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阅读者,是不需要荐书的

9 years ago

早上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跟我说:“上次你推荐的《信息简史》和《知识的边界》两本书,我觉得很不错。” 这条消息让我比较差异,首先我并没有“推荐”过这两本书,只是在公众号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其次此人学历不高,是个生意人,经常生意忙得不可开交。就这样一位朋友,竟然会在一个周末的早上告诉你,他读完了你提到过的《信息简史》和《知识的边界》。而且我知道,下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一定可以聊很多有关的话题,就像之前夜里一边飞驶在沪杭高速上,一边聊科斯定理一样。 (more…)

翻译漫谈:技术翻译

10 years ago

原文 Having opened this cookbook, you are probably eager to inject some of the ungainly strings of parentheses and question…

翻译漫谈:新闻翻译【3】

10 years ago

原文 "BRITAIN does not dream of some cosy, isolated existence on the fringe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sserted Margaret Thatcher…

翻译漫谈:新闻翻译【2】

10 years ago

原文 Once home to fishermen and farmers, modern Hong Kong is a teeming, commercially-vibrant metropolis where Chinese and Western influences…

翻译漫谈:新闻翻译【1】

10 years ago

原文 The last two months have seen some astonishing bidding in auctions of Chinese treasures. Record after record has fallen…

翻译漫谈:译句讲评

10 years ago

图灵出版公司的编辑们在审稿及译者交流中收集了这些例句,它们的毛病比较典型。为避免其他译者犯同同样的错误,本节会详细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修改之后的翻译。 例句1 原文:A moment's reflection will convince the reader that it is extremely undesirable to change the pointers in every…

翻译漫谈:翻译如铺路

10 years ago

稍微了解一点科学的人都知道,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语言是不够严格精确的。这些语言既有规则(譬如句子要有完整的结构,英语中过去发生的动作要用过去式),又没有规则(譬如不规则动词,以及某些约定俗成而“毫无道理”的搭配)。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活力和创造力,就在于能够灵活游走于这种有/无规则的矛盾之间,“搭配”出不曾出现过,但意义完整的词句。 比如近年来出现的“积淀”、“积弱”之类的词语,就是这种搭配的结果;语句的例子就更多,比如“漂亮得一塌糊涂”,按常理“漂亮”和“一塌糊涂”似乎相距十万八千里,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搭配使用,读者却觉得“写得很棒”。在阅读这样的词句时,读者依据的是母语的本能,而且这种本能是有规矩的,不能随意乱来。“漂亮得一塌糊涂”说得通,“漂亮得难以收拾”就不通了;“千锤百炼”可以调换成“百炼千锤”,但“千炼百锤”就非常别扭了。 (more…)

翻译漫谈:翻译的两难

10 years ago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所以进行翻译时,也应当首先确保准确认识原文的词意,然后在目的文字中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表达。这个道理说起来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麻烦,因为词语的意思通常不只一种,有表意(denotation)和涵义(connotation)的区别。表意是刚性的、常见的意义,而涵义是词语蕴含的相关意义。比如英文中的fox,表意是“狐狸”,涵义则是“狡诈”;中文里的“牛”,表意是一种动物,涵义则是“壮实”或者“勤勉”。fox的表意和涵义在中英文里较为相似,但“牛”则相差较远。所以如果看到英文原文说“这人强壮如马”,译者必须知道这里取的是涵义,所以译成中文必须改为“这人强壮如牛”。 (more…)

翻译漫谈:翻译的步骤

10 years ago

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各位朋友都希望的。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根据我的经验,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翻译经历,是很有成效的办法。下面是我自己总结的翻译步骤,按照这样的步骤,我可以获得最高的翻译效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more…)

翻译漫谈:面对典故,多走一步

10 years ago

对比过中外教材的人,很多都对外国教材有意见:篇幅太长,简单的东西需要翻来覆去地讲,生怕读者不明白。但是,如果大部分教材都这样啰嗦,就一定有啰嗦的道理。教材以保证学生能够学明白为目的的,不但要让资质最好的学生能够明白,而且要考虑资质一般甚至稍差一些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教材表达出十分的信息,学生可能只能接收五六成,为保证效果,啰嗦一点才能真正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 表达出十分,接收五六分,各种交流都有这个规律,翻译也是如此。原文表达十分,译者能接收到的通常也是五六分。如果译者作为原文的普通读者,接收五六分当然没有问题,因为这是原文读者的普遍水平。但译者将原文翻译出来,译文的读者能接收到的大概就只有三四分了。也就是说,译文读者接收的信息比原文读者少得多(这也是很多人强调一定要看原版的原因)。所以,好的译者必然会竭尽全力保证译文读者能接收到足够多的信息,减少翻译过程中的遗漏。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就不能以“原文普通读者”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一定要比普通读者多走一步才算称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典故的翻译。 所谓典故,就是文章中引用的古代故事或者有来历的词语。通常,典故都是与原文所处的文化有密切关联的,原文读者和译者大都懂得这样的关联,而典故与译文所处的文化并没有这样的关联,所以译文读者未必懂得其中的奥妙,如果仅仅是“忠实”翻译,“文字之外”的信息就丢失了。所以遇到典故,译者一定不能只求“忠实”,而需要多走一步,把“文字之外”的信息补全,才算称职。 (more…)