍。 (more…)

生活的点滴,就是在“性善”与“性恶”之间挣扎

10 months ago

《南方周末》出了一篇报道(“亲情变态扭曲,家庭充满敌意”:情感类短视频何以引发家庭矛盾),讲的是春节不少年轻人返乡之后遭遇的家庭矛盾。原因是家里老一辈平时看了大量关于家庭矛盾的短视频,表演极尽夸张之能事,内容说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亲情扭曲变态,家庭充满敌意”,结果对现实关系的看法也深受影响,除了“恶意解读”子女的言行,更有人亲身代入短视频的情节,把手机里的“不幸遭遇”当成了自己的经历。结果就是,本来应该“阖家欢乐”的春节,变成了老一辈“六亲不认”的剧本。 看下面评论,有人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事不能怪短视频,如果本来家庭关系没有问题,看再多短视频也不会走火入魔…… 这条新闻、这条评论,总让我想起大学参加过的辩论会。那时候辩论会还很流行,而且有一些“经久不衰”的辩题,比如“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师点评这个辩题,并没有花大篇幅说起哪方更有道理,表现更好,而是用一段话引发了大家的哲学思考: 抽象的善恶论其实没有结论。因为本没有确定的“人性本善”,也没有确定的“人性本恶”,每个人生来,都是“善”和“恶”的综合体,只不过各占比例不同而已。但是无论什么比例,后天成长环境都极为重要。 如果每次“恶”的欲念冒头,都没有受到阻拦,那么“恶”的部分就会日益增长;如果每次“善”的期望展现,都受到周围的正向反馈,那么对“善”的信念就会日趋坚定。久而久之,就有了“善人”和“恶人”。 (more…)

ChatGPT如何成了学习的神兵利器

10 months ago

ChatGPT发布有一年多了,它早就没有了“技惊四座”的荣耀,这一年里,我不但亲眼目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更亲身体验了ChatGPT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感觉。 我也发现有一些人,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能“一睹庐山真面目”的时候大感失望。“原来就是一个高级一点的对话机器人嘛,没什么了不起”,因为它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级”,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完成一些最基础的任务。 但是照我说,ChatGPT的无穷奥妙,恰恰就藏在看上去毫不稀奇的对话背后。起码对我来说,它已经成为我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神兵利器。现在,我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分为两个时期:没有ChatGPT的时期,拥有ChatGPT陪伴的时期。这两个时期对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 下面,我简单讲讲ChatGPT对学习最有帮助的几个方面。 (more…)

做人不妨“二”一点

2 years ago

前段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张搞笑图,说明的是欧洲各国如何表达数字92。 在大多数国家,92的表达就是“先说90再说2”,似乎很符合直觉。不过,也有几个国家的表达是很妖娆的。比如“著名”的法语,就是4*20+12,法语七十几的读法都还算“正常”,与英语没什么差别,一旦到了八十,就摇身一变为“5个20”。还有“登峰造极”的丹麦语,92的表达逻辑是2+(5-0.5)*20。 当然也别光盯着法语和丹麦语,德语的逻辑也比较考验人,92读作“2和90”,先说个位再说十位。实际上,德语“几十几”的读法都与英语相反,全都是先说个位再说十位。所以不少新来德国的朋友,在付钱时混淆“36块”和“63块”是常事。 (more…)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开育儿的困惑

2 years ago

我现在喜欢看Youtube上的科普节目,家里的小朋友在旁边跟着我看,也乐在其中。因为我以前读中小学时也曾是军迷,按照推荐算法,现在也经常可以看到与二战、纳粹有关的科普节目。看多了,他忽然发现有点不对。在他的认知里,德国生活的感觉是很好的,总的来说环境不错,秩序井然,人也友好。可是,为什么德国历史上发生过那么多悲惨的故事?为什么德国人犯过那么多骇人的暴行?今天的德国和法国、英国、美国关系都还不错,但以前为什么又打过那么多你死我活的仗?要给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解释清楚这一切,当然不是一回容易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残忍拒绝,让孩子的好奇心落空,显然又不是好的选择。该怎么办呢?我自觉比较幸运,因为我知道布痕瓦尔德(Buchenwald)集中营的故事。 (more…)

身为家长,没必要担心“孩子未来不如我”

2 years ago

最近看了些报道,了解到不少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有很强的焦虑感,简单说就是担心“孩子未来不如我”。看了他们的困境,我觉得实在没必要。 “孩子未来不如我”,看起来是个严重的问题,所以需要仔细分析下,到底担心怎么个“不如”法呢? 第一,这些父母担心的应该不是孩子的天赋。 否则,“天赋异禀”的人,以及强调天赋的运动员、艺术家等等,应该是天底下最为子女焦虑的人群了。篮球打得好的担心子女身高比自己矮,钢琴弹得好的担心子女比自己乐感差……但是你看姚明,看朗朗,似乎都没有这方面的焦虑。甚至不说顶尖人才,就说我们身边的运动员和乐手,也很少看到这方面的焦虑。 为什么?因为大家普遍承认,天赋这东西,既然跟“天”沾边,就有随机性,基本没可能“层层递进”。而且,万一父母天赋异禀,鹤立鸡群,子女多半要回归常态,毕竟“天之道,取有余以奉不足”嘛。 所以“天赋”这回事,不能在同一条赛道上去纠结,要看到大千世界。人不同,天赋也不同,没准音乐家的子女乐感很差,但数学很好,科学家的子女理性不足,却感性有余,这都不是坏事。 (more…)

《中国小小兵》,美国妈妈的中国育儿手记

2 years ago

教育,尤其是儿童的教育,毫无疑问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仔细看大家的讨论,会发现很多矛盾,比如许多家长一方面主张“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扎实的”,一方面小孩出国读书的年龄又在不断降低。从逻辑上看,似乎这些人并不满意于“最扎实”的教育。 那么,与国内教育相对的,西方的教育又怎么样呢?最近几十年来,已经有无数的出版物比较中国和西方的教育。不过,他们似乎都来自中国家长的观察,陈述自己孩子出国念书的体验,而鲜有反向的文本,也就是西方家长讲述把孩子送到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体验。 恰恰因此,Lenora Chu(莱洛纳·朱)女士的叙述就非常有意思了。朱女士是华裔美国人,怀着好奇,也怀着“让小孩接受更扎实基础教育”的梦想,把孩子从美国送到上海,从幼儿园念起。她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中文版叫《中国小小兵》。 (more…)

在海峡另一边,“教育内卷”被叫做“拼教养”

2 years ago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最近读的一本书,台湾大学教授蓝佩嘉女士写的《拼教养》。 书的题目看起来很狰狞,其实是“慢工出细活”的结果。蓝教授经历了三四年的田野调查,对四所具有典型意义的小学的学生和家长做了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最后写出了这本书。“拼教养”的“教养”,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教养”的意思,而是指对孩子的教育和养育。而一个“拼”字,恰恰反映了父母在其中的无奈处境。 初读这本书一定会感到熟悉,似乎只要是华人集中的地方,画面大同小异。只不过,在海峡这边叫“教育内卷”,在海峡那边叫“拼教养”。 那么,教养具体是怎么“拼”的呢?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